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

2022-03-27 23:17李维英
民族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

李维英

摘 要:拥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历史学科的主要优势和特点。当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长远发展,也更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文章首先分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随后分析了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情况,针对初中历史教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展开分析,在努力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努力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最终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融合

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竞争在本质上便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和网络社会加快形成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意識形态管理和民族文化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网络给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其原因在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观。只有加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提高初中生道德文化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要性的分析

中国历史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既符合新时代学生成长和教育的需求,也高度符合社会发展培养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度重视创新和传承,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国家发展和壮大的首要任务。在历史教材修订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要素,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层面的影响较大,其深刻内涵及精髓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具体的指导意义。第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面对当前思想文化领域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初中生出现了自私自利、集体意识缺失、道德感缺失等问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学生能够养成辨是非、知荣辱的正确是非观,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高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一)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增强价值观引领

以初中历史课程的人物评价教学为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本质在于加强价值观的引领。以初中历史《南京条约》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将预先收集的与《南京条约》史料馆相关的史料和人物事迹向学生讲述,如可以在课上向学生详细讲解在此次历史事件中牺牲的清朝将领郭络罗·海龄的事迹,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展开多角度的思考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具备怎样的思想才能做出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行为。这样,历史课程的价值观引领和育人教育相互渗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感。

(二)以史实为载体,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在我国的历史上,南京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曲折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旦涉及与南京有关的内容,教师便可采取如下教学措施。第一,探讨较长历史时期内南京的称谓变动,充分了解我国古代城市取名的历史文化,如历史上南京的称谓有金陵、建业、健康等,这些名字的由来既符合当地的地理特征,也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文化需求。第二,分析南唐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深刻感悟祖国统一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的夙愿。第三,凭借古代诗词书籍的阅读和研究,进而才能实现文学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以南京为中心的历史教学,需要增强对南唐文化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各种历史资料的研读。梁启超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认为,中国的史学研究是世界各国的史学都无法相比的学科,书中强调要始终加强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史学的史料研究增强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第四,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师生展开相关的历史文化实地寻访,只有在实践寻访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提升和引导学生增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这样通过亲临现场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对真实历史的感受,巩固学生的史学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三)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学校只有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当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可以从众多书籍等材料中,不断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和认识。在初中日常教育中展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状况,积极传播和加强优秀历史文化的教育效果。例如可以积极组织初中生参加一些能够彰显传统文化礼仪的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传统文化礼仪,让学生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又如,在初中校园内积极组织“剪纸”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剪纸”的过程中便能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另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在积极传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同时,也彰显出精益求精的民族文化精神。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仅能够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能提升民族自信心。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只有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进一步挖掘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实际教学展开联系,加强改革和创新度,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努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历史使命感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学科教育的探讨[J]. 新课程,2021(8):206.

[2] 郑帅. 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J].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13):31-32.

[3] 陈孙玉. 论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J]. 教育界,2020(11):36-37.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