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管理措施研究

2022-03-22 09:34江苏凯进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施工人员

薛 琪 江苏凯进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人们的审美水平随着经济收益的提升而不断地改变。其对周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就需要加强风景园林的建设。对此,应当了解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深入研究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1 浅析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园林工程建设的中心内容是控制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到相关管理企业的口碑。近年来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剧,人们居住在高楼大厦中,日常生活中见到绿色植被的次数越来越少,很难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园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生活环境以及城市面貌,通过设计合理的园林可以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生态系统。通过修整园林中的植物可以使居民对城市更加有归属感,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因此需要不断地优化施工品质,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追求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单位密切相关,不仅关系到施工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园林建设的成效对于城市的美化建设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应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放在首位。

2 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前期工作的影响

在设计之初就需要掌设计品质,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当地的施工情况,深入研究当地的地貌,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加强对园林工程的设计,并对设计图纸进行研究和讨论,完善相关细节,制定出符合工程建设实际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计划好的时间合理地栽种植物,保障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植物的成活率[2]。

2.2 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

在园林绿化工程方面,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分化严重,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较少,容易使一些专业性差或者是经验匮乏的人员进入到施工中。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团队不仅拥有专业的技术,而且了解当地的历史,掌握城市的文化特征,如此才能促进整体施工效果。但是一部分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较差,对管理技术的研究也不够深刻,无法顺应时代的脚步,导致园林施工效果无法达到预定目标,甚至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

2.3 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3.1 施工工序影响因素

园林绿化工程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因素和许多不同的工序,这些工序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该过程中季节性较强,施工位置变化多样,施工面积总体较大,会面临许多地上或地下障碍物。园林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有着不同的负责人,要保障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就需要提高沟通频率。如果不同的施工人员只管理自己负责的部分,而不与其他负责人交流想法,会由于缺乏沟通产生问题,最终将影响到施工按时交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够保障流程的顺畅,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保障每个环节的按时完成,使施工方案得到顺利实施[3]。

2.3.2 选取绿化树苗的影响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绿化树苗的选择对整个施工过程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有些采购人员在购买树苗的过程中没有从多个角度调查树苗的品质,也没有检查树苗的抗病虫害情况,使得选择的树苗对当地的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差,不能够抵御当地的气候,最终使绿化不能满足设计师的设计效果。

2.3.3 地形的影响

园林绿化地形不仅会影响到园林的施工,而且会对园林建设结果的呈现以及周边的道路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到植物的呈现方式以及苗木的成活状况。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需要首先考虑地形因素,与河边比邻的地方水泥的凝固时间相对较长,施工人员需要多加注意[4]。

2.3.4 后期养护工作的影响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只重视树苗的种植过程而轻视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就会由于养护管理工作不科学而产生种种问题,导致苗木的生长无法满足设计的预期效果,继而影响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品质,使得园林绿化无法满足设计师的需要,最终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声誉。

3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3.1 确定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在设计前,需要设计人员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加强前期的管理工作,针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并且搜集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资料,同时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的颜色以及种类。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测量现场的真实数据。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减少后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此外,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材料的采购管理,保障材料的质量,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加强对材料的检测,确保材料通过质量检验后才能将其运输到施工场地中。并且材料抽查人员要不定期检查材料的品质,当出现问题时及时与材料的供应方联系,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案。

3.2 提高施工队伍专业性

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队伍了解本工程的各项技术,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在选择项目经理时,需要选择那些具有强烈责任心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与此同时还应当严格要求现场的技术人员,规范其施工过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而技术负责人需要对园林绿化工作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企业需要明确管理要求,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人员的培训,明确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其的专业性。同时建立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予以资金奖励,激发工其积极性,对在工作中懒散怠惰的员工需提出批评[5]。在管理过程中,设立一定的安全守则,培训时需要施工人员按照安全守则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科学操作,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3.3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3.3.1 加强技术交底

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进行深入地交流与探讨,使施工人员更好地落实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选择施工计划,并且配备相对应的材料,更好地达到施工目标。并根据相应的工程,制定出施工流程,具体如下图1 所示。

图1 施工流程图

3.3.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当全面把控施工流程,注重每一个施工细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土壤是植被最基础的生存条件,会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情况,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检验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了解土壤的pH 酸碱度,改善土壤的透气程度,保证土壤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与此同时,挖除建筑垃圾,填入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并且做好地形的细节处理。设计人员应当科学地规划每一棵植物的位置,避免出现争夺营养的情况,在保证植物生长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同时把握好景观效果。

利用多维空间优化施工过程,对每一个施工步骤进行创新。实施科学严密的定点放线,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图2 所示)。例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 m 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外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以及商店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当作出调整。

图2 施工现场定点放线

3.4 苗木质量控制

在植物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苗木的质量,采购人员应当严格遵循设计师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绿化苗木。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本地植物的应用,因其可以更好地适应该城市的环境状况,成活率较高,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还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引用当地的景观植物,帮助城市的文化融入到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建造能够展现本地文化风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园林景观。

在施工过程中,用规格较小的苗木代替规格较的大苗木时有发生,对这种情况应当坚决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师的设计要求,优化苗木的外形,做到树形优美。与此同时,在植物的选取过程中,也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施工。例如,西北部地区的风沙较大而气候干燥,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当选择能够抵御干旱的植物,如胡杨和沙枣树等。而有些地方的空气质量较差,应当选择能够净化空气,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植物。温暖湿润的地区可以选择亚热带的植物,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保证植物顺利地生长,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此外,要严格把关苗木的发育状况,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保持颜色鲜艳。

4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苗木种植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聘请具备专业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人员,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后续的管理工作,从而不断优化园林绿化景观的效果。想要保证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就需要加强对园林企业购入材料的质量把控,同时做好后期养护。尤其是园林施工过程中,植物的成活率高低会对后续的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筛选施工材料,保证植物的生活环境良好。后期养护过程中需要确定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的季节,结合植物的生长状况,采用不同的肥料,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充足的营养。与此同时,检查人员需要不定期检测园林的绿化程度,并且将检测结果记录到电脑中,保持绿化园林在建设前和完成后维护的专业性。

5 加强病虫害防治

后期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督和检查,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采用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的形式,以预防为主。在没有发生病虫害以及在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时候,采取一定的针对性措施,严格把控园林项目的施工进度。发现某个地方的植被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下。选择病虫害防治方法时,可以将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以及生物防治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多样的防治形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更好地保证苗木的生长,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更好地满足设计需要。

5.1 物理防控方法

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需要对病虫害的成因、诱发的内外因素、园林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等进行分析,并从相应的细菌、种类中找出各自的特点,利用其弱点,充分结合光、色、热、电及其他物理元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图3 为某公园使用粘虫板进行虫害防控。

图3 物理防控虫害

5.2 化学防控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各种化学药剂,如杀虫剂、除草剂以及其他化学药剂来杀死病毒性害虫。这种控制方法必须以不破坏原始植被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5.3 生物防控方法

基于整个园林工程的生物防治方法是整个园林施工方法中最环保、可持续且经济持久的保护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对整个生物链的考虑,利用生物链的层次,通过对病虫害的认识来饲养、培育相应的天敌或植被,让原有的病虫害得到遏制甚至消灭,在园林工程中保持整个生物系统的平衡和完整,达到防治病虫害的长远效果,这是未来园林建设养护的主流趋势。

6 结语

本文针对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以及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其中论述了前期工作的影响、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地形的影响、后期养护工作的影响等,并提出了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苗木施工人员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苗木供求信息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探讨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