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线上学习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23 21:01焦东亮李艺婷马猛弟常磊鑫
关键词:线上教学影响因素大学生

焦东亮 李艺婷 马猛弟 常磊鑫

[摘 要] 目的:调查大学生线上学习时情绪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班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安徽省北部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三部分组成。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线上学习期间能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学习状况良好,PHQ-9≥4检出率为47.13%, GAD-7≥4检出率35.6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年级、专业、与家庭的关系和线上学习状况等因素影响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结论:线上学习期间,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个性化的辅导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线上教学;情绪状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线上教学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相比于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具不受场地限制、录课可重复播放查漏补缺等诸多优点。[1]80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线上教学为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线上教学使得大学生的整个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家庭成了主要的学习和活动场所,父母代替教师扮演了监督的角色,但是父母无法完全替代教师的角色,特别家庭关系的不良更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和认知不够稳定,心理健康水平容易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2]123,长期居家线上学习所带来的生活节律和学习节奏的改变更容易使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24,这种心理情绪的不稳定性,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打乱常规的学习节奏,而且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厌学、拖延等不良学习行为,使得居家在线学习的效果和初衷大打折扣。

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线上学习的心理健康情况展开深入的调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方式,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一般基本资料、学习情况和家庭关系状况,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况展开调查,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线上授课期间的情绪状况和相关心理影响因素,以期为大学生线上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并为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情绪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针对安徽省皖北一所医学院校和二所非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剔除其中完成时间太短的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38人。

(二)抽样方法

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以上的班级,由辅导员协助发放问卷,在QQ群或微信群等班级群发放问卷链接,一个IP地址只能填写一份问卷。

(三)调查内容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专业、年级、性别、地区等);线上学习状况(2题)、家庭关系状况(2题)。

2.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该量表是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推荐的量化评估标准,是鉴别广泛性焦虑症可能病例的有效工具,在以往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评分分为 4 级:0-4,5-9,10-14,15-21,分别对应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4]396本测验中该量表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22,KMO检验系数(Bartlett's检验P<0.05)为0.920,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3.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基于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关于抑郁的9个标准,对抑郁症狀的变化非常敏感。评分分为5级:0-4,5-9,10-14,15-19,20-27,分别对应无、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5]2291本测验中该量表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05,KMO检验系数(Bartlett's检验P<0.05)为0.930,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量表调查结果

1.人口学一般资料:本研究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居住地、专业及是否独生子女,性别分布以女生为主;年龄主要集中于18-27岁;年级主要分布在大一到大五的本科生;居住地包括农村、乡镇和城市;专业方面以医学相关专业为主;调查对象中非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见表1。

2.焦虑抑郁情绪状况

GAD-7和PHQ-9量表显示大部分学生的焦虑状况和抑郁在轻度以下水平,分别是焦虑87.47%和抑郁80.90%在轻度以下水平。见表2。

3.线上学习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832名(99.29%)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完全不可以的只有6名(0.71%);830名(99.05%)学生基本上认为线上学习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完全不可以的只有8人(0.95%)。

4.线上学习期间大学生的家庭关系状况

调查显示与家人相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和严重问题的274人(32.70%):不存在和很少存在问题的564人(67.30%);(父母间)存在一些家庭冲突和严重家庭冲突的125人(14.92%);不存在和很少存在冲突的713人(85.08%)。显示大学生家庭情况整体较好,但是也存在部分家庭问题。

(二)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在不同条件下的比较

1.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男女、专业、年级以及所处地区的差异状况

结果显示,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男女性别、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年级以及所处地区等方面有差异(P<0.05)。见表3。

2.焦虑抑郁情绪在线上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方面的比较

结果显示,焦虑和抑郁总分在以下几个因子方面有差异(P<0.05):线上学习对达成学习目标的帮助、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与家人相处沟通存在问题,见表4。而焦虑和抑郁总分在家中(父母间)是否出现家庭冲突因子上不存在差异(P>0.05)。

(三)回归分析检测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

1.变量赋值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前,将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非连续变量进行变量赋值。见表5。

2.回归分析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

以焦虑得分为因变量,将焦虑总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模型,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自变量进行筛选(进入水准为α=0.05,剔除水准为α=0.1)。结果显示,与家人相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GT2)和存在严重问题(GT3),非医学专业(ZY),线上学习对达成学习目标完全没有帮助(XS3),大学五年级(NJ4)进入回归方程,并与焦虑程度成正相关;大部分能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HL1)进入回归方程,并与焦虑程度成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系数为F=32.306,P<0.001,R2=0.449。见表6。

3.回归分析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

以抑郁总分为因变量,将抑郁总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模型,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自变量进行筛选(进入水准为α=0.05,剔除水准为α=0.1)。结果显示,与家人相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GT2)和存在严重问题(GT3),非医学专业(ZY),大学五年级(NJ4)进入回归方程,并与抑郁程度成正相关;线上学习对达成学习目标大部分有帮助(XS1),大部分(HL1)和部分(HL2)能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进入回归方程,并与抑郁程度成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系数为F=32.579,P<0.001,R2=0.453。见表7。

三、结论

(一)调查状况分析

此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基本能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占99.29%),并认为线上学习对达成学习目标有帮助,能够获得知识(占99.05%),完全没有帮助的只有8人(0.95%)。说明新冠疫情以来,在教育部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的号召下,各大高校认真应对疫情带来的教学挑战,高校老师积极备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各高校学子也能响应号召,共克时难,及时转变学习方式、调整学习节奏、强化学习态度,认真完成在线学习目标和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这不仅将疫情对于学习任务和学习效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更锻炼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规划生活学习的能力,丰富了学习方式与途径,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结果。

最近一项针对普通人群焦虑抑郁状况调查[6]308显示,抑郁检出率为21.7%(PHQ-9≥4),焦虑检出率19.2%(GAD-7≥4)。本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47.13%(PHQ-9≥4),焦虑检出率35.65%(GAD-7≥4),高于普通人群。对既往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不同研究中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差别较大。[7]965[8]1041[9]237原因可能为所选择的不同人群、不同样本量、不同筛查量表和检出标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量表筛查出的抑郁情绪仅仅是一个初步筛查的结果,具体情况尚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本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是焦虑抑郁障碍易感人群。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群体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家庭、学校及社会需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此外,本调查结果发现,非医学专业在焦虑总分、抑郁总分方面均高于医学专业,可能的原因是医学生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有了专业化的了解,更能够客观的看待疾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从容应对,而不会对疫情产生盲目的恐慌,进而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因此应该加强对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疾病知识的普及和科普教育,这也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水平的一种有效策略。[10]12本研究还发现低年级(大一)比高年级(大四~大五)学生情绪状况要好。提示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处在实习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受到居家隔离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也证明,大学四年级或五年级学生面临着毕业、工作、考研的压力,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11]48[12]129疫情需要居家隔离和假期延长导致的实习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求职面试和研究生面试等受到影响,则更加剧了这类问题的发生。需要各个高校特别关注实习和即将毕业的学生,应该对其投入更多的干预力量[13]1903,来帮助他们应对可能面临的实习、就业和考研等各种压力。大学生线上学习主要是在家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与家人沟通的问题、父母间是否冲突等生活压力事件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问题的诱因。[14]68[15]413本研究也显示,大学生家庭情况整体较好,但是部分家庭也存在问题。学生居家学习,缺乏老师和同学的关爱陪伴和监督管理,如果抑郁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乃至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生活。有研究发现,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大学生发生失眠的风险是和睦者的3.458倍[16]3745,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居家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家庭环境有助于改善居家学习大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生活。

(二)应对措施

居家线上教学期间,由于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对线上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同时由于缺乏与同学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也显著降低。疫情隔离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伴随于线上学习的全程之中,学习的专注度和听课效果会大打折扣。

作为一线教学的老師,直接面对学生,教师在线上授课过程中,应该对大学生的这种情绪状态有所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负面情绪,并根据不同年级、性别、所在地区的大学生分别进行个性化辅导。线上教学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解惑。一线教师还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发挥大学生学习支持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注意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如学生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非教学的问题,如流量不够、断网和外界干扰等因素,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为学生的线上学习保驾护航。

学校在切实履行好相应教育职责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家庭的积极性和家长的主体性[17]35[18]719,指导广大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监督者,有效参与到学生的居家学习和生活中来。家长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当地督促和监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安排,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19]14[20]132重视培育优良家风家教,做好家校共育,凝聚教育合力。

作为学生自己,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善于利用在线教育的优质资源,坚决抵制不良诱惑的侵袭。[21]26合理的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自律性和自制力,保证线上学习任务及时完成,可以避免居家封闭环境所带来的焦虑抑郁与不适。

[参考文献]

[1]姜华,曲鹏.线上教学平台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20):77-81.

[2]张婷,安步赢,杨育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20-125.

[3]赵蓓.疫情中大学生家庭弹性与心理状态: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0(4):24-25.

[4]Toussaint A,Hüsing P,Gumz A,et al.Sensitivity to change and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of the 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Questionnaire (GAD-7)[J].J Affect Disord.2020(3): 395-401.

[5]Levis B,Sun Y,He C,et al.Accuracy of the PHQ-2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HQ-9 for Screening to Detect Major Depression: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AMA.2020(22):2290-2300.

[6]李焱芳,王薛瑤,张晶,等.普通民众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调查[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02):308-330.

[7]唐慧,丁伶灵,宋秀丽,等.2002-2011年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5):965-969.

[8]王蜜源,韩芳芳,刘佳,等.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12):1041-1047.

[9]宋艳,贾存显,周英智.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0(18):237-240.

[10]Nguyen HT,Do BN,Pham KM,et al.Fear of COVID-19 Scale-Associations of Its Scores with 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Medical Students.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0(11):4164.

[11]杜洁,李荣瑶,孙立娟.普通高校毕业班学生的焦虑状况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0):47-49.

[12]高峰,张琳琳.大学生就业压力、自我效能感与焦虑之间的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25-132.

[13]王恩界,罗雪.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抑郁:应对方式的作用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3(21):1901-1903+1909.

[14]徐友名,蒋庆洋.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家庭关系现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04):67-68.

[15]郭佩佩,于海燕,高金敏.新冠肺炎疫情下家庭关系对上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1(03):412-416.

[16]纪可,刘玲,王平,等.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20):3742-3745+3763.

[17]白然,张伟远,管艳,等.后疫情时代家校协同的变革路径探析——基于“停课不停学”期间1440个家庭的问卷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1(03):30-37.

[18]韦雪颖,邓砚,谭机永,等.家庭关系对高校医学新生心理应激、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05):717-719+723.

[19]解倩,樊云.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4-15.

[20]赵静,王文娟,朱琳,等.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31-137.

[21]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7):1-30.

[责任编辑]甄 欣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during online learning.Methods:The whole class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s adopted.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a generalized anxiety scale (GAD-7);and a depressive symptom group scale (PHQ-9).Results:Most of the students were in good condition and 99.29% were able to plan their study life reasonably and 99.05% believe that online learning helps achieve learning goals.The detection rate of depression was 47.13%(PHQ-9≥4) and anxiety was 35.65%(GAD-7≥4).The grade,major,family factors,online learning status affected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Conclusion: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and establishing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Those may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uring online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online teaching;emotional state;influencing factor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影响因素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