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研究

2022-03-22 06:40吴鹏飞
科技视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源库校本教学资源

吴鹏飞 羊 冰

(南阳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 474561)

0 引言

高职院校为响应时代的需求纷纷开启了高校教育改革,根据地区和资源优势开展相关课程开发与建设,逐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院校。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利用现有先进技术条件,申请国家地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设备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高等院校课程的建设与推广发展。为实现校本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响应当下线上线下教学的课程教育需求,借助校本教学资源库的搭建,实现高等院校线上线下学习教育融合,有助于充分满足全院校师生的教学与学习需求,为创建特色高等院校建功助力[1]。

1 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教学改革意义

在高校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整合,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校本教育资源库是对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资源有效融合和应用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设校本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

首先,各高职院校从学校的未来发展来看,需要构建校本教学资源库为建设特色的高职院校助力。高职院校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平台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理,实现对特色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尤其是特色课程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必然过程,是高职院校实现智能化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加快特色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

其次,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更好的开发建设特色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先对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需求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规划纲要,然后需要编制教材、因材施教,最后不断反馈、总结改进课程。精品课程的形成周期较长,需要稳定的教学队伍和持续的教学资源为之服务。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能够更好地统筹师资队伍、合理规划教学资源,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服务,加速精品课程开发进程。

最后,校本教学资源库为精品课程的普及推广和利用提供便捷。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精品课程是全校师生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其成果是需要全校共享的。教师将课程相关的课件、参考资料、习题解答等大量教学资源与全校师生共享,让师生更好地在线上线下同时了解、讨论、学习精品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精品课程的循环利用和全校普及。

2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需求的校本资源库建设

校本资源库是建设特色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也是特色精品课程重要资源平台,更是全校师生线上线下教学与学习的融合需求。如何建设合理高效的校本资源库是高职院校需要应对的问题。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4]。首先,资源库建设应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应根据学生的诉求,及时地对校本资源库进行适时地添加、删减及编辑,实现校本资源的有序分布,方便学生对校本资源库中教学资源的查阅、学习和应用。其次,校本资源库的构建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实现教学资源的有序分类,从而可以保证校本资源库的管理更加便捷,资源的查阅和应用也更加高效。最后,校本资源库里的教学资源要保持系统性,围绕某一课程的教学资源应归为一类,相关的教学资源应能及时抓取应用。当然,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最重要的原则和目标就是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

随着信息化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五花八门且种类齐全,如何在众多资源中选择适合从事高职院校教育的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是高职院校建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5]。目前的教学资源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政策支持的,一类是与企业合作形式获取的,还有一类是本校教师总结改革创新的。大部分高校的校本教学资源库的组成模式是先通过政府及企业获取部分设计好的文字、音频、视频等课程资料,再由高校进行合理分配到教师手中,由教师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诉求丰富学校的校本资源库。可以发现,教师是校本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重要的资源创造者,而政府、企业等则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多种资源通过整合处理则构成高校的校本教学资源库。校本教学资源库相对内容丰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且层次分明。一般的校本资源库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别是校级资源库,这一类资源可供全校师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取学习和应用;第二级别为院系级资源库,这一类资源使用的范围则限制到院级教师和学生范围内,其他院系的学生教师在查看和使用上则会有所限制;第三级别则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这一类资源主要根据教师的差异化需求,赋予个人权限进行校本资源库的查看、利用和编辑丰富。通过级别权限差别性的校本资源库管理和建设,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将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

校本资源库的建设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校本资源库平台中相关课程资源的查阅利用,节省了教师的很多教学时间,通过观摩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方式等,也间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特别的是校本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通过这些教学资源融合改进,可以帮助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教育机制改革,创造出更适合本校师生运用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更好地加快了特色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3 基于校本教学资源库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前边提及,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而且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对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情况,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的地区教学资源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深化改革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各高校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6]。

首先,高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定位不够准确,也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大部分高校教师对于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方式不够重视,仍然采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需求。部分教师创新能力不足,而且教学精力有限,使得他们很难适应新的线上教学模式,甚至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

其次,高校对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规划不够系统。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教学资源的引入开发,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等等。但是很多高校对于该过程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建设进度规划,以及融合效果评价的体系也尚处于初试阶段。

再次,线上线下资源融合需要的教学资源建设不够完善。线上资源中校本资源库还处于初建阶段,教学资源不够系统,资源质量有好有坏。线上教学资源没有形成系统内在的联系,甚至存在大量缺失,使得线上资源很难跟进教学进度需求。而线下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设备的配套,还是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等都相对落后。很多教师依然坚持课堂教学,尽管加入少量的电子课件及新媒体教学,但是形式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高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评价机制缺乏。目前对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效果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初步的判断,学生成绩好则认为融合效果好。但是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多方面的,学生成绩结果也具有滞后性,简单用学生成绩去评价高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效果则是片面的、不够准确的。

4 基于校本教学资源库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模式机制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的基本发展情况,针对目前高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效果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针对性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相关工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相关资料研究及具体情况分析,各高职院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融合[7]。

首先,构建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校本教学资源,从而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资源集中、高效合理的教学平台。通过加强校本教学资源库的研究、建设和应用,构建移动化、数据化、碎片化的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线上与线下、教与学的高效融合发展。同时建立配套的反馈评价机制,促进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利用,最大化的发挥教学资源的应用价值。

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对象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融合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为基础数据,结合校本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和线下课程实践的新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资源的查阅、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线下的课程实训及课程实践,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应用,形成知识的积累、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

再次,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完善校本教学资源库。要想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融合,线上资源必须保证其质与量的需求,加大投入加速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积极申请政策、设施及资金支持,鼓励教师队伍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改革丰富教学资源。同时也应保持资源开放性,与国内高校、国外名校进行资源共享,扩充教学资源的供应渠道,提高线上教学资源的教学质量。保持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根据市场企业的实时需求,及时更新补充相关课程资源,保证校本资源库的时效性与竞争优势。

最后,改革线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乏味且效率低,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诉求及企业的人才要求,高校应引进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教师应增加教学实训及课程实践环节,积极与企业单位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平台及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线下学习应用机会。通过线上资源系统完善、线下教学改革创新,并及时了解相应企业市场需求,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竞争力。

5 结语

新时代教学环境下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必须加快,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刻不容缓。只有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地区优势,分析本校在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及时丰富提高完善校本教学资源库,并与企业及社会团体进行深度合作,改革创新线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才能高效实现高职院校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才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和平台,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竞争力。

猜你喜欢
资源库校本教学资源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