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

2022-03-18 07:02张振熙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层面司法法治

张振熙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其主要内涵概括为“11个坚持”。这“11个坚持”处处体现着习近平法治治理思想的基本特色——人民性。对这一理论特色的强调,旨在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向全社会指明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是始终坚持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法治建设道路。

一、“为了人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追求

(一)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法治治理的中心需求。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之处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它始终以“人民是否幸福、是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检验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得失。习近平法治思想从立法、执法、司法三大领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就立法层面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狠抓立法质量,从根本层面把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质量关;就执法层面,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离不开从实践出发解决问题,因而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法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最后,就司法层面而言,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通过完善司法来加强法治治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实现便民、惠民、利民的目标,党和政府始终强调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将群众所想、所急、所需、所惑放在首位,坚持在法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紧迫的问题以法律法规形式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二)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法治治理的时代新要求。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过程中,人民群众提出了诸多期望,其中以拥有美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最为强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法治不仅要立足实际,解决当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要着眼未来,谋划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目标,要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长久的保障。因而,为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方案。首先,就立法层面而言,立良法促善治,构建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更好地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其次,就执法层面而言,强调维护卓有成效的环境执法力度——执法部门紧抓落实、维护法治的刚性,从而增强环境执法的力度,真正让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位。接着,就司法层面而言,强调公正司法,保护人民群众生态权利不受侵害,制裁和惩罚生态违法犯罪活动,筑牢保护绿水青山的司法保障。最后,就守法层面而言,严格规范社会细胞的行为方式,让广大百姓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施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让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成为保护绿水青山的行动派。

(三)回应人民所急所期所盼:法治治理成效的检验标准。法治治理成效好不好,发言权在人民。习近平法治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调积极回应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这些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往往是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譬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却也让一些老年人遭遇与高科技脱轨的尴尬。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对于群众新要求和新期待的回应,不仅体现在对绝大部分人新要求、新期待的回应,更体现在指导、出台相关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法治发展成果更加广泛、全面地惠及老百姓,只有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实际和具体需求,才能将“以人为中心”的法治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从严厉整治乘车“霸座”行为,制定出台“乘客行为黑名单”相关法律法规,到疫情防控期间,针对老年人无健康码出行不便问题,制定优化健康码查验措施。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更好维护人民权益,即日益强调法律对于人民所急所期所盼的现实回应、强调法律法规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法律从侧重制裁违法行为转变到强调对人民所期所盼所急更加灵活的回应,主要通过行政法规、条例等形式进行补充,反映了时代性、迫切性。

二、“依靠人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民法典》的出台,人民切身感受法治力量。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停留在物质生活的丰富的层面上,而且大量体现在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人格权、身份权的法律确认与保障上。如何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习近平法治思想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以《民法典》的形式确认个人享有的各项具体民事权利,让老百姓在自身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明确权利的具体内容和边界,同时使个人民事权利得以正常行使和表达。《民法典》的出台,积极地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需求,使人们在维护和保障自身权利的良好氛围中进一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这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民法典》的出台不但能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而且能督促老百姓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提升全社会的守法水平。全民守法是形成法律秩序、实现法治目标的重要标志,因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践行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正是以制定《民法典》这种公众看得见、可预期、可信赖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尊重与保护人民权利。

(二)增强司法与舆论良性互动,培养人民法治意识。培养人民法治意识,要抓住舆论与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机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在公正司法过程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以负责的态度认真回应舆论的质疑,通过舆论互动进行解疑释惑,增强司法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当案件发生并在社会引起舆论轰动时,有关部门应及时了解社会关切并作出回应。舆论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因为正向的、理性的舆论不仅能起到有效监督、保证司法透明公正的作用,并且能引导司法机关提供同社会开展沟通的机会,加强民意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培养公民对法律的认同与尊重。习近平法治思想认为,在面对舆论时,司法机关应创新司法沟通机制,通过高效工作回应社会关切,法官也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容地采取有效措施同舆论展开沟通,化被动承压为主动引导。如法院通过建立网页、微信公众号等方法同群众开展互动,及时解答群众疑惑、有效疏导群众情绪等。[1]这不仅有利于澄清疑虑,同时又能通过具体案件起到以案释法的积极作用,通过每一起案件的扎实工作让人们感受到公平正义。正是在这样的舆论与司法良性互动、磨合中,人们才会愈加学会理性思考、客观看待热点新闻。司法机关则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舆论关注之所在以及人民的法律盲点之所在,从而以审判彰显公平正义,确立舆论信心、引导舆论方向。[2]

(三)增强基层法治建设,引导人民自主构筑法治文化阵地。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人民始终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如何使法治建设更上一个台阶,让人民全面懂法、守法,这需要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创新基层组织对于法治建设的实践。如加强法治文化深入基层,以当地政府牵头为基层社区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引导人民自主构筑法治文化阵地,重点通过创建市民广场、主干街道,精心打造融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集中宣传宪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全面增强广大村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此外,还可聘请离退休法律专业人员前往基层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案例进行普法。鼓励基层社区百姓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引导其根据兴趣建立法律互助小组,为其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帮助其树立“遇到问题找法律”的法治意识。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之中,使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三、“人民共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

(一)完善法律规制,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获得感,是一种收获感、成就感,是个人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指一个人的付出得到合理和预期回报后的愉快体验与成功的感觉。[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落实人民共享理念,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举措部署,体现在将人民获得感建立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之上。它将保障与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完善涉及人民获得感的法律规制,让法治成为维护人民权利和逐步实现全面发展的保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对人民的权利进行明确赋权,使权利体现为一项项明晰的法律条文并得到有效保障,用完备的法律规制使社会失序、行为失范的现象得以整治。不仅如此,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完善生态领域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提供了法律保障。[4]将美丽中国建设纳入习近平法治思想,让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置于法律保障之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洁净饮水、优美环境的要求。[5]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人民获得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得失的检验标准,强调对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价值认同,形成关注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民意环境。良好的民意环境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国家、社会治理,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民群众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完成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同,以达到最高程度的获得感。

(二)实现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期盼,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影响着人民的幸福感。追求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价值观,它体现在以法的原则为载体的一系列法治基本原则上,如权力法定、利益均衡和程序正当的约束公权力的法治原则。在坚守公平正义三大法治原则基础上,将制度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健全公平正义制度保障。就立法层面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高质量地开展立法工作,构建系统完备的良法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就执法层面而言,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良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就司法层面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能够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信法律判决,维护公平正义的力量;就守法层面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旨在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法治建设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贴近和服务人民群众,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维护法治建设的监督作用。

(三)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建设法治社会,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从立法层面逐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托举起稳稳的平安幸福。从执法层面强调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决不允许其形成气候;依法强化关系人民健康、生活的重点问题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从司法层面而言,无论是纠正冤假错案,还是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都是追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安全感。从人民守法层面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的权威性、稳定性,增强了法律法规的震慑力量,使得恣意妄为的不和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6]一个良性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安全建设的主体,安全有序的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群众参与、社会共筑,强调对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积极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维护安全、促进安全[7],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推动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结语

新时代,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美好生活需求,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民之所欲,法之所系,始终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法治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体现在新时代法治建设过程中,便是将“人民是否幸福、是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检验法治建设得失的标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旗帜,贯穿着人民性这一理论特色,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系统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层面司法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