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以《电化学催化》课程为例

2022-03-21 05:39陆振欢姚金环温玉清
化工设计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电催化电化学专业知识

朱 庆,陆振欢,姚金环,温玉清

(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求高校的老师以德育为先,通过自己正确的品行来引导学生;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的品德升华,引导、改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1]。然而,开展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将思政内容带入课堂,使得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缩短,导致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和全面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把思政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中,同时,预期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谨慎考虑将这种效果如何与教书育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这样才不会使得思政教学迷失在课堂上。因此,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来实验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要清楚立德的目 的、树人的目标。这就是成果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学理念。OBE 强调引入课程思政后,学生在德育、智育方面的成果。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处理挑战等方面的能力,这也符合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2]。因此,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电化学催化”课程为例,探索思政引入“电化学催化”这门课程的必要性,重点是如何将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加入专业课程中,做到德育与智育相统一。

1 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1.1 课程内容

《电化学催化》 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本课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电化学科学的发展,重点介绍电催化基础和重要电催化过程两部分,内容包括从纳米结构、表面结构、电子结构出发认识电催化过程和催化剂材料的性质,到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从电催化还原基础,到电化学固氮、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以及光电催化、燃料电池等电催化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催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电催化技术的应用,了解电催化科学的前沿方向,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所学基本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将课程思政引入电化学领域专业课的研究已见报道。然而,在“电化学催化”这门课中几乎未见报道,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问题所导致。常见的如下:

(1)一些专业教师对如何把课程思政引入电化学催化这门课还是一头雾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同时,传统教学方法也侵染了部分教师,会出现教书和育人相脱节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电化学催化”现行教材内容缺少思政元素。目前出版的“电催化”教材主要涉及电催化原理、特征等基础理论以及重要的电催化过程部分,材料多偏重科学理论知识,没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内容,更缺少电催化领域一些人文精神的灌输。

(3)教学方法还是以前的多媒体教学,“电化学催化”课堂设计参考的常见方式为专业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价值观的教育,对思政元素的探讨和发现需要加强。

(4)课程考核形式没有多样性,无法证明“课程思政”的关键性。目前,“电化学催化”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课程各部分知识点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欠缺,而上述能力的考核过程中无法体现课程思政的存在。

2 在电化学催化课程引入思政的初步研究

就如何把课程思政引入电化学催化课程,本文将结合“电化学催化”的教学内容,探索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思政内容由浅入深地添加进去,初步研究思政的可行性。

2.1 培育教师“课程思政”新理念

作为教育的“主力军”,电催化课程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习建立“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理念,勇担育人使命,注重知识传授与育人、育德、育才的有机统一,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 好老师[3]。在“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要能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解并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环保意识、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全面提高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

2.2 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

以“电化学工程”教材中的内容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梳理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可以切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思政案例(表1)。

表1 电化学催化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电化学催化》 基于课程思政进行了教学内容的调整,仔细梳理和挖掘 “思政元素”,思政内容的引入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润物无声地同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

2.3 探索多元化课堂设计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实验型教学、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将上述梳理的思政内容通过历史纪实、新闻资料、图片和视频等信息资源呈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课后引导学生继续对课中思政内容进行反思和拓展[4];同时在理论引导的基础上,关键电催化体系要让学生亲身参与设计催化剂的实验,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跟随老师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在催化剂制备、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引导与实践,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另外,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网络课程资源学习有机融入现有的电化学催化线下课程教学模式中,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促进师生结合时代热点案例进行思政讨论,提升教学效果[5]。在实践环节中,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催化公司,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4 考核思政效果

本门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 40%,含课堂问答、实验操作、线上证书获取等;课堂问答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催化剂产业的发展历程,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实验操作主要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工匠精神。线上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在慕课上观看一些相关视频,弥补课时量不够的缺点。期末考试成绩占 60%,采用闭卷形式。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想政治素质评价融入课程考核的每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课程思政,分别从专业技能和思想两个维度综合评价教育效果,形成思政育人合力,使学生能力和思想同步提高[6]。

3 电化学催化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实践反思

3.1 分清内容主次,注意教学技巧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要主次分明,必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教育为辅。教师要明确专业知识的关键性,同时要使思政教育扮演辅助角色,这一系列定位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如一。在教学安排中,仍要突出电化学催化课程 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避免思政内容反客为主,占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空间。要让专业知识作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催化剂,使学生主动学习这个“过程”高效而持久的运行。因此,在引入思政教育时,教师也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生搬硬套、毫无章法地加入思政内容,而要与专业知识这个载体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在中国故事、人物事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经典案例、身边 案例中寻找专业知识、思政教育、学生情感三者的交融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且印象深刻,使得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教育有内容、有温度、有趣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实施的行政辅助

为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要重视高校层面的支持,学校要从制度、经费等宏观层面支持和帮助专业教师,保障思政教学常态化、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实施。学院、教研室需要严格执行上级的部署。通过举办教学竞赛、课程观摩、教研室研讨等形式,为调动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绩效奖励,减少一些专业知识教学的工作量。

3.3 丰富《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的评价方式

为了丰富评价形式,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参与评价思政在这门课教授过程中所起到的效果,这样可以通过学科交叉,提升思政内容和方式的不足。课程评价的时间可以不限于一学期,通过跟踪教学,观察和记录课程思政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对于电化学催化这门课来说,适度的实验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到前辈在这个领域奋斗的艰辛,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把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担当和善于团队协作的人。

3.4 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产教融合

为了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专业支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课程组应积极配合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电化学催化”课程教学,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支持,实现优势互补。

4 结束语

《电化学催化》作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所有的高校课程一样,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要做到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OBE理念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树立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方法,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价值目标的融合,培养学生关注绿色环保、关爱生命、协调发展的职业意识和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
电催化电化学专业知识
电催化气浮处理三元采出水探索性试验研究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关于量子电化学
2018年高考中的电化学试题大扫描
微波辐照快速合成Pd/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基于血红蛋白—纳米磷酸钬复合材料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PdxCo合金和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超声辅助多元醇合成及其表征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