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分析

2022-03-22 09:33甘肃天昱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工进度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王 瑛 甘肃天昱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工程造价控制情况能够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综合效益,且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在施工期间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常发生工程变更情况,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此外,若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不当,则容易产生非必要成本支出,继而降低工程项目效益,由此可见,为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严格把控成本费用,将工程造价管理落到实处。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期较长,诸多因素均可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具体可归纳为5 个方面,如图1 所示。

图1 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一是市场及相关政策。建筑工程造价情况受政策宏观调控及市场变动影响,材料价格、设备价格、构件加工以及人工成本等费用均处于动态变化中,继而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二是施工人员。人工成本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支出。施工人员在职业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工程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若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忽视了施工人员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若质量隐患严重则不仅将面临返工问题,还会产生额外成本,并阻碍正常施工进度。由此可见,施工人员不仅在人工成本方面影响工程造价,在专业水平方面同样可对造价成本产生影响[1]。

三是材料设备。材料与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最主要的资源,尤其是建筑材料的施工用量较大,其成本与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此外,材料市场存在价格波动,材料采购时机同样可产生造价支出差异,因此在施工期间应予以重视。设备的数量较少,但无论是新购还是租赁,都将产生较高费用,若设备在运行使用期间出现故障问题,则需消耗成本进行维护维修,从而形成了不必要的造价支出。结合上述分析可见,材料设备可直接决定施工造价成本。

四是施工工期。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均具有工期要求,但工期越短所产生的成本越低。在施工期间,若出现返工或工程变更情况,则将会阻碍工期进度,继而产生额外成本。

五是施工质量。施工期间需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若质量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资源浪费,增加成本支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把控成本时,应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 施工期间的造价动态控制要点

2.1 明确造价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进行造价动态控制时,应明确造价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控制措施,对工程项目现状、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现场环境以及设备规格性能进行充分了解并合理评估,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控制策略,并结合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以往经验制定突发变动应急预案,确定施工期间的工程造价目标,以目标为驱动,方案为手段,方可保障施工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2.2 重视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是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合作依据,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双方应严格评审合同条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沟通讨论,明确指出施工造价标准,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将造价相关内容详细罗列在合同内容中,以此避免后期出现争议,继而引发合同风险问题[2]。除此之外,施工合同双方应于正式签订前组织正式协商会议,用于提出问题、妥善解决、细化合同条例,杜绝合同争议,同时在合同内应阐述工程变更索赔事项,以此确保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的全面覆盖。

2.3 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对整个工程施工作业具有指导性作用,若施工设计出现缺陷,则容易引发工程变更情况,继而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在正式施工前,应组织设计交底会议,分析设计方案,明确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同时检查施工设计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尽可能消除设计失误问题。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可引入BIM 等先进技术,将二维施工设计图纸转化为多维模型,直观清晰地检验施工设计情况,消除失误点,以此不断优化施工设计。在确定设计无误后,以施工设计方案为依据合理配置施工材料,检查施工设计的造价情况,根据造价目标控制成本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奠定基础。

2.4 控制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直接关乎工程造价情况,在造价控制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制定阶段性成本进度管理方案,如月度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年度计划,要求成本进度管理方案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相匹配,以便于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科学配置,保障材料等资源的持续供应。编制成本进度管理方案时,应预留机动时间,若出现进度变更等突发情况,确保相关人员可运用机动时间进行妥善处理。立足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预测工程进度,以预测情况为依据控制施工进度。完成成本进度管理方案后,注意统计分析施工数据,对比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尽快调整,以此避免产生进度延误情况而产生额外造价成本。

2.5 强化预算管理

为保障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效果,可由建筑工程多方主体共同组建工程造价现场控制小组,通过多方协调沟通,将总造价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逐渐细化为成本控制方案。建筑工程预算内容如表1 所示,从不同内容入手,按照各部门职责进行造价控制目标下发,并引导各部门将工程造价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构建全员工程造价控制的局面。在下发造价控制目标基础上,要求各部门统计成本支出数据,并定期组织近阶段成本分析会议,将成本预算情况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如有偏差则需进行原因分析,及时优化,以此提高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力度。

表1 建筑工程预算内容

2.6 控制材料成本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需大量材料,材料成本在建筑工程总造价中至少占60%,因此为保障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实际效果,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用量及材料的把控。材料采购时,应动态分析市场材料价格变动情况,注意采集价格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在保障材料质量过关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应从多方面进行,需全面审查供应商材料质量、资质、信用及性价比,从材料采购方面进行造价成本控制。除此之外,施工材料进入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前,应组织严谨严格的材料质检,将材料质量检查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强化材料质量管控,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出现返工情况。施工期间的材料取用需进行严格管理,要求相关人员按照施工进度情况按需取材,材料领取需详细记录,做好施工材料出入库管理,以此做好材料资源管控,保障工程造价控制质量。

2.7 完善变更索赔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产发工程变更情况,如政策变化、环境天气、市场波动等,按照法律规定,若施工期间出现工程变更情况,则应根据施工合同进入索赔程序。在工程动态管理过程中,若工程变更并非为施工单位责任,所产生的额外造价成本需业主按合同规定予以赔偿,若工程变更责任方为施工方,则需按照变更索赔程序由施工方承担工程变更带来的额外成本。除此之外,为避免受到第三方干扰和自然因素等不利条件影响,可选择保险业务,将外部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影响降到最低[3]。

2.8 做好结算审核

结算审核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在施工期间,各分项工程的竣工时间各有差异,此时应按照造价管理方法,计算与审核已验收的分项工程,采用全面审查法、重点审查法以及分解对比审查法等结算审核方法(如表2所示)对工程变更费用、合同费用、索赔费用等进行全面核算,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进行结算审核,以此避免报价虚高等问题,维护建筑工程各方主体的利益。

表2 结算审核方法

3 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为2897 m2,为市级图书馆项目,该建筑工程项目旨在将该市级图书馆打造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因此对建筑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且需符合绿色建设理念。为确保该建筑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将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综合效益,需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进行造价控制。

3.2 合理规划

在该建筑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施工规划及造价方案,以此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施工。在该建筑工程项目中,将总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施工期间,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方式了解工程造价的控制情况,并立足于全局,对比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全方位规划建筑工程与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同时统筹管理工程材料及设备,在保障基本需求及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材料设备的成本造价,防止出现成本超支问题。除此之外,若施工规划不合理将会导致工程变更、工期延误等现象,继而造成额外成本,因此必须重视施工前的规划工作,召集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织技术交底,重点强调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检查工程技术方法,以此确保施工技术能够高质量落实,杜绝返工,通过建筑工程合理规划实现强有力的工程造价控制。

3.3 进度把控

建筑工程进度与造价成本具有紧密联系,为保障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必须做好进度控制工作。在案例建筑工程项目中,为控制施工进度,采用了下述方法进行进度管理。一是明确建筑工程进度目标,分别编制月度施工进度计划、季度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年度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按照施工进度情况确定成本造价方案,按照规划方案配置资源,并定期审核对比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间的差异,若发生突发状况则需及时处理。二是采用BIM等信息系统进行进度管理,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进行进度演示,以此为依据进行进度控制,避免出现进度误差。三是做好施工现场调度协调工作,严格监督设备性能参数及材料领用情况,避免发生施工造假、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继而保障工程造价控制力度。

3.4 严控变更

工程变更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为防止工程变更影响造价情况,需严格把控工程变更问题。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以设计图纸为指导,但施工期间现场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中,在此变化影响下,可能无法完全按照设计图纸展开施工作业,继而出现了必须变更的情况[4]。面对工程变更问题,需尽可能保障造价成本,在案例建筑工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削弱工程变更的不利影响。

第一,借助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控,定期调查现场环境状况,如地质结构等,同时注意观察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若出现恶劣天气隐患,可提前了解并予以应对。第二,施工过程中注意总结归纳以往管理经验及教训,立足于实际,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条件预测可能会导致工程变更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定预警应急方案,以此避免出现较大变更,并于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将施工造价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三,对建筑工程变更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构建工程变更预警机制,一旦确定变更思路后,需立即发送书面报告及电子文件给建筑工程相关主体,同时不断完善变更方案,在保障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压缩工程变更带来的额外成本造价。

3.5 降本措施

在造价控制过程中的,案例建筑工程主要采取了以下降本措施。一是,引进先进工艺,如该案例工程更新了钢筋焊接工艺,采用闪光对焊的方式控制成本支出,并引入直螺纹套筒形式进行钢筋连接,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继而降低了施工成本。二是,重视混凝土施工环节。案例工程以减水剂为外加剂,粉煤灰为掺合料,保障了混凝土和易性与强度,避免了混凝土裂缝问题,通过杜绝返工保证质量,实现了造价控制。

4 结语

市场、政策、施工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质量均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造价控制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增强工程造价控制力度[5]。案例建筑工程中,在施工期间制定了造价控制规划,并对施工进度严格把控,强化对建筑工程变更的管理,采取了多项降本措施,以此完成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目标。

猜你喜欢
施工进度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