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2022-03-24 14:15乔书义王玉喜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列宁党中央

乔书义 王玉喜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500)

一、科学内涵

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一是明确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列宁强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明确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正确认识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前提。其一,政治与经济紧密相关,相辅相成。马克思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正确阐述,即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时期明确指出:“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这一论断深刻地体现出苏维埃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政治意义。

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首先,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要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上来,无产阶级只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才能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不发生政治上的危险和政治上的错误”,政治同经济相比必然占首位。

二是树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其一,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是党开展政治建设的必要前提。“布尔什维克早就在人民面前树起了自己的旗帜,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旗帜”。列宁审时度势,在正确政治路线的指引下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了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发展苏维埃政权,列宁制定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终“夺取政权并且保持政权”。其二,党的政治路线反映了党在不同时期政治建设的特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反动势力的围攻,列宁即时宣布苏维埃进入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将国内经济高度国有化。列宁认为要想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和工人的积极作用,争取一切力量,指出:“现在有两条阵线:一边是工人和农民,另一边是资本家”“工人和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将日益有效地发挥出来”。新经济政策时期,为了促进苏维埃经济复苏,列宁以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指出:“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极大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赢得了民心,正如列宁所说的:“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表达人们所意识的东西时,我们才能管理。”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开展党的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管在任何时期,列宁始终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十月革命后,党内派系丛生,缺乏坚强领导核心,党组织松散,鉴于此,列宁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巩固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其一,加强党的政治权威必先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在《四月提纲》中重点分析了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后又提出“夺取政权”的口号,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巩固发展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强化党中央权威的关键。列宁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取得统治地位都离不开有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政治领袖。”政治领袖具有领头羊的作用,应当“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但培育党的领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党应当把培养优秀领袖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三,始终坚持党领导一切。坚持党对国家机关和其它一切社会组织的领导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必然举措,党是“导师、领导者和领袖”,党“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并且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鉴于此,党要建立一支坚强有力,具有高度权威的革命家组织,“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否则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只能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最终只能被敌对势力各个击破,走向灭亡。其四,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是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应当让“千百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七月事变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窃取了政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彻底结束。为了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确保革命取得胜利,列宁提出了“夺取政权”的口号。在平息国内叛乱后,布尔什维克党逐渐壮大,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列宁为了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五,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是治党管党,促进无产阶级政权不断发展壮大的“金钥匙”。十月革命胜利后,党内派系丛生,各类政治派别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明争暗斗,党的组织趋于涣散。无政府工团主义强调由工会领导一切,主张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否认无产阶级政党存在的合理性;工人反对派主张让工会管理国民经济,认为应当把国民经济的管理权交给全俄生产者代表大会,要求国家高度工会化;民主集中派则主张民主自由和派系活动,企图削弱无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针对党内存在的各种派系活动,列宁认为“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都是不能容许的”,“这种局面威胁到工人阶级的统治和工人阶级的专政”,必须“取缔一切派别活动以求得最大程度地统一”,要同企图分裂党的派系分子做坚决彻底地斗争。对此,列宁指出党内成员不可轻易公开发表危害党的言论,对党的路线方针的异议不应在个别团体中讨论,而应由全体党员在党章规定的范围内共同商讨。

四是站稳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本国民生给予高度重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处于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苦不堪言。1905年莫斯科起义失败后,列宁逐渐意识到了要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需要有劳动群众的最广泛支持”,要“经常同他们联系,经常走访他们的家庭”,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想人民所想,办人民所需。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颁布实施了新的土地法,使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增强了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信心,激发了他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决不在于背诵词句的多少,而在于促进广泛的工人运动,促进群众的组织和主动性。”

五是不断优化党的组织体系,吸收和发展高质量的党员。列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党的组织体系,其一,优化完善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列宁为此专门设置了地方委员会这一基层组织,将中央与地方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上通下达。其二,列宁调整了党员干部的人事安排,优化了组织体系。列宁为了配合地方委员会的工作,设立了形式多样的工作小组,保证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参与其中,实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统一协调,将党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组织体系。其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是人,因此培育和吸收高质量的党员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受俄国封闭落后文化的影响,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初期,文盲在党员干部中占比较大,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就必须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为此,列宁派遣专人翻译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并开设一系列的思想政治课程,以此来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随着布尔什维克党逐渐掌握全国政权,一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党内官僚主义现象严重。官僚主义是“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我们要“善于清洗自己的队伍”。为了培育高质量的党员,列宁通过“动员人们上前线和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办法”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风气,把思想退步的腐化分子彻底剔除出去。“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列宁认为党员干部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明确的政治觉悟和明确的阶级组合则是高于一切的”。列宁强调:“我们维护党性是有原则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党性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见诸行动。”列宁主张党员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主动地去更加艰苦贫困的地方工作并与当地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自觉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捍卫党而斗争”。其四,列宁特别强调了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1903 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宁与马尔托夫针对党员的入党条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关于党员准入条件的问题,实际上这与无产阶级政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密切相关,列宁认为:“凡是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都可以作为党员。”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严肃批判了党内错误的组织原则,对如何优化党的组织体系做了具体的论述。强调必须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由无产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工人应始终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警惕资本家的“意识形态陷阱”。其五,重点发挥党报的积极作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初期,党的纪律松弛,党组织松散,列宁高度重视党报的作用,他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为此他制定了“全俄政治报”计划,以他在德国创办的首份报纸《火星报》为阵地,发表了《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从何着手?》等一系列文章,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社会民主工党成员汇集起来,从组织和思想上统一了全党。

六是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要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民主集中制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四次代表会议上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基本原则之一,获得了党员干部广泛的承认与支持,“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从民主集中制内涵上来看,列宁强调“所谓集中制,就是要有统一的党章,统一的领导机关,统一的纪律,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部分服从整体”。在俄国革命时期,列宁更倾向于“集中制”,认为非常时期全党应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集中制”和沙皇封建专制有着根本区别,我们应允许“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应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民主制”则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党内成员一律平等,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内实行民主选举;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坚决捍卫党中央的权威。其一,列宁“不仅要求普通党员,而且要求‘上层人物’履行党员的义务”。其二,为了防范某些部门或者领导人权力过大,列宁指出“在党内生活中尽可能真正实行选举原则”,领导集体都应由民主选举产生,必须定期“向党员汇报工作,并可以撤换”。从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方式看,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一步强调了“集体领导”的重要作用,党内一切政治活动“迫切需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此外,列宁深刻认识到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分工不明“是极大的祸害,应不顾一切尽快根除这一祸害”。这样既可避免党员干部职责混乱的问题,又极大地提高了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党的高质量发展。

七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的根本准则,党员干部应洁身自好,自觉远离红线。没有严明纪律的约束,党内开展任何政治活动都无从谈起,要“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初期,受国内艰苦政治环境的影响,贪污腐败现象微乎其微。十月革命胜利后,一些党员干部开始骄傲自满,不求上进,贪腐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列宁制定了一系列政治铁律来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党的政治纪律是平等性与自觉性的高度统一,是靠党员较强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来维系的。列宁将矛头对准了党内高层干部,他认为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高层干部只要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严重者可以“采取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至开除出党”,“谁不守秩序,不守纪律,谁就是把敌人放进我们的队伍中来”。除了严肃党内政治纪律外,列宁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永葆党生机活力的重要手段,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最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因而丧失了民心。布尔什维克党执政之后,列宁更加注重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此他以身作则,不止一次地公开承任自己的过失,在列宁的正确引导下,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内蓬勃发展,党的政治风气日渐好转起来。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不断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广泛地赢得民心,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党的高质量发展。

二、现实价值

一是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邓小平同志曾说:“列宁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列宁建党学说是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增强了无产阶级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的广度与深度。一方面。列宁在《怎么办?》《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政治建设理论进行了扩充,另一方面,列宁深化了无产阶级党的政治建设学说的内涵,主张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权威;进一步强化党的思想建设,进行了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两条战线”斗争,不断优化党的组织体系,对党员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既吸收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又结合本国实际增添了新的内容,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二是有利于我们党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党的政治权威。列宁强调:“任何对党中央权威的削弱,都是对反动势力的帮助。”列宁高度重视党中央政治权威的建设,为巩固发展苏维埃政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党对政治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两个确立”的论断,尤其是确立了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论断,对于不断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着世情,国情,党情,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侵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遵守党章规定,自觉远离红线,洁身自好,只有这样,全党上下才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是有助于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我们党进一步发展了列宁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强调:“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把恢复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江泽民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削弱和否定它,就会损害党的战斗力,以至瓦解党的组织。”胡锦涛同志认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促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扬党内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致的,并不矛盾”。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优势和根本组织原则,不管在任何时期,我们党都极其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组织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

四是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列宁始终高度关注民生疾苦,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此来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支持勤劳的业主的路线”,民心是无产阶级执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本因素,是实现党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人生道路永不迷航的指南针,我们党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想人民所想,办人民所需,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五是以严明的政治纪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列宁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纪律建设,强调“全体党员不分上下都必须无例外和无条件地承认党的纪律”。我们党早在2001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把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置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首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鉴于此,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在党的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里积极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列宁党中央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