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当代体育 助力社会治理
——解读《理想国》体育哲学思想

2022-03-25 07:01吴洪珍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关键词:理想国柏拉图体育

吴洪珍(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柏拉图是古希腊“三杰”之一,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基于柏拉图的重大贡献, 我们理应回到柏拉图, 走近柏拉图,重温柏拉图。 翻阅《柏拉图全集》就会发现,其中的体育思想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意涵, 它既是人类体育史的宝贵财富, 也是中国当代体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不仅源于丰富的希腊文化,也受苏格拉底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体育思想主要集中于治国计划纲要《理想国》中,本文以此为例,做简要探析。

一、柏拉图《理想国》体育思想精华

柏拉图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后因强壮的身体和宽阔的前额,被体育老师改名为“柏拉图”,希腊语有“平坦、宽阔”之意。柏拉图不仅是一个体育爱好者,还是一个有着丰富体育思想的哲学家。

(一)推崇体育教育

治理国家,首在教育,教育是神圣的,柏拉图将体育贯穿其中,坚持用体育教育来治国治人,承上启下。 他热衷体育,身体力行,强调完美的教育应包括两件事:“一件是体育,是为身体的;另一件是音乐,是求心灵美善的。”[1]他注重儿童阶段的文艺教育,认为灵魂修养与身心和谐是建立在体操训练和音乐陶冶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可以先音乐后体操。 并且,音乐包括在故事里, 在教体操之前, 先用故事教育孩子,提倡用真美善的故事来铸造孩子的心灵,强化人性中的爱智和激情,克制“野蛮与残暴”。

柏拉图从实际出发,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处理问题,在各个年龄阶段,体育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幼年将体育、音乐和手艺等结合起来,启发和培育心灵,成人之后主攻竞技体育,同时加强诸如哲学、几何、算术、天文、辩证法、绘画等文化课的学习。 他认为,体育和文化一样重要,先体育后文化,体育会促进文化的学习。他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出了优生、节育的思想,为保持品种的高质量,建议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身健心智、优生优育的效果。在今天看来,其理念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调学前体育

人,在幼年时期,最容易接受熏陶。 柏拉图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体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儿童体育始于游戏, 孩子必须参加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游戏。通过游戏活动使孩子锻炼了心智、学会了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养成了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同时他主张借助音乐等文艺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受到好的教育,接触优美、高尚的故事,拥有勇敢、理智的精神状态,放飞心灵,健康成长,既美又善。

柏拉图提出用游戏来培育儿童,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强化了快乐教育,训练了孩子的协商、合作、互动、认同的精神,锻炼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培育了孩子在处理问题时所要坚持的公平、公正原则,发展了孩子的天性,增强了孩子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三)倡导终身体育

柏拉图提倡终身体育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应是教育公民为了保卫城邦而进行终身锻炼, 而不是培养职业运动员,如拳击手和角斗士等。国家的护卫者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其项目包括:跳舞、打猎、骑马、跑狗、竞技、赛马、角斗等等。 青少年必须从思想上接受体育训练的意识, 直至体育运动践行一生。在他看来,体育是强身健体、征服自然、克制“软弱和柔顺”的重要手段,能够使人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寻求更理想更有意义的生存,享受美好的休闲时光,丰富和滋养人的生活。

柏拉图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 为保卫国家而倡导终身体育锻炼, 从国家和人之发展的角度阐明了贯彻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他深刻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2]。在他看来,在一个有秩序的城邦里,每个人都有他应尽的职务。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避免生病的苦痛,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医术。一个人到处求医,一生除了医疗自己外,什么事都没干,是可耻的;一个人游手好闲、好吃贪睡的生活方式,是可耻的。

(四)重视军事体育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护卫者要掌握打仗的技艺,精于此道,需要从小练习,需要比别人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训练,具备坚强、勇敢、智慧、敏捷、有力的天性品质,性格上既温和又刚烈,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 护卫者需要既温文又勇敢, 既大度又高尚,诸种品质彼此和谐存在,兼而有之。 对军事体育的重视,体现了他的“尚武精神”,这对于培养人的意志和勇敢精神, 对于人格的完美塑造和民族奋进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还主张考察孩子们在体操方面的表现,让孩子从小学会骑马,骑容易驾驭的驯马,而不是好战的劣马。 让身强力壮的孩子在少年时跟随年长和有经验的父母实习战争, 不带孩子参加有危险的战役,而参加一些不危险的战役,到战场上查看战斗,让孩子帮父母从事各种军中勤务,并侍候父母,经过体验锻炼而得到进步。

(五)开创女子体育

柏拉图打破当时的风俗习惯,改革教育,男女参军,接受共同的教育,同样用音乐和体操教育女子,并给以军事训练,裸体操练。 让女子跟男子一样,有共同的子女,共同保护其他公民,共同守卫国家。 他建议在不违背男子与女子不同的自然特性的基础上,遵循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天然伙伴关系。他提倡女子体育,使女子解放迈出了第一步,允许女子参战,使女子获得应有的权利,履行义务,行使职责,开创了男女平等的先例,这一举措柏拉图功不可没。

二、柏拉图《理想国》体育哲学意蕴

柏拉图坚持体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遵循体育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原则, 将体育思想作为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服务于国家治理和城邦建设,折射出他的政治理念和手段以及忧患国家兴亡的赤子之心。

(一)彰显辩证思想

柏拉图坚持“身心二元论”的人体哲学观,主张各种体力劳动和各类智力劳动相结合, 否则就是瘸子走路。他认为,如果一生专搞体育运动却忽略音乐文艺则会使心灵野蛮残暴;反之,如果一生专搞音乐文艺却忽略体育运动则会使心灵软弱柔顺。 只有二者联合,适当训练加以音乐文艺辅助,将天性中激情部分的野蛮冲动转化成正义勇敢, 协同护卫自己的灵魂和身体,才必有大效。 也就是说,在心灵深处有一种内在之美的精神状态, 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调和之美, 那这样的一个兼美者,才是最美最可爱的人。 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认为心灵有其德性。 正义是心灵之德性, 正义者是快乐的,快乐才是利益;不正义是心灵之邪恶,不正义者是痛苦的,痛苦不是利益,所以正义绝对会比不正义更能得到和享受利益。 柏拉图深谙此道:体育、德育和智育三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体育有助于道德和心智的培育和增强,德、智皆寄于体,彼此调和,相互博弈,共同进步。因此他主张借助体育锻炼把心智和身体很好地链接起来,和谐地归于人这一整体,而不是彼此孤立。

(二)简朴节制思想

柏拉图主张养成节制的好习惯。 他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是一种靠理智和正确信念协助的和谐。 他要求护卫者必须有极端敏锐的警觉,远离萎靡懒散,自我克制、远离女色,加强锻炼,节制睡眠。他反对大吃大喝,反对浮华奢侈,提倡简朴生活,注重简单饮食,戒除甜食,不吃鱼,不炖肉,只烤肉(因为这些东西最容易搞,只要找到火就行了,什么地方都可以,不必随身带许多坛坛罐罐),戒除酗酒,防止因闹酒而犯糊涂。 在他看来,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朴质的音乐文艺哲学教育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 朴质的简单灵活的体育锻炼能产生身体的健康。 他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体力, 更在于用体育强化心灵,锻炼心灵激情的部分,使心灵得到唤醒和培育,使人变得理性和文明,有着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的良好品质。 当节制意识和勇敢、智慧占据人的灵魂,人处于最好的状态下,最不容易被任何外界事物所影响或干扰。

(三)体育的政治性

柏拉图主张的体育教育是为保卫城邦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同时其体育哲学思想也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目的是培养人的健康、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的心灵。 他认为个人健康与否关系国家命运的前途与成败。 个人有个人的勇敢、智慧、节制、正义,国家有国家的勇敢、智慧、节制、正义,二者是同一的,每个人都做到了,国家就做到了。国家完整也是公民幸福的可靠保障。国家一旦很好地动起来,就会像轮子转动一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前进。 个人的勇敢、智慧、节制、正义,是每个人分内的事,但这与体育教育是分不开的。 因为良好的培育和教育造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产生出比前代更好的体质,这除了有利于别的目的外,也有利于人种的进步。柏拉图将教育同治国紧密相连,从他的哲学思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远见卓识。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难免有不足之处,但其基本理念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需要我们走近柏拉图,重读柏拉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对当代体育的批判反思

体育是人之发展根基和休闲娱乐之要, 其教育作用不可估量,基于新时代“2035 建成体育强国”之远景目标, 中国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将是一个宏大命题,未来体育究竟何去何从? 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叩问当代体育,发现其领域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校体育方面

当前, 部分教育者对体育的认知仍然存在误区和偏见。 学校教育改革不彻底,素质教育徒有虚名,实为传统的应试教育, 挂着羊头卖狗肉, 换汤不换药。 尤其是中学,学校体育落实不当,以怕影响学生学习、升学为由,体育课开的少,还经常被挤占。有些人为了抓升学率,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专门打马虎眼,搞出两个课程表。一个课程表把课程排得很合理,但不实施,专门应付上面检查,一旦检查完毕,就会弃之不用,仍按另一个课程表上课。学生的体育锻炼大大缩水,满脑子题海战术,放学后还要忙于各科作业,再加上垃圾食品吃得太多,中学生的体质大大下降, 让人担忧和痛心。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体育运动,失去锻炼的最佳时机,导致大多数孩子体能下降,视力低下,免疫力不强,经常发病,对体育也不感兴趣。

其实,学习与体育共同进行并不矛盾,只要把握好度,反而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亚里士多德曾针对人的发展阶段与过程,相应地提出了三重教育的主张:“首先是身体训练; 其次是品格教育;最后是智力教育。 ”[3]马克思说过:“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 ”[4]列宁也说过:“青年人特别需要活泼和朝气……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5]学校体育在教学中被边缘化, 其地位的颠倒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导致孩子缺乏勇敢精神。

(二)竞技体育方面

竞技体育普遍存在严重问题,为达到目的,运动员不断挑战生理极限,破坏了人的生理平衡,致使运动员伤病缠身,一生经受病痛的折磨。竞技体育的政治化、商业化、职业化、功利化,导致竞技运动重结果轻过程、人文素养缺失、过于依赖科技。 各种丑恶现象愈演愈烈,如使用兴奋剂,暴力事件,假球,吹黑哨,权钱交易,裁判不公、虚报年龄等等,造成竞技体育异化和社会的混乱。竞技比赛潜规则,违背公平公正原则,损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偏离竞技体育的价值,一味追逐金钱名利,使竞技体育失去原有的魅力。

我国大部分运动员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从事专业训练,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再加上体育行政部门和教练员过分重视运动成绩的提高, 忽视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竞技体育发展的目的是人,为了人的利益和尊严,其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公平正义。竞技体育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核心要求和终极关怀。但在今天的竞技场上,竞技体育担负着不能承受之重,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违背人的本性。这些有悖常理的异化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三)群众体育方面

全民健身比例失调,没有发动到位,年轻人忙于学业,中年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体育,实际上很多人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健身群体主要集中于老年人,老年人空余时间多, 加之预防疾病、 减缓衰老的压力,其健身意识反而有所增强。

我国群众体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差距大。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较快,但也出现没有节制地建设体育场所的不良现象。 豪华体育馆斥巨资修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人为闲置。 耗费巨资建场地,却闲置不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严重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而农村基础体育设施投入却比较少, 农村群众体育资源配置不足,农民身边没有合适的健身场地,农村居民体育观念没有转变,在处理体育与劳动的关系上存在矛盾。 如今随着民工潮的高涨,农村大量的年轻人口涌向城市,他们的离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人口原来的结构,同时也破坏了先前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乡村民俗文化功能不断弱化,乡土民间体育原有的粗狂古朴的气息被现代之风熏染,这使得乡土民间体育的传承链出现断裂。 如果农村群众体育得不到发展,农民不关心体育,没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中国永远不可能实现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将是一句空话。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今天看来,似乎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生活条件越好,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的懒惰和享受心理越重,人的精神越低靡。为什么科学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提高了,吃穿不愁了,我们对体育的向往和追求反而弱化了,退步了? 难道是“饱暖思淫逸”,生活太安逸了,缺乏斗志? 叩问内心,人生何为? 总而言之,反思中国当代体育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有违《理想国》的体育精神。 正是由于人们对体育文化认识的狭隘和片面, 阻碍了体育的发展进程。

四、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从《理想国》的体育思想看,体育担负着育人重任, 是一种独特的教育, 一种人类认识自身改造自身、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种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在相对和平的今天,如何加强体育素养,弘扬体育精神,如何发挥体育在社会治理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意义

体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没有一个好的体格和灵活的大脑,怎能更好地生活?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休闲艺术,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有学者指出,“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运动不仅仅包括了竞技运动, 还包括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精神、知识、意志和情感。”[6]身体是一个驿站,是灵魂的栖息之地, 也是人乃至社会永远无法抛却的肉体之躯。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是人与生俱有的。 但怎样适度运动,却是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体育可以促进人与人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体育教会我们怎样做人,让我们看到更好的自己。

体育就是生活,其多样化的运动形式,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需要, 是促使我们追求美好幸福人生的驱动器。 “人是作为终极意义上的目的而存在的”[7],“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8],让体育更好地融入生活,将体育上升为sports for all people,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民参与、全民覆盖、全民共享,人人强身健体,人人精神抖擞,中国何愁不发展?社会何愁不进步?

(二)教育意义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 体育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教育的命脉之一。 在先哲看来,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人的智慧、勇气、意志和品格,对此柏拉图《理想国》的体育哲学思想就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体育是一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独特教育,不仅使人的生理得到完善, 更使人的心理和人格得到完善。 使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三者兼顾,和谐发展,唯有体育教育能做到,其作用无可替代。体育对于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体育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重要手段,“体育是发展身体的教育, 又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致信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 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北大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总之,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体育。 体育是育人基础,不是摆设,需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幼儿体育”,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体育是增强体质、强健身心、发展身心的核心教育力量,有利于人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激发和统一,有利于强化人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实践力量。如今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三孩”“双减”等政策落地,社会各界对幼儿体育的重视上升到更高层级,足球、跆拳道等各种幼儿专项运动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服务儿童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需要加强对体育的深入认知,大力帮扶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特色体育学校,共同维护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治国意义

体育对社会治理意义深远, 自古以来, 战争不断,人如果没有健全的体格,在战争中必然失利。 开展体育运动,发挥体育的最大效能,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促使社会正常运转。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单靠政府已不能完全解决一切复杂问题,所以要大力提高广大民众的体育自觉意识, 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互迎合, 共同投身于体育事业的建设中去,加快社会治理的进程。 治理国家,必须进行体育改革,为推动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征程,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 今天的体育教育不应局限于竞技体育,发展体育不是单纯培养优秀的竞技人才,而是要改变战略,突破局限,创新发展,扩大辐射面,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抓好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弘扬民族体育,搞好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增强人民体质。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和回顾红色军事体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即十分重视体育,20 世纪30、40 年代,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红色体育活动。 1932 年秋,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在关于社会教育内容的部署上曾提出明确要求“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10]。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就体现出先见之明:“广泛发展体育运动, 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也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1]。 我们要拿出中共大搞军事体育的劲头和魄力,科学有效地发展全民体育,改善全民体质,使全民体格强健,使民族勇武雄健,使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夙愿得以真正实现。

历史实践证明, 体育事业关系着国家盛衰和民族兴亡。体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柏拉图已给出明确答案,将体育教育作为治理城邦的重要手段。 今天,面对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体育更是治国安邦的强大武器。我们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体育事业的积极性,深化体育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四)生态意义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走在新时代的路上, 发展生态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如今,全球生态恶化,人受瘟疫或各种疾病的侵害, 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人的情绪需要调适,人的压力需要释放,而体育锻炼和休闲是最好的调节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体育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优势,打好“体育+生态”组合拳,通过提升更多体育绿色产品的制造, 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升人民生态福祉、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为城乡环境更宜居、 人民生活更殷实而贡献美好可期的体育力量。 2014 年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事业任重道远,建设体育强国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大众、依靠大众,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发展绿色生态体育,将“全民健身”这一历史传承宗旨贯彻始终。 为此,要想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生态体育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全民体育促进全民健康以对接和助推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绿色体育,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柏拉图体育思想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即我们务必要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下,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居安思危,不忘来时路,不忘心中的理想国,不忘肩上扛得这份神圣责任, 加快体育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体质和健康水平”,让体育回归生活,解放人,发展人,使人尽享体育之乐。 我们务必要深入学习人类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和弘扬民族体育精神,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重视国民健康教育,发展少年体育、女子体育、红色体育、军事体育、休闲体育、乡村体育等,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讲好体育故事,感悟体育魅力,分享体育智慧,培养体育精神,改革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加快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体育发展格局,牢牢把握住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 我们务必要在生态文明视野下促进中国体育的生态化、 健康化发展, 合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弘扬“人民至上”的深厚价值内涵,抒发“人民至上”的深厚价值情怀, 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体育文化的受益者、建设者、贡献者和传播者,从而造就“完整的人”。

五、结语

体育是关系人类发展的一项大工程, 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 在步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发展全民体育, 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坚持一切体育工作的价值立场和基本原则。 而今天重读柏拉图体育哲学思想,反思批判当代体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为此,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维度下传承与发展柏拉图的体育精神, 汲取力量,追随前人,超越自我,将古希腊的体育精神融入生活,回归体育育人本质,遵循体育发展规律,发展中国特色体育,为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提供正确的引领方向。

猜你喜欢
理想国柏拉图体育
大理:梦游理想国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直销理想国
柏拉图之灵魂观
2016体育年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我们的“体育梦”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