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选科困境与指导策略

2022-03-24 15:26许云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赋分选科分数

许云平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高中选科”这一概念是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2014年)中的有关规定提出的[1]。高中选科指导的主要意义则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科目,并以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未来规划,满足学生持续性全面发展之需要。在实际中,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需求和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同时,各高校及专业的具体要求也各有侧重。为此,高中选科指导的首要目标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基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期望,提供可操作性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决策。本文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下高中选科指导为切入点,围绕高中选科的实践困境展开分析,并尝试从赋分方式、生涯教育以及自我认知等三个方面探索恰切策略,以期为高中生选科指导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中选科的基本价值

1.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毋庸置疑,高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大部分人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尽管国家和政府竭尽所能确保高考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但是,高考依然存在较大“偶然性”影响到考生的最终结果,这无形之中给学生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进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化发展的复杂性要求不断转变教育范式,要求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模式和实现技术。然而,问题在于,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模式滋生的社会实用主义态度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实用性的人格品质,大多数学生只为实现功利的人生目的而奋斗。如果在学生发展的教育轨迹中,崇高理想的实现被人为遮蔽,那么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模式就会剥夺学生创造性勃发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渐导致人本质特征的“萎缩”。在此背景下,“高中选科”赋予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科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科多考”的机会,让考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和实现最佳成绩。实际上,高考范式的变革应该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并充分考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基于范式变革的“高考分科”实践,是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建立起来的,在此实践中,教育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学生成长过程。同时,实践“高考分科”在本质上还决定了思维创造、自我创造、生命创造等教育模式的持续深化,从而让学生在创造力、灵感、精神、理性、交往等各个方面健康发展。

1.2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其他学段学生发展一样,高中生核心素养是对“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本质要求的回应,是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具体化、精细化和操作化,它始终关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加重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有研究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界定了高中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然而,传统高考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科的卷面成绩,而兴趣、特长、个性以及高等院校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被忽略,学生只专注于如何获得更高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如何将获得的知识转换为能力和素养。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保持理智、高效和强劲的发展力,需要一种新的基本综合能力,即识别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生成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积极实现教育范式的转变,不仅能够明确各类社会活动所需的核心素养,而且能够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确定人类在社会文化维度上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和相应范围。在此背景下,“高中选科”涉及整体的自我发展活动,促成教育重点的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授到学生主体的自我完整发展,因此,“高中选科”被视为一种文化创造过程,它蕴含了现实社会文化条件下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和问题解决等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有意义的内容,而这些正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坚实基础和基本构成。

1.3 满足人才多元需求

现代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信息的纷乱繁杂、无限增长和即时变化,需要多样化人才的培育才能与之相契合,因此,在当代全球智力转型的时代,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多样化人才问题能够激发在当代技术文明的创造性世界中形成自我肯定人格的策略。正是从这种价值立场出发,人类作为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主体并通过个人的功能效用而得以显现。相比之下,“高中选科”不仅仅拥有一套明确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载体),也充分体现了个性,旨在实现明确的角色组合,能够在以前不受约束的生活环境中行动,从实现既定目标的角度来评估并作出正确的决定。

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主要是以一种外在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激活社会互动机制,建立一个具有明确模式的教育指导路线,以及相应行动方式和技巧。“高考”作为某种“成功”的项目,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化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社会认知和教育的终极目的,掌握“考试”的典型技能,成为教育的优先目标。而以“高中选科”为导向的高考改革,在较大程度上允许学生的主体创造,以便成功过渡到一个开放式的交流系统,并勾勒出其中的前景。同时,“高中选科”的教育策略能够满足作为一个整体人格的人的内在世界的发展要求,能够将一个人的整体存在引入到日常生活领域的实际功能性应用之中,从而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2 高中选科的实践困境

2.1 等级赋分滋生选科博弈

新高考改革一方面打破了传统高考的考核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对于维护高考公平、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可持续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尤其是“高中选科”的实施,造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同一地区的两个考生,一个选择了政治,一个选择了生物,虽然都考了80分,但是,无论是学科的难易程度还是学科的选择人数都不相同,即,选科存在着不可比性。在此前提下,如果按照传统高考,简单地将各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不仅偏离了新高考的改革意旨,而且也失去了高考本身所具有的公平性。由此产生了“等级赋分制”——即不按照考生的成绩,而是按照考生的各科成绩排名来决定总成绩。具体来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每门选择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相应的比例,将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比例分别转换到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分。

然而,“等级赋分”其实质是对比考生选考科目的排名,难免会出现选科集中或者弃选的现象。也就是说,是机会决定了结果。在相互竞争的情况下,每次考试都希望实现一个目标,即更高的分数,但并非每个考生都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就形成了冲突局面。这种冲突迫使考生考虑其他考生可能会选择什么科目,以便根据他们的目标做出自己的最佳决策。换言之,考生群体异质性造成的不同科目间分数不等值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高中生的选科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滋生了“田忌赛马”式选科,即回避高水平考生群体,转向考生群体整体水平较低的科目,形成错位竞争。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再选科目中,物理学科的选择率最低,仅为33.2%,这种情况正是等级赋分滋生选科博弈的结果,而这种功利取向和行为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对高中生理性选科造成冲击,也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理工科人才产生较大影响。

2.2 生涯教育整体发展缓慢

根据发展性教育原则,教育过程的主体创造性能大大提高了教育生产力和人的成长。于此,教育过程不仅是创造性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过程,更是启发人才觉醒和引导学生潜能勃发的过程,这揭示出一种认知的新视野。教育场域中创新性氛围的营造,必须突破对生命日常的感知,超越惯习与平凡,重视新的生成与发展。在这方面,现代教育要求从整体上改变对教育主体和教育过程本身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基础应当建立在对话互动原则之上的一种无限发展的共存性。“生涯教育”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关系系统,代表着一种反身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成为当代社会人本主义认知模式的基础,超越教育过程的认识论部分,进入到价值论领域。

在高中选科过程中,“生涯教育”依靠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原则,被认为是建立教育过程模式的中心环节,是使“高考”从实用主义、因袭主义缺乏创造活动中解放出来的最有效和最快捷的途径。当视觉能力、意义理解能力和获得认知方法的途径变得更加重要,而不是累积知识和获得行为技能时,认知活动的重点就必须转移到有内在意义的内容上,因此,“生涯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选科的满意度和新高考的推进。然而,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地区发展程度,我国大部分地区高中的“生涯教育”发展相对缓慢。从全国范围来看,东西部地区的生涯教育落后于东南地区;从地区范围来看,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落后于重点高中;从学校范围来看,选择冷门科目学生的生涯教育落后于选择热门科目的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本质上已经偏离了新高考的目标,也为高中选科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2.3 高中选科存在取舍困难

众所周知,高中生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活跃的主体,不仅是知识的主体转换者,而且对现代人才选拔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有意义的主体,高中生能够揭示一个完整人格的深层潜力,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在高中选科过程中,学业实力、兴趣、专业均是高中生选科所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中,有些高校和专业对于高中学生的选科并没有硬性规定,有些高校和专业在招生时则明确规定了需要高中学生选取某一学科,例如,某高校物理专业要求报考的学生必选物理学科,这些导致高中选科存在取舍困难的问题。

不仅如此,教育过程的态度成为一个人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的必要表现,是一种获得意义的特殊方式,而不是认知、教学的外在传递机制。在新高考的框架内,高中选科过程中每个参与者的取舍都成为其他人的重要事件,高中选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高考的信息量(例如,知识、技能、习惯、能力等),而是为了重组、解释、编码、评价、反思这种信息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科被认为是具有独特性质、目标、能力和实现机制的载体,这决定了高中选科的特殊作用,即在相互承认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倾听对方。然而,学业实力与兴趣或专业相矛盾是高中生选科面临的突出困难[2]。对部分学生而言,学业成绩无法为科目选择提供导向,无论如何选择似乎都难以真正发挥自身优势,继而陷入难以抉择的境地。

3 高中选科的指导策略

3.1 教育行政部门优化等级赋分方式

毋庸置疑,原始分数具有以原始测量单位呈现的优势,而标准化效应量估计值可以更容易地在使用相同结构的不同测量值之间进行比较;赋分分数有助于解释具有不同响应选项的跨尺度的原始效应大小。为缓解选科博弈带来的学科失衡和公众对于高考公平性的担忧,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优化现有的赋分方式,使用基于锚定的方法来解释效应量,以获得更细致入微的赋分方法。具体来说,通过将变化分数作为参考锚点,可以得出最小重要差异的估计值——不同学科得分的最小变化与具有实际意义的分数差异相对应。这是一种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是一种可用于量化微小且具有主观意义的差异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锚点来估计最小的计分差异,可提供客观的全局变化评级。在这种方法中,使用变化锚项目的评级来将等级评定、分数等值等工作分类,得分的平均变化被用作估计最小的重要区别,以产生最小重要差异的估计值,而不是任意的阈值。然后使用这个效应值作为高中选科的最小效应依据。具体计算如下:首先,对于每个学生,通过从实际得分中减去等级得分来获得差异得分;其次,根据对锚项目的响应进行子分类;再次,对于每个子类别,计算从差异得分中的计算获得的差值的平均值;最后,学生对感兴趣的结果的平均差异分数被视为对最小主观体验差异的估计值。此外,相应的感兴趣的标准化效应大小也可以计算为最大可能(POMP)分数单位的百分比。然后使用以下公式将这些总分数转换为POMP单位:{(实际分数-最低分数)/(最高分数-最低分数)}*100。其中,实际分数是考生卷面成绩;最低分数是排名等级的最低分数。由于POMP独立于标准差,因此在强烈预期总体标准差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取得的分数更具可比性。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英国的A-Level考试和美国的AP考试制度,同时,又结合了新高考改革和地区实际情况。该方法的优点是不依赖于测量的标准偏差,并且更容易解释。理想情况下,能够协调学生高考分科的选择,优化由此产生的赋分博弈。当然,由于我国省市众多,不同地区无论是考生人数还是教学资源都不尽相同,在方法的实际应用时还要因地制宜,通过更加具有弹性的相关政策进行调适,以此制定更加适合所在地区的、科学合理的赋分方式。

3.2 学校及教师推动生涯教育发展

无疑,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需求和能力等各不相同,而且,当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外在环境不一致的时候,他们很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例如,一个擅长用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在拥有严格程序和需要系统思考的科学实验室工作时,大概率都会感到沮丧。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工作是有较大困难的,这将阻碍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并引起相应的冲突。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把握自己的智力潜能并进入与自己兴趣相符的学习领域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前提,新高考改革在给予学生享有公平教育机会的同时,更应引导、启发、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多样化智力潜能,以实现人才培育的多元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高中选科模式跨越性别、社会背景、种族,诠释了学生在智力潜能上的多样性,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才华。与之相应的高中分科指导,旨在了解学科在影响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为帮助学生选择学科、专业以及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提供服务;有助于学生思考未来、探索兴趣、反思自己的资历和了解自己的能力[3]。在高中分科指导中,信息是关键词。学生们被教导如何找到信息的来源,如何选择信息,如何在决策中使用信息。为此,需要为成熟的生涯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持。生涯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人,在不同的投射和自我发展的领域中积极地参与到对自己本真的理解之中。传统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在很多方面制约着这种参与的过程和效果。不仅仅在于实用,还把解决复杂教育问题变成一个有目的的、迷人的、精神的把握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换言之,生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是把着力点从外在构成转移到内在内容,使教育充满生命意义,成为一个“真正的”过程。为此,学校及教师要推动生涯教育发展[4]。首先,引导学生以更宏观的视野来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中[5];其次,为学生更早启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专家学者进校园”专题活动,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第三,构建高中生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从核心理念到具体课程、实践活动、个体指导,从内部探索到环境探索,再到生涯决策与管理,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精心的设计。唯有如此,才能使高中选科指导的途径更加灵活和更加个性化,增加学生对高中选科指导重要性的认识,驱动高中选科指导系统的发展,以及实现教育水平向更高层次的转变。

3.3 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对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认知。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己的某个方面或自我成为意识的认知对象。自我认知的树立建立在自我意识和某些行为的自我参照方面。它通常会导致对个人最初的看法进行重新评估。当对表达、思想或话语的最初意识不清楚或模棱两可时,就需要自我认知。以此为前提,学生自我认知的充实性和“智慧性”是由自我超越、自我克服的能力决定的,是由现实存在的有限性、自身在社会文化现实世界的有限性决定的。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是在从存在的“什么”到存在的“如何”的过渡状态中获得的,它决定了超越过程的本质是学生本体的根本基础。因此,学生自我认知的衡量标准应该由个体内在世界的潜在发展水平和实际发展水平决定,并以某种崇高的、绝对的价值观念和理念为导向。

新高考赋予高中生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但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越大,越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和规划[6]。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在没有固定课程的社会背景下学习,个人可以以不同于正规教育中所学的方式理解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以不同于概念思维的学科所青睐的格式存储,使处于快速变化中的个体能够敏锐地察觉不断发展的关系,这些关系有可能在结构上创造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为此,在高中分科指导中,学生应当把“认识你自己”作为一件严肃的事情对待,必须对自身做出理性认识,培养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观念。新高考建立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人格基本心理形成与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之上,它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与现代人本主义范式相契合。发展具有精神意义的人格基础和人作为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主体,是新高考人本教育范式的优先目标和价值取向。这种定位意味着学生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为此,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以此将个人理想、人生幸福的正当追求同国家需要、社会召唤有机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赋分选科分数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农业科研系列晋职初审程序电子化方案设计
——业绩赋分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可怕的分数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教育厅长因决策失误被责令辞职
浅析浙江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级赋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