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2-03-24 14:15饶雨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斗争矛盾特色

杨 艳 饶雨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马克思在阐述他的辩证法思想时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可以看到,唯物辩证法在描绘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存在状态时,强调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一方面,所谓矛盾的对立统一,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互联结和相辅相成。具体到矛盾的斗争性而言,它以矛盾的同一性为前提,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揭示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一切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这充分说明事物就是矛盾,有矛盾就有对立和斗争。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需要在不断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中不断斗争的过程。而这个不断斗争的过程结果就是达到自然、社会、人之间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逐步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样,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在这个具有社会革命意义的过程中,同样也赋予了共产党人应当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形势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了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必须“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等观点,这些重要论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与考验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树立问题意识,理性对待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治国理政的讲话中多次强调:树立深刻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是新时代环境下创造性开展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敏锐地发现问题、清醒地面对问题、自觉地解决问题。他指出:要树立问题意识,把重大问题作为思考着力点,查找并研究关键性问题,大力促进解决中国发展遇到的一连串突出矛盾与问题。这反映了共产党人踏实肯干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我们知道,问题是对客观矛盾的理性把握,虽然问题并不直接存在于客体之中,而是存在于研究客体的主体的意识之中,但因为只有正确理解客观存在的矛盾才构成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所提出的“何为问题?问题相当于矛盾。只要有要处理的矛盾,就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问题存在与矛盾的存在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的表现形式可以从差距中来,可以从发展中来,可以从新情况中来,也可以从调查研究中来。因而,发扬新时代斗争精神,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性应对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而要树立问题意识就在于:

一是坚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是前提。我们所要认识和把握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而人们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一个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过程。因而只有在人们有目的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找到问题和发现问题。同样,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许许多多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和矛盾,也会面临旧问题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也产生,也会面临着不同问题和矛盾常常交织在一起等等。但只要能从实践活动中找出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二是坚持理性认识和分析问题是关键。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是人们理性认识客观世界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只有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达到对客观世界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属性,把握此问题与其他问题的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之间的因果联系,对问题做出量和质的把握。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只有成功实现社会转型,才有可能向现代化的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制度优势不断降低、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国家治理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外部环境的大变革和大挑战等风险。因此,发扬斗争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把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坚持问题的解决是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目的。问题的解决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也是人类社会不断文明进步的动力。同样,在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的过程中,为了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创造出各种办法解决了党与社会事业发展前进中的一个个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道路上,旧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将出现,制度总需要不断发展而达到完善。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问题视而不见,遇到问题绕着走,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二是看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对问题作出理性分析,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正确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只有发扬斗争精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突破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和运用矛盾分析法,以理解并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紧迫问题。他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风险也前所未有,当前也是我国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因此,这些矛盾许多是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是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这是因为,矛盾分析法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帮助人们准确地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事物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认识。因而,发扬新时代斗争精神,就必须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突破口。而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在于:

一是正确认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破口。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明确目标任务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明确了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破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社会内部各区域、各领域以及不同主体间的不平衡发展和一些地区、领域和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从而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是坚持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过程。而伴随着发展而来的就会有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也就是在不断解决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在发展中化解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具有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是坚持全面统筹和协调推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任何事物的存在状态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有机整体,而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矛盾是纷繁复杂的,它不仅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次要矛盾;它不仅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全面统筹和协调推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运用矛盾分析法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战略上安排,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从全局与局部关系的角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战略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推动着全面小康建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举措,为其提供了动力和制度保障。可以说,这“四个全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协调推进,进而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虽然这五大建设分别有自己的特定的战略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有机的整体。

三、增强斗争本领,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政治品格。发扬斗争精神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伟大梦想的迫切需要。

一是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党和国家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力量基础。“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走来的政党,内生动力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途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追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决定了为人民谋幸福就是增强斗争本领的旨归。首先,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始终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做到“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其次,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出发点,群众的诉求是否得到解决,解决得是否满意,应该由群众说了算。只有满怀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踏实肯干的激情,才能在“由群众来评价”中获得“阅卷人”的肯定。最后,要把人民关切作为工作的重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把这作为最大的事情来对待,解决好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增强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的,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实现的,是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实现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高斗争本领,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长于解决问题;必须增强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动真碰硬解决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首先,党员干部要有主动斗争作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会更多,只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伟大斗争中,党和国家才有力量。其次,党员干部要提高斗争实效。作为是基础,实效是重点,关键在于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党员干部必须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聚焦斗争重点、解决重点问题、努力在伟大斗争中提高斗争实效。最后,党员干部要善于总结斗争经验。经验来源于经历,如果党员干部能主动到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到吃劲重要岗位上经受锻炼,到艰苦重大斗争中进行磨砺,才能得到得到思想上的淬炼、政治上的历练、实践上的锻炼。成长无捷径可走,要在层层历练和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长才干、壮筋骨,全面提升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三是增强不断自我革命的本领,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进行社会革命是党的根本政治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的社会革命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以及锻造深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已经深刻表明,正是党不断的进行自我革命,多次挽救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才能够向前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时代,唯有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使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保障。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原始动因和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坚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政治任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谈到:“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本体现为善于反思、不断总结和勇于革新的精神品质。尽管党的自我革命总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无论面临多么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多么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不断汲取理想信念的理论给养,强化精神之“钙”,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西方思潮的侵蚀、分化和西化,不断地革新自我思想境界,提升精神追求,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其次,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政治纪律是所有纪律中最关键、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党员干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干好事业的保证,也是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政治定力,校正政治方向,打牢斗争的政治基础;锻造忠诚的政治品格,做到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绝对忠诚,不欺骗、不狡猾;强化服从意识,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不谈条件、不讲价钱;强化红线意识,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不越线、不逾矩。另一方面,要坚决同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用铁的纪律锻造出铁一般硬的斗争本领。最后,要坚持不懈地同自身存在的问题作斗争,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字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能够始终保持党内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凝聚全党力量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斗争矛盾特色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特色种植促增收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中医的特色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完美的特色党建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