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22-03-19 01:27周丽娟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内部控制体系

周丽娟

摘 要:文章详细介绍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价值,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找出构建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措施,如增强领导层管理的针对性、解决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实行合适的监督评价、建设信息化内控平台及优化内部控制路径等,从而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 内部控制体系 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65-02

随着高校校办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控制体系会极大影响校办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提升该内部控制系统各项数据指标的合理性和准确度,在解决各项问题后,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相关信息技术来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

一、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价值

1.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高校校办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同时也承担着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校办企业充分运用其内部资源,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想实现该目标就要设计出合适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搭建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依照企业的流动资金与现阶段的资源条件来制定战略经营管理方针,全面分析各经营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完成风险的定量分析,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会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2.强化管理效果。高校校办企业的资金、人才、管理等資源都与高校紧密相关,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校办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多弊端和漏洞,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来强化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具有较高价值的。

在搭建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校办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科学评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明确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制定出贯穿各项环节全面的管理策略,建立预警机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有效防控风险。因此,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管理效果。

二、搭建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

1.精准评估风险。为加强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管理人员应适时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对其实行精准设计。在搭建内部控制体系前,高校校办企业通过对环境与风险的评估,设置适宜的控制目标,充分考虑风险发生的几率及影响程度,增强对相关活动的监督、交流与控制,有效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为较好地设计内部控制目标,高校应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高校校办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包括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等。在研究法律风险时,根据企业实际抓法律风险重点,保证法务事务工作人员履行相应的职责,强化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对于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言,管理人员要针对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健全业务流程,建立财务重点领域、关键资产和资金环节的预警和管控;对高校校办企业的运营风险来说,开展经营活动需合理分析其经营方针和管理策略,找出潜在的风险,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在完成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风险评估后,管理人员可在该体系内建立一定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其产出的风险实行合理化控制,并严格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法律、资金与经营等环节,通过对各环节的保障来强化高校校办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准[1]。

2.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完善与优化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对搭建内部控制体系来说是十分重要,良好的内部环境是校办企业有效运营的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高校的办学规模、特色等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经济活动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理与岗位职责,对资源、资金与人员实行有序管理,根据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和严格的审批程序,针对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制定各项内控细则,对管理层和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与定期考核,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范内部风险。其次,省市财政、教育等上级部门的专项工作也会对校办企业形成一定的制约与监督,高校监审部门组织的内部审计和校办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均会对其内部控制形成一定的制约与监督,提高校办企业的管理工作。

3.强化责任意识。在完善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环境的搭建后,高校校办企业还要不断强化职工的整体责任意识。无论是基层职工还是管理层都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针对校办企业的管理层来说,高校对管理层要健全经营考核机制,建立既兼顾公平合理又有利于竞争的考核体系,风险责任与收益紧密挂钩,并定期对校办企业负责人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在校办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也是强化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管理层会设置较严格、科学的奖惩制度,通过晋升与奖惩制度的结合来搭建出完整的绩效考核系统,推行企业的经营效益与职工工资总额相联动,能上能下,能增能减。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疏忽,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的,也要有相应的惩罚约束机制。

在高校校办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提高职工工作效率或管理责任意识,可以采取混合监督形式,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利用不同形式的监督来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增强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合理性。

三、完善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措施

1.增强领导层管理的针对性。在搭建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校办企业应建立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借助管理会计手段,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如实反映经营状况,各部门信息充分融合,及时披露重要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分析报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校办企业也应依照相关部门的刚性要求,即及时上报年度或季度的控制报表,将该系统中的所有数据信息放置到该统计报表中,为避免校办企业报表流于形式,在制作控制报表时要精准找出此前报表内部存有的真实问题,并给出对应性佳、针对性强的意见。在年度报表中还要及时汇总该年不同阶段内部控制的所有问题,使年度报表更具变化性、计划性与针对性,利用校办企业表格适时提升领导层管理的针对性,使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多项内容得到优化与完善,有效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可能生成的潜在风险,全面加强该系统发展的自觉性[2]。

2.解决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高校校办企业在搭建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还要解决为高校产学研服务产生的各项问题。由于高校校辦企业与高校关联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业务种类多,覆盖面积广,大多涉及到高校内部的相关资产和各项经营管理,高层管理人员由学校委派,以行政干预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家为促进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出台了多个政策性、指导性的文件,高校校办企业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构建系统时,可以参照高校、国有企业的做法和经验,结合高校规模特点、学科优势和校办企业的实际,构建出符合校办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逐步去行政化,加强高校的宏观管控,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高校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涵盖各项经济业务及工作岗位,要及时完善与风险控制相关的数据库,将目标数据当作执行标准,采用风险评估法来测算出各项经济业务不同环节的各项要素,找出其存在的风险并充分考虑其影响程度,及时控制风险。高校校办企业要切实增进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提高各业务部门的管理水平。

在搭建好风险控制系统后,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风险防控工作的执行力,及时与上级监督管理部门、客户和其他外部单位保持有效沟通,加强企业各部门间、干部与基层员工间的合作,及时获取内部经济活动进度和员工履职情况,创建出全员参与、高效协作的管理环境,针对各种变化,能够及时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3.实行合适的监督评价。高校校办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系统时要选取合适的监督评价机制,高校管理者要找出合适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当前较常见的评价方式为自我评价,也就是在第三方机构审计的基础上,对照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及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后还要将其运用到内部控制系统中。

在完善评价机制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应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定期开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校办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重大经营决策和廉洁从政的审计和监督,定期对校办企业经营目标、保值增值和年度预算等进行检查和监督,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客观评价其管理学校经营性资产、执行学校政策和完成专项工作的效果。

不管使用何种评价形式都要有效连接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奖惩制度,全面增强其互动评价的良性循环。若内部控制中的评价结果较好,相关负责人可依照该结果给予其对应的奖励;若其评价结果不佳,基于该评价系统的科学性,管理层应及时找出内部管理或控制系统中生成的对应性问题,在查明相关原因后及时解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责任,促进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评价建设,全面提升该项管理工作的自觉性[3]。

4.建设信息化内控平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已朝信息化的趋势发展,比如,财务部门在实行内部核算时可利用网络技术来提升该项工作的整体质量,因而建设带有信息化色彩的内控平台极有必要。为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建设,管理人员可以参照一些企业集团实践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搭建适宜的信息网络平台,借助系统内部的大数据、软硬件配置和指标设置来找出内部控制的各项隐患。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拥有的基础优势,能全面分析出各个部门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财务部门中的预算问题、管理部门的战略方向问题等,也会对预算执行偏差大、业务流程不完整、财务开支授权不完整和合同履约不及时等问题给出预警提示。由于数据信息带有较强的客观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误差,有利于各项业务处理标准化、流程化,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为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系统的高效融合,高校校办企业还要及时培养或引进更多有信息技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高校管理层需定期检查与内部控制相关的网络信息系统,适时测试其内部的各项功能与软硬件的配置情况,精准监控其内部资金的流动情况,通过对资金流向的科学控制来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并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5.优化内部控制路径。在建设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期间,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合理优化其控制路径。内部控制路径的源头在于对该系统的基础性评价,该项工作的主要纽带为内部控制报告,要对该系统采取持续性建设。在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前,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层要及时优化各部门的管理制度,任何个人都不能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相关人员要对每项经济业务实行详细且全面的记录,业务的关键控制点必须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同时,在建设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根据审批流程和权限,设置高校的职能部门和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要执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履行股东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校办企业负责人与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利用其经营管理的目标来明确该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从而使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效果[4]。

在优化内部控制路径的过程中,全面提升部分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工作管理理念,使其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来,全面改善员工管理认知,提升管理技巧与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准,改进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下,促进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体系是高校校办企业良好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构建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全面分析校办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精准评估其经营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较好的执行力来保障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稳定运转,向管理要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丽峰.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的构建对策[J].投资与合作,2021(03):58-59.

[2] 曾靓.关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讯,2021(05):175-176.

[3] 常冬雨.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财富生活,2021(04):44-45.

[4] 赵夏璐.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分析[J].会计师,2021(02):91-92.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责编:建峰)

3764501908256

猜你喜欢
信息化平台内部控制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进出口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信息化建设下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YK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