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28 07:27张建安绳军锋刘晓飞王丹丹
陕西煤炭 2022年2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职业病场所

张建安,绳军锋,刘晓飞,高 军,王丹丹

(1.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300;2.陕西安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00)

0 引言

煤炭行业每年新增职业病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又以煤工尘肺为主要职业病[1]。据统计,煤工尘肺病例约占全国报告尘肺病病例的55%,占报告职业病病例近50%,这与煤矿井下作业煤尘暴露时间长,浓度高(总尘浓度高达117.7 mg/m3,呼尘浓度高达34.6 mg/m3)有密切关系[2]。因此,要有效控制煤矿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及劳动者接触水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做好煤矿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近十年来,陕西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发生了较大变化。自2011年10月1日起,陕西省卫生厅不再行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管职责,陕西省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由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3]。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明确了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根据2018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9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4]。自此,职业卫生监管管理重新回归卫生行政部门。

在此背景下,陕西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依旧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2012—2017年,由于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较强,煤矿企业开始重视职业卫生工作,陆续开始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为劳动者配备个体防护用品,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随机选择陕西省内23家中大型煤矿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职业卫生管理现场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5]《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8]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编制检查表,对煤矿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与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的告知、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职业卫生档案建立、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等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参与调查人员均通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资质培训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培训,熟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且具备一定的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及经验。

2 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

2.1 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情况

调查的23家企业中,主要存在问题的职业卫生管理内容(部分实施和未实施总百分率大于50%)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78.3%)、职业病防护设施(73.9%)、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65.2%)、职业卫生档案建立(69.6%)、个体防护用品(60.9%),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见表1。本次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职业卫生档案建立、个体防护用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表1 陕西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情况Table 1 Curr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in Shaanxi coal mine enterprises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8个方面。①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人员未进行相应培训,不具备相应的仪器使用及检测能力。②检测仪器如粉尘测定仪、噪声检测仪、多参数气体测定仪等未进行检定或校准,导致出具的数据缺乏科学准确性。③企业不具备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及粉尘分散度测定的能力,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及粉尘分散度测定未能及时委托检测。④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监测项目覆盖不全,未能覆盖全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及各工作场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⑤未正确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10]的规定进行数据计算及接触限值应用。⑥为追求合格率,导致出具的监测结果失真。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工作场所或岗位,未能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⑧未及时向劳动者公布日常监测结果。

职业病防护设施: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4个方面。①针对粉尘浓度、噪声强度超标严重的场所未能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②部分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不符合《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等标准规范的要求。③忽视了矿井修理车间、黄泥灌浆站、空压机房、锅炉房、水处理站等地面辅助设施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及管理。④职业病防护设施检维修工作流于形式,对损坏的防护设施未能及时进行维修。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企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3个方面。①编制的《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不合理且无针对性,如未正确识别企业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了针对尘肺病、噪声聋等职业病的危害应急救援措施。②地面辅助工作场所的应急救援设施设置不完善或设计不合理,如未设置冲淋洗眼装置、事故通风设施等,或设置的位置不满足要求,或不好用、不能用,再如污水处理站盐酸加药处设置的冲淋洗眼装置水压不足、冲淋洗眼装置周围设置围堰、易绊脚。③应急救援设施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完好率达不到100%。如冲淋洗眼装置存在喷头脱落、水盆积水、洗眼器喷头周围有青苔和水垢、洗眼器阀门漏水等现象。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6个方面。①未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进行档案的分类整理,档案存在缺项及漏项。②未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编号、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③未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④未设置档案柜及专人存放、管理职业卫生档案。⑤历年职业卫生档案存在丢失等现象。⑥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借故不提供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个体防护用品:企业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5个方面。①未严格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11]制定本企业个体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种类不全,如未为接触噪声的工种配备防噪耳塞、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未配备防冲击眼睛、水处理加药工未配备耐酸碱手套及化学护目镜等。②防尘口罩滤棉发放数量不足,一般均按每班1片进行发放,根据《煤矿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12],高粉尘作业岗位的滤棉应按每班至少2片进行发放。③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配备的3M1110型耳塞为聚酯材质的泡棉耳塞,佩戴前需用手揉搓,且不可水洗,不适用于粉尘作业及化学有毒物质作业场所。④部分高噪声场所配备的耳塞参数不能满足防护要求。⑤现场监督不到位,部分工种未能有效、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3 对策建议

3.1 用人单位应落实主体责任

目前,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企业负责人漠视劳动者权益,未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义务,部分工作场所缺少基本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而无整改措施,任由劳动者暴露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中,牺牲劳动者的健康换取经济利益[13-15]。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就是要落实企业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主要投资人的责任。只有把职业病防治责任、工作压力传导到用人单位法人身上,企业才能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主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3.2 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应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明确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部门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对于部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可以委托专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如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建设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或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

3.3 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应加强监管力度和充分利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专家库的技术力量。①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一方面,要靠强有力的监督执法,严厉追责并公开曝光,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正面典型,强化正面引导,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强化对监管执法人员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时出具专业、有指导性的建议。③应充分发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专家库专家的技术力量在职业卫生技术支持与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应鼓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档案,落实整改建议;应鼓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完善及运行效果的评估、操作规程的改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评估,为企业提供职业危害防护、人类工效学及个体防护等相关知识咨询;应鼓励专家库专家参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指导。

4 结语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展开,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迎来极佳的发展机遇。煤矿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加强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的监管与监测。利用改革工程技术,改进工作方式与方法,从而及时发现职业危害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职业病场所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父亲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