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紫外烘晒干燥技术的浙贝母加工工艺探析

2022-03-19 04:43卢灯翠彭燕张慧芳朱丽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贝母水分阶段

卢灯翠, 彭燕, 张慧芳, 朱丽燕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 2.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复方研究室,江苏 南京 211198;3.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7)

浙贝母是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是“浙八味”之一[1]。浙江省种植浙贝母的历史悠久,产地加工方法也在不断改进[2-6],目前初加工以先切片后烘干为主[7]。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与普通烘干法比较,紫外烘晒干燥法可提高浙贝母的品质,从成本、外观颜色、成分含量三方面综合分析,紫外烘晒干燥法适于农户开展浙贝母的产地初加工。目前,浙贝母无硫化加工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少,且主要考察干燥温度对浙贝母的品质的影响。据调研,浙贝母的采收时间短,加上烘干干燥工艺不成熟,在干燥过程中多为干燥温度偏高或者烘箱的载样量偏大,导致浙贝母的指标性成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量偏低。为此,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察紫外烘晒干燥法干燥浙贝母时的载样量,以及一阶段的干燥时间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以优化干燥工艺,旨在为推广紫外烘晒浙贝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浙贝母鲜鳞茎采自浙江省磐安县安文街道,采收后立即加工。原植物经本院中药学专业张慧芳副教授鉴定。

全天候紫外烘晒干燥箱(自主研发,在普通电加热烘干箱内增设短波紫外灯,并控制紫外灯照射强度和时间)。

1.2 方法

1.2.1 载样量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

取新鲜浙贝母洗净、切片,采用紫外烘晒干燥法干燥。设8、10、12、14 kg·m-24个载样量水平,紫外烘晒干燥温度为60 ℃,干燥10 h后,每隔1 h取样1次,共干燥15 h。重复3次,观察性状,检测水分及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1.2.2 一阶段干燥时间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

取新鲜浙贝母洗净、切片,采用紫外烘晒干燥法干燥,载样量为优选后的条件。一阶段干燥温度为45 ℃,干燥时间分别设为0、1、2、3 h共4个水平;二阶段干燥温度为60 ℃,干燥10 h后,每隔1 h取1次样品,总干燥时长为15 h。重复3次,观察性状,检测水分和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1.2.3 检测方法

将上述干燥条件加工后的浙贝母各称取200 g送至浙江磐康药业有限公司,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方法,对性状、水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载样量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

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浙贝母的水分不得高于18%。图1所示,载样量为8 kg·m-2的样品,自干燥12 h起水分低于18%;载样量为10 kg·m-2的样品,自干燥13 h起水分低于18%;载样量为12和14 kg·m-2的样品,自干燥14 h起水分低于18%。试验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载样量与干燥总时间呈负相关性。

图1 不同载样量下干燥所得浙贝母水分情况

图2所示,在不同载样量下,干燥过程中浙贝母的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与总干燥时间呈负相关性,与水分的变化趋势一致。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浙贝母的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不得低于0.080%。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其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均符合规定。此外,水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两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样品,性状也符合规定。但是,随着干燥总时间的增长,浙贝母表皮颜色逐渐变深,故干燥时间不宜过长。

图2 不同载样量下干燥所得浙贝母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情况

2.2 一阶段干燥时间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

根据2.1节的结果,选择载样量10 kg·m-2开展后续研究。将浙贝母的干燥温度分为2个阶段,一阶段干燥温度设定为45 ℃,二阶段干燥温度为60 ℃,所有样品的性状均符合规定。图3所示,一阶段干燥时间为0~3 h时,总干燥时间超过12 h后所有样品的水分均符合药典规定,浙贝母的水分含量下降趋势与一阶段干燥时间的长短没有显著相关性。

图3 不同一阶段干燥时间干燥所得浙贝母水分情况

图4所示,所有样品的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符合规定。一阶段干燥时间在0~3 h内时,随着干燥时间的增长,浙贝母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的下降速度趋缓。

图4 不同一阶段不同干燥时间干燥所得浙贝母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情况

3 讨论

本研究基于紫外烘晒干燥技术,考察了在浙贝母产地加工时容易忽视的载样量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同时从节能环保和提高浙贝母品质两方面考虑,将干燥过程的温度分为2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载样量与浙贝母的品质关系密切,越小,浙贝母的干燥速率越快。载样量为8 kg·m-2时,虽然浙贝母的干燥速率快,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下降的也快,因此,单位载样量不宜过低。当载样量在10~12 kg·m-2时,样品的干燥速率和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接近。新鲜浙贝母富含水分和淀粉粒,据报道,浙贝母干燥过程前期,干燥速率与干燥温度的相关性不高[8]。本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一干燥阶段的温度设为45 ℃、干燥时间为3 h,二阶段温度设为60 ℃时,既节能环保,又对总干燥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据调研,农户在加工浙贝母时常随意装载浙贝母,载样量接近18 kg·m-2。为了提高干燥速率,就会将干燥温度设为70~80 ℃。目前,市场上农户自行加工的浙贝母合格率低,与干燥温度和载样量有直接联系[9-10]。因此,紫外烘晒干燥法干燥浙贝母时,宜设置的参数为载样量10~12 kg·m-2,一阶段干燥的温度为45 ℃,干燥时间3 h,二阶段干燥的温度为60 ℃,总干燥时间13~14 h。本研究所用全天候紫外烘晒干燥箱风速较弱,目前市场上主流烘箱配备除湿功能,有助于提高干燥速率。本课题组拟在后续研究中考察风速等其他因素对浙贝母干燥速度和品质的影响。

猜你喜欢
贝母水分阶段
不同产地的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及其毒性评价
苯中水分的检验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王莹作品赏析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晾掉自身的水分
贝母素乙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的影响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