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党史学习的要求和意义

2022-03-24 14:15郭培斌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特色

郭培斌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6)

一、学史明理

(一)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 世纪的工业强国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到了国家蒙难、人民蒙羞、文明蒙尘的状态。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漫长的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先进技术,“中学为体”下的“西学为用”随着甲午海战的大败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想通过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制度使中国走向富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却导致维新变法的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和挽救中国。各种救亡图存都以失败告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正在为中国寻找未来的国人有了新的方向。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早期共产党人在动荡中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理想抱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了先进的政党和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农民运动,推动国民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充满危险挑战的艰难条件下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取得了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的胜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阻碍中华民族发展和中国人民幸福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被清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近代以来的悲惨命运,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带领中国社会走向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二)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一个面临着许多困难和考验的新生政权。在军事上,反动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在经济上,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国际上,面临着美帝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包围;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自身也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毛泽东同志等早期革命家运用非凡的智慧、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了人民政权,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国民经济逐渐开始恢复,各项建设有序进行。通过发展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到了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再接再厉,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世纪并且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经济上,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总量不断提升。到2017 年,我国的GDP 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比重的15%左右,中国是稳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政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不断进行坚持和完善,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得到有效落实,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在文化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

(三)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追求的本质,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1 年2 月25 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完成。同时也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之际,我们党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完成了两步走中的第一步,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近了一步。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人类脱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全面脱贫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表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学史增信

(一)增强共产主义信仰

在学习革命先烈所具备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首先,加强共产主义相关理论的学习。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作,从伟大革命导师那里学习关于共产主义的相关理论论述。通过阅读毛泽东、邓小平的相关著作,从老一辈革命家那里感悟创业守业的智慧与艰辛。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里面学习共产主义的当代阐述和价值。其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了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发光发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增强“党的领导”信心

通过对中共党史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使中国革命有了先进的领导力量。通过领导工人运动和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来壮大革命力量。通过领导农民运动让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通过领导武装斗争,我们有了自己的人民军队与反革命进行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就,我们进行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富了起来,并且离强起来越来越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三)增强共同富裕信念

通过对中共党史的学习,我们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价值追求。经过党的百年奋斗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我国的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下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块蛋糕会越来越大。在收入分配方面,党和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分配公平,并且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低收入地区和群体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精准扶贫政策、小麦补贴政策等手段的采取,都是为了提高相对贫穷地区和群体的收入,“共同富裕”我们一直在路上。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努力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对中共党史的学习,我们相信共同富裕一定能实现。

三、学史崇德

(一)崇初心使命之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初心使命的完成,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实现初心使命。学习中共党史让我们懂得党的初心使命的可贵,理解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我们在仰慕先辈的初心使命的同时,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在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要加强自我反思和督促,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并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二)崇奉献斗争之德

乐于奉献,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当今社会奉献是多样化的,斗争也是多样化的。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着自己的奉献,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这种传统美德,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代面临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必须把握好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赢得斗争主动权,有效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勇于面对各种形式的斗争,解决好斗争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在大变局中实现大突破,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三)崇忠诚为民之德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忠诚,不负党就要不负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党的政策、党的历史,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忠诚为民的意识,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忠诚为民。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投身于忠诚为民清廉的实践中,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情坚决去做,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情坚决不做。当今时代我们面对着更多的诱惑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但是我们忠诚的红心不能改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志向不能改变,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

四、学史力行

(一)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中共党史,我们知道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进行执政的探索,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当时已经建立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经济司法文化教育的建设,党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铸就了苏区精神。1939 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只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才能走出兴亡更替的历史周期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与中国革命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党自身的建设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人民幸福。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要确立好新的历史定位,有效应对新的风险挑战。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我们完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并且在大步向第二个目标前进。党的全面领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理念创新、执政方法创新、执政制度创新,加强党的统领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机构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并且带领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学史力行,通过党史学习,增强解决人民困难的意识,掌握解决人民困难的方法,提高解决人民困难的本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培养为民情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民的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地解决人民困难。提高政治能力、调查能力、决策能力、攻坚能力、应急能力、落实能力,勇于直面困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人民困难、为人民破解难题。

(三)做好各项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通过学习中共党史,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创业的艰辛,也知道守业之难。自党成立以来,二十八年流血牺牲换来一个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从无到有、从曲折探索到几乎停滞再到回归正轨,从学习借鉴到走出一条中国道路。正是因为来路艰辛,我们更应该走好当下的路,规划好未来的路。我们要在现在成就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继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毫不动摇推进“伟大事业”,努力做好各项事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小事都要做好。做好各项事业事关全体人民的利益,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要做到共建共享,让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做好各项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好长期性复杂性的准备,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破解难题,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医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