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

2022-03-21 23:14吴静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

吴静华

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急救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41例未实施院前急救,直接由事故现场转送至医院接受救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而其余59例采取院前急救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救响应时间、医院反映时间以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响应时间和医院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预后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整体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救治的时间,尽早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外伤;院前急救;急救响应时间;医院反映时间;急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颅脑外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法确定严重程度。重型颅脑外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3-8分,或伤后24小时意识恶化并出现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可导致意识障碍、失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部分患者会因吞咽反射消失而导致痰液、胃内容物堵塞呼吸道,如脑干损伤还可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去大脑强直,严重时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急性重型颅脑外伤还往往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导致临床病情变化复杂甚至难以预料,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是全世界范围内一个繁重的公共问题[1]。经研究发现[2],对于此类患者及早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间59例实施院前急救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院前急救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收集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将其中未实施院前急救,直接由事故现场转送至医院接受救治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组内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10~68岁、平均(42.58±5.74)岁,受伤原因显示:交通事故19例、坠落伤13例、打击伤6例、其他3例。而其余采取院前急救的5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组内男性36例、女性23例,年龄12~70岁、平均(42.63±5.81)岁,受伤原因显示:交通事故23例、坠落伤17例、打击伤12例、其他7例。两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经对比提示P>0.05,具备分组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院前急救,直接由事故现场转送至医院接受救治;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院前急救,抵达事故现场,立即对患者进行A:气道,B:呼吸,C:循环,D:神经组织损伤程度,E:全身检查等顺序进行评估后,给予其标准化急救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管理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如发现舌后坠现象,放置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应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对于GCS评分<9分无法正常通气和(或)通过吸氧不能校正的SPO2<90%的患者需建立安全气道,情况严重者则立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维持呼吸通畅。②呼吸管理:充分供氧,呼吸异常需排查张力性气胸、血胸等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需及时进行穿刺减压,对开放性胸外伤及时用无菌敷料进行关闭。③循环管理:及时检查患者的外伤,包扎止血,对于存在开放性的伤口局部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若发现患者存在颅内压增高的现象,即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时,立即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同时也可进行临时轻度过度通气,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对于成年人应维持收缩压≥100mmHg,对于儿童应保持收缩压为70+年龄×2,低血压患者应快速输注等渗液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若患者出现心跳停止则立即给予心肺复苏。④注意保护患者的颈椎,给予其颈托固定。若发现患者外耳道或鼻腔内有液体流出,则要调整患者的体位为侧卧位,以防发生液体回流,在患者转运至医院的途中还需积极处理患者的其他损伤,同时给予患者外固定和制动,避免患者发生二次损伤,如排除颈椎损伤后在行车途中还应抬高患者头部20°至30°,避免因行车因素造成颅内压升高;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其呼吸道的畅通。⑤在患者的转运途中与医院的医护人员通报患者的病情,提前预约就诊的绿色通道,提前准备好患者检查和治疗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药物,待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开展医疗救治,安排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⑥院前急救标准措施能迅速有效的进行需要院前医疗医护团队人员默契配合,减少现场救治时间,尽快将患者安全转送至医院。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受伤后到其接受专业的救治时间定义为急救响应时间;将患者抵达医院至达到医院后相关科室积极准备开始对患者实施进一步救治的时间定义为医院反应时间,对比两组上述两方面急救时间的差异[3]。记录患者的急救效果,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评分范围在1~5分,1分表示死亡;2分表示植物生存状态;3分表示重度残疾,意识清醒但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分表示轻度残疾,在他人保护下可以独立生活;5分表示恢复良好,尽管存在轻度缺陷,但仍可以正常生活,对比两组间的差异[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救时间对比

两组急救响应时间和医院反应时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经调查发现[5],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与车祸、坠楼等重力撞击因素相关。患者的头部在受到重创后会出现昏迷和抽搐等症状,还有可能因损伤而引发脑部血液循环受阻,脑组织在长期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并发脑梗死,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脑疝或死亡,另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严重的多发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具有极高的致残和病死风险。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经院前急救后其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院前急救在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面具有显著功效。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本就合并伤多而重的特点,不仅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而及时的判断,还需保障急救措施的全面且有侧重,而在实施急救的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及时解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同时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因合并胸腹合并伤、休克或误吸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及时开放患者的气道,保持其呼吸道的畅通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气道阻力,减少无效腔的存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大脑和全身的供氧情况,避免脑细胞发生水肿、变性或坏死。而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脑细胞,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避免患者因脑细胞受损而影响神经功能[6]。与此同时,在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及时与医院预约绿色通道和相关检查,可以确保患者在入院后第一时间内接受更加全面的治疗,缩短患者等待救治的时间,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经本研究证实,观察组急救响应时间和医院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更进一步证实,院前急救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救治的时间,尽早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建伟.急性重型开放性颅脑外伤患者88例临床救治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197.

[2]张泽立,刘文明,张源,等.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对重型颅脑外伤救治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1):2435-2438.

[3]张华明.重型颅腦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6):57-58.

[4]孙建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34-35.

[5]张颖,肖小培.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效果及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80-80.

[6]郭晶莹.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5):50-52.

2152501705335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院前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