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俗入礼:论周代饮酒礼中的解履

2022-03-31 11:34高明凯
荆楚学刊 2022年1期

摘要:在周代,贵族在饮酒礼彻俎环节之后有脱鞋登堂的行为。《仪礼》中称“说屦”,秦汉以后称“解履”。解履是当时人们在席居生活方式下,对原始生活习俗的保留。日常生活中,弟子侍奉师长时,弟子需要解履于户外,然后方可入室。行饮酒礼时,宾主需要解履登堂燕饮。饮酒礼中,只有特定的人群可以解履登堂燕饮,而等级较低的士阶层和从事服务的厮役则不解履。饮酒礼彻俎之后的解履行为,是将室内的习俗借鉴到礼仪活动中,体现了“由俗入礼”的礼学发展路径。该行为彰显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亲密、团结,并区分出不解履的士及厮役,以此强化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周代饮酒礼中的解履行为,一方面维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另一方面区别了不同等级之间的亲疏,反映了“情义兼尽”的礼学思想。

关键词:周代;《仪礼》;饮酒礼;由俗入礼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2)01-0031-07

饮酒礼是周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乡饮酒礼、燕礼以及乡射礼、大射礼中的饮酒活动。在饮酒礼中,彻俎之后均有名为“说屦”的举动,“说”是“脱”的通假字,“屦”是先秦文献中常用来表示鞋子的名词。“说屦”就是秦汉以降文献中的“解履”,为行文方便,本文除引用经典外一律使用“解履”。对于不同场合的解履行为,主要记载于《仪礼》和《礼记》这两部礼学文献中。《仪礼》是关于周代礼仪活动具体程序的文献资料。《礼记》则先秦礼学家们传习《仪礼》时附带的参考资料[ 1 ]。这两部文献对于研究先秦社会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仪礼》所记载的饮酒礼中,有解履升堂而后饮的记录。如《仪礼·乡饮酒礼》:“众宾皆降。说屦,揖让如初,升,坐。”[ 2 ] 2136“说屦”就是解履,“升”即是登堂。《燕礼》《乡射礼》《大射礼》等皆有类似记载。《仪礼》所体现的材料均是在彻俎之后,主人和宾客解履登堂,安坐于堂上燕饮。其他场合解履的情况,则需要通过《礼记》进行补充。如《礼记·曲礼》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3 ] 26“户外有二屦”是解履于户外的证据,是师长在室内闲居而弟子入室侍奉的场景。由此可知,周代的社会生活中有解履的习俗,而饮酒行礼时又有解履的礼节,解履这一行为在周代有俗与礼的双重属性。本文针对周代日常生活和礼仪活动中解履的主要场景、程序进行梳理,旨在探究解履作为饮酒礼环节之一的礼学内涵。

一、前人对周代解履礼俗的争论

解履礼俗自汉代以来就受到关注,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参与讨论。前人探讨解履礼俗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首先,解履礼俗的具体场景。什么情况下需要解履是讨论解履礼俗的第一个问题。最早关注这个问题的是郑玄。郑氏在注释《仪礼·燕礼》“卿大夫皆脱屦”时说:“凡燕坐必说屦。”[ 2 ] 2209“燕坐”就是安坐,是长时间跪坐的状态。郑玄认为安坐在堂上,且不频繁起立时需要解履。晋人杜预注《左传》时则认为“古者,见君必解袜”[ 4 ] 1926。杜氏此语是说见到君主就要解袜。先解履然后才能解袜,由此可知,杜预实际上是认为在见到君主时需要解履的。元人陶宗仪曰:“古人舄、屦、履至阶必脱。”[ 5 ] 342陶氏则认为在登上台阶的时候需要解履。今人尚秉和认为“周时,登堂即脱履于户外”[ 6 ] 76。实际上,尚氏也是主张在登堂时需要解履,但是他错误地认为登堂时需要经过户。根据先秦的宫室格局,登上台阶后就是堂的位置。而“户”是从堂上进入室内之门。尚氏登堂解履于户外的观点是不准确的。清人赵翼则认为“古人席地而坐,故登席必脱其屦”[ 7 ] 592-593,这是主张在需要登席时解履。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中,郑玄的观点是符合事实的。在先秦文献中,只有在饮酒礼彻俎之后,宾主都安坐于堂上饮酒的阶段,才有解履于堂下的记载。此外,如果在室内活动时,则需要着履登堂然后解履于户外。宋人李如圭说:“凡坐于堂者,说舄于堂下,于室者说舄于户外。”[ 8 ] 164李氏的分析是在郑玄“燕坐必说屦”基础上得来,并进一步将解履的场地分为堂下和户外两种情况,这种看法是符合事实的。

其次,解履礼俗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解履礼俗的成因及其发展变化是研究解履礼俗的第二个问题。对于解履礼俗的产生,前人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因为需要长时间跪坐故而解履。最先提出这个观点的仍然是郑玄,其主张“说屦者,为安燕当坐也”[ 2 ] 2136,则就是说在安燕而坐的情况下需要解履。但后人对于这个观点多有误读,清人段玉裁曰:“古者坐必脱屦。燕坐必褫袜。”[ 9 ] 84这是认为坐着就需要解履,且更进一步指出燕坐必须解袜。实际上郑玄仅说燕坐解履并未言及解袜。另一种看法则是认为因古人席居故而解履。元人陶宗仪即认为解履与席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陶氏曰:“古者,堂上皆有席,所以着袜为宜。”[ 5 ] 343今人尚秉和[ 6 ] 76、钱玄[ 10 ] 534、许嘉璐[ 11 ] 164均支持这种看法。解履礼俗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对此,宋人陈祥道最先指出这一问题。陈氏曰:“汉魏以后,朝祭皆跣袜。”[ 12 ] 96陈氏认为,先秦与汉魏的解履礼俗并不相同,先秦祭祀与朝会并不解履,唯在燕饮时解履。而汉魏之后,祭祀和朝会等场合解履成为了常见的行为。对此,清人阎若璩曰:“古祭不跣,所以主敬。朝不脱履,以非坐。故惟登于燕饮始有跣为欢,后者以跣示敬,此亦古今各不同处。”[ 13 ] 93至于解履行为的消亡,前人又产生了分歧。今人许嘉璐先生认为入室解履的行为从先秦一直延续至隋唐[ 11 ] 64。而顾会堂先生则认为至汉代该行为已渐渐消失,只在个别场合有所保留,并存在着入室解履和入室着履并存的局面[ 14 ]。此外,王功龙、刘曼二人亦有專文讨论入室解履礼仪[ 15 ],但该文泛论中国古代的解履习俗,对于周代的具体情况论述不足,尚需进一步辨析探讨。

总体而言,对于周代解履礼俗的具体情况、成因和礼学内涵等方面尚需更深入的梳理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先秦文献中解履礼俗的具体场景的梳理,探讨这周代饮酒礼彻俎之后,宾主解履登堂这一行为的成因和其蕴含的礼学要义。

二、入室解履是生活起居的习俗

若要探究解履礼俗的具体场景,则必须先要明晰周代的宫室结构。文献中记载的解履通常有解履登堂、解履入室两种情况。从房屋形制上讲,“登堂”对应着解履于阶下,而“入室”对应着解履于户外。“户”是“室”之门的专称。我们通过宋人李如圭对先秦宫室制度的研究,可以认识到“堂”“阶”“室”“户”四者的关系。李如圭曰:“堂之屋,南北五架,中脊之架曰栋,次栋之架曰楣。后楣以北,为室与房。”[ 16 ] 2按照李如圭的划分,以房屋北侧的楣为界,可以将房屋划分为堂和室。“室南其户”[ 16 ] 4,就是说“户”是“室”的门,连接“堂”与“室”。由此可见与“堂”相对应的是“阶”,所谓的“登堂”也就是登上台阶来到堂的位置;与“室”相对应的是“户”,“入室”就是从堂上通过北侧的“户”进入室内。这种宫室结构已经得到了考古发掘的佐证[ 17 ]。李氏关于“堂”“室”的划分对我们清晰认识解履礼俗有着重要意义。

据文献材料记载,入室解履通常发生于弟子侍奉长者时。若长者在室内,弟子进入室内就应解履于户外。《礼记·曲礼》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3 ] 26上堂之后看到户外的鞋子,恰巧证明了解履于户外的情况。需要指出的是,解履于户外则需要先着履登堂并穿堂而过。由此也可佐证,如果人们不在堂上活动是可以不解履登堂的,并非陶宗仪认为的“至阶必脱”[ 5 ] 342。《庄子·寓言》:“阳子居南之沛,老耼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潄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 18 ] 249這则材料反映了阳子向老子问道时毕恭毕敬的神态,不仅要整理仪容,也要解履于户外,然后才膝行到老子身边,向老子请教。

入室解履是日常起居的常见行为,因此文献中记载了其具体的行为规范。解履入户时,不能跨越或踩踏前人已摆放在户外的鞋子。《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曰:“自见孔子,入户未尝越屦,往来过人不履影,开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 19 ] 646卢辩注曰:“凡在于室,卑者之屦,皆陈于户外,故虽后至而不越焉。”[ 19 ] 671这则材料记载了高柴的日常行为,“入户未尝越屦”是说高柴进入室内时,从不跨过先进入室内之人的鞋子。《曲礼》曰:“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勿践屦,勿踖席,抠衣趋隅,必慎维诺。”[ 3 ] 27-28孔颖达曰:“既并脱屦于户外,其人既多,后进者不得踏先入者屦也。”[ 3 ] 28这就是说,按照礼的规范,后来者不能踩踏先入者的鞋子。

需要指出的是,长者如果在堂上会见弟子,那么弟子则要解履于台阶之下。《礼记·曲礼》曰:“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 3 ] 28孔颖达疏曰:“屦不上于堂者,长者在堂,而侍者屦贱,故解于阶下,不着上堂。若长者在室,则侍者得着屦上堂,而不得入室也。”[ 3 ] 43可见,在日常闲居时,长者所在的位置影响着解履的地点。

客观地讲,弟子入室求学应该相对于登堂是更加亲密的关系。《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0 ] 463此处的“升堂”“入室”虽是指子路琴瑟的造诣,但是也可以了解到“入室”要比“登堂”更加重要。因此,在先秦文献中提到“解履入室”者多为弟子向师长求学,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入室弟子”之说。室是周代日常起居的场所。弟子解履入室,实际上反映了长者与弟子之间亲近、私密的师生关系。

侍奉长者时,对于解履也有具体的行为规范。首先,若在堂下解履与着履时,应跪坐在东阶的东侧,相对于堂上而言较为隐蔽的位置。《曲礼》曰:“解屦不敢当阶。”[ 3 ] 43解履时如果正对着台阶,就会影响后来者登上台阶,因此要避开正对台阶的位置。郑玄注曰:“不敢当阶,为妨后升者。”[ 3 ] 43孙希旦进一步解释曰:“解屦不敢当阶,则当解于东阶之东也。”[ 3 ] 43着履时也要在隐蔽之处。《仪礼·士相见礼》曰:“退,坐取屦,隐辟而后屦。”[ 2 ] 2110《礼记·玉藻》亦曰:“退则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坐左纳右,坐右纳左。”[ 3 ] 792孙希旦曰:“屦解于堂下,退则跪而取之,敬也。隐辟,谓堂下序东也。隐辟而后屦者,不敢对君纳履,故就君所不见之处而纳之也。坐左纳右,坐右纳左者,虽在隐辟,犹不敢不敬也。”[ 3 ] 793《玉藻》所记亦是燕饮之后离席穿鞋的规范。脱鞋时,跪坐脱鞋并摆放至东阶东侧的隐蔽而穿鞋时,亦需跪坐取回鞋子,然后到堂上东墙东侧的隐蔽处穿上鞋子。穿鞋时跪坐在左腿上穿右脚的鞋子,跪坐在右腿上穿左脚的鞋子。“坐”是指跪坐,“隐辟”是指堂上东阶以东,相对于堂上为隐避之处。《礼记·曲礼》:“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 [ 3 ] 42-43《曲礼》此例说明了着履时要在隐蔽处进行,如果有长者在场更要面对长者,以展现恭敬的姿态。正如宋人陈祥道所言:“屦之说纳皆有仪矣。”[ 12 ] 95

总而言之,解履入室实际上是师生之间较为亲密关系的一种表现。师长在堂上会见弟子时,则将室内的习俗一并带到堂上,弟子解履于堂下即可登堂侍奉。由此可见,解履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习俗。

三、登堂解履是饮酒礼中的环节

饮酒礼的礼节中也有解履登堂。记载周代饮酒礼仪式的材料主要集中于《仪礼》。其中《乡饮酒礼》和《燕礼》是以饮酒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活动,《乡射礼》和《大射礼》则是在射礼完成后设置有饮酒的环节。而这些饮酒礼都有解履登堂的记载。由此观之,解履与饮酒礼有着密切的关系。

依据张尔岐对于《仪礼》的分节,我们可以发现饮酒礼中的解履的行为均出现在彻俎之后。《乡饮酒礼》:“宾取俎,还授司正,司正以降,宾从之。主人取俎,还授弟子,弟子以降自西阶,主人降自阼阶。介取俎,还授弟子,弟子以降,介从之。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众宾皆降。说屦,揖让如初,升,坐。”[ 2 ] 2135-2136“取俎”“还授”都是彻俎的动作。“降”和“升”都反映了乡饮酒礼是在堂上举行的礼仪活动,因此需要通过台阶“登堂”。彻俎之后,主人和宾介解履登堂,安坐于堂上饮酒。张氏将解履升堂这一部分作为饮酒礼的最后环节,故曰:“右坐燕。此饮酒第四段,饮礼始毕。”[ 21 ] 42“坐燕”实际上就是安坐堂上饮酒,不再频繁站立行礼的意思,宾主尽情饮酒即标志饮酒礼完成。

《仪礼·燕礼》亦记载了彻俎后宾主解履登堂:“膳宰彻公俎,降自阼阶以东。卿大夫皆降,东面北上。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说屦,升,就席。公以卿大夫皆坐,乃安”[ 2 ] 2209张尔岐亦将解履作为燕礼这一饮酒礼最后阶段的标志。张氏在此处分节曰:“右燕末无算爵无算乐。”[ 21 ] 78《大射礼》的解履礼俗在“右彻俎安坐”[ 21 ] 100一節。《乡射礼》则在“坐燕无算爵无算乐射后饮酒礼竟”[ 21 ] 62一节。这些记载都反映了饮酒礼的最后阶段,即坐燕无算乐无算爵的阶段,宾主解履登堂饮酒。这个阶段因为不需要频繁站立行酬、酢之礼,也不需要频繁下堂盥、洗,因此解履登堂,安坐燕饮。

综上可知,《仪礼》记载的礼仪活动中,只在燕坐饮酒时才有解履登堂的行为。郑玄曰:“凡燕坐必说屦,屦贱不在堂也。”[ 2 ] 2280可见,郑玄已经准确地指出了燕坐时才有解履的行为。钱玄先生总结曰:“凡行燕饮之礼,在主人与宾介献酢酬及旅酬时,皆不脱屦。至彻俎后行无算爵,时,乃脱屦升坐。”[ 10 ] 534钱氏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堂上燕饮时解履,也可得到其他材料的佐证。《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辞之,不可。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 4 ] 1926卫侯在灵台举行燕饮,声子因穿着袜子入席,便引得卫侯发怒。“灵台”也是有台阶的建筑,通常设置于园圃之中,其功能与堂相似,在其上燕饮应解履于阶下。先解履,然后方可解袜。由此可知,春秋时期的饮酒礼有登堂解履的行为。对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杜预在此注曰:“古者,见君必解袜。”[ 4 ] 1926实际上,杜预所言的“见君解袜”并不是指在所有场合中,臣见君都要行解履解袜的礼俗。只有在饮酒礼的活动中,才有解履的行为。毛奇龄分析曰:“惟至燕饮,则君但脱屦而臣必解袜。《记》曰:‘燕则有跣。跣者,解袜也。盖礼饮不过三爵,油油而退,即坐而取屦,而燕饮必尽欢,尽欢则必解袜。其曰‘见君必解袜者,非谓见君之礼皆然也。以为燕饮时则见君,而必有然也,此承传文之饮酒言也。”[ 22 ] 9毛氏指出杜预的“见君解袜”不是面见君主固定的礼节,这是符合事实的。

《说苑》载:“异日,置酒虒祁之台,使郎中马章布蒺藜于阶上,令人召师旷。师旷至,履而上堂,平公曰:‘安有人臣履而上人主之堂乎?师旷解履刺足,伏刺膝,仰天而叹。公起引之,曰:‘今者与叟戏,叟遽忧乎?”[ 23 ] 469师旷是晋平公时期的名臣。“置酒”就是举行燕饮活动的明确证据。晋平公因师旷的直言而感到不悦,故而在台阶上布置铁蒺藜,以刁难师旷。这则材料也反映了晋国在举行燕饮活动时解履登堂的礼节。

秦代仍保留着燕饮时解履的礼俗。《新序》载:“秦二世胡亥之为公子也,昆弟数十人,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诸子赐食先罢,胡亥下阶,视群臣陈履状,善者,因行践败而去。诸子闻见之者,莫不太息。即二世即位,皆知天下必弃之也。”[ 24 ] 740-742此材料是秦代君臣举行燕饮活动的记录。“胡亥下阶,视群臣陈履状”正是胡亥走下台阶看到群臣的鞋子的意思。惠士奇曰:“燕飨在堂,履杖不上堂,陈于陛下僻隐之处。”[ 25 ] 644王子今先生也指出燕饮活动中,群臣皆解履于阶下是符合当时礼俗制度的[ 26 ]。惠士奇和王子今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胡亥下阶视履的故事恰可佐证《仪礼》堂上燕饮活动时解履于阶下的情况。

综上可知,在饮酒礼中有解履登堂燕饮的礼节。它区别于日常生活中解履的习俗,而是在庄重的礼仪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履登堂通常发生于主人和宾客完成了献、酢、酬等敬酒的活动后,安坐于堂上饮酒时。郑玄曰:“礼者尚敬,敬多则不亲。燕安坐,相亲之心。”[ 2 ] 2280这即是说,饮酒礼中的解履事实上是一种在敬的基础上,展现参与者之间亲近关系的行为。

四、解履行为的成因推测

登堂入室时需要解履的原因,主要观点有两种,其一,因为燕坐,故而必须解履。其二,因为席居,故而必须解履。

前一种看法是郑玄最先提出的,后世的贾公彦、孔颖达等人因循此观点。《仪礼·燕礼》:“卿大夫皆降,东面北上。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说屦,升就席,公以宾及卿大夫皆坐,乃安。”[ 2 ] 2209郑玄注曰:“凡燕坐必说屦,屦贱不在堂也。”[ 2 ] 2209郑玄注三礼时,明确将燕坐作为解履的条件。贾公彦也曰:“凡在堂立行礼,不说屦,安坐则说屦。”[ 2 ] 2209需要指出的是,《乡饮酒礼》中,贾公彦疏曰“凡堂上行礼之法,立行礼,不说屦;坐则说屦。”[ 2 ] 2136前文已经辨析,坐与安坐并非一事,故而此处应脱了“安”字。钱玄先生认为解履有两种条件,一是燕饮之礼在彻俎后行无算爵时,则解履升坐;二是平时在堂、在室燕居时解履[ 10 ] 536。郑玄的看法是符合事实的。

陶宗仪则指出解履应与席居生活有关。陶氏曰:“古者堂上皆有席,所以着袜为宜。”[ 5 ] 342毛奇龄亦曰:“大抵古无椅制,布席而坐。而坐当亲地,惟恐屦来污席。故坐必脱屦。”[ 22 ] 9赵翼曰:“古人席地而坐,故登席必脱其屦。”[ 7 ] 592今人钱玄先生也认为解履与席居生活有关,他指出:“古无高坐,皆布席而坐。恐屦将污席,故有脱屦升坐之事。”[10]534许嘉璐先生则认为:“屦不上堂、入室,并不在于鞋的高贵与卑贱。鞋上带着泥土,会使堂室地面不洁,人们席地而坐,衣服也会弄脏;再说堂上室内坐着许多人,身边放着一堆鞋,总是不雅。”[ 11 ] 564可见,以为因席居而解履的观点虽是后起之说,但影响深远,支持者也较多。受席居生活习惯影响,固然是解履礼俗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仍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跪坐于席上的活动都需要解履,只有燕坐饮酒时才需要解履。以《士冠礼》筮日一节为例,先“布席于门中”,而后筮人“即席坐”[ 2 ] 2040,并未解履;再如《少牢馈食礼》:“主人献祝,设席南面。祝拜于席上,坐受。”[ 2 ] 2607均是于席上行礼而不解履。在《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礼》《燕礼》等几种礼仪活动彻俎后,安坐在堂上饮酒需要解履。可见,彻俎之前,因庄严的礼仪活动没有结束,参与者需要频繁地上下台阶,故而即使在席上跪坐也不需要解履。

安坐是周代解履的必然条件,只有安坐时才需要解履。安坐主要在饮酒礼彻俎后燕饮时及平时在室内闲居时出现。事实上,解履礼俗的成因还受三个客观条件的影响。秦汉以降,伴随着三个客观条件的渐次消失,解履礼俗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首先,受先秦时期温热气候环境影响。周代的解履礼俗,当时生活环境相对温暖是重要的客观条件。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西周初期虽然短暂地经历了一两个世纪的寒冷期,但很快还是回归到了较为温暖的环境之中。周代的华北地区,随处可以见到梅树、竹子等亚热带作物,可见当时周王朝的疆域内,整体气候是较为温暖的,并且这种温暖的气候一直持续到西汉早期[ 27 ] 450-451。此时期,人们在举行日常生活或举行礼仪活动时,即使解履登堂入室也不会受温度影响难以行动。相对温和的气候环境是解履礼俗形成的客观原因。

其次,受原始社会生活习俗遗存影响。原始社会时期并没有鞋子,在日常生活或原始宗教活动中都是跣足的。最晚于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鞋子。但是在此时期发现的大量考古材料中,仍可发现大量“跣足”的人物形象,如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图的跪坐玉人雕像,足部的脚趾刻画清晰[28]153。到了周代,礼乐文明进一步发展,故而鞋子的使用相较于殷商更加普及。但在室内活动时仍保留了跣足的生活习惯。

最后,受先秦时期席居生活方式影响。周代堂上和室内通常有席子摆放。如果穿鞋登席就会将庭院内的泥土带上席子,而跪坐时又将鞋底的泥土沾在衣服上。因此,为了保证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在席上安坐时需要解履。如果频繁上下台阶,那么即使堂上有席也不解履。频繁上下堂时不可避免将堂上泥土带上堂来,故而只有在后续的行为举动不再需要下堂时,才要求解履于阶下然后再登堂入席。在椅子进入日常生活后,人们也改跪坐为高坐,故而解履跪坐的习俗也就逐渐消失了。

总的来说,解履礼俗是受主客观环境影响下而产生的。最初,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解履习俗本是一种报本返始的行为,是对原始社会没有鞋履生活方式的继承。常金仓先生指出:“礼的某些仪式最初与某种原始生活有关,但是在制礼时它的原始意义早已被人们遗忘了,徒留形式,所以后世注释家对这些仪式至多是随文解义,而说不出它的深幽含义。”[ 29 ] 11在室内闲居时,应解履于户外。在堂上举行燕饮活动时,应解履于阶下。对此,陈祥道的论述比较准确:“夫尸谡馂食之节,皆不说屦,而尸坐亦不说屦,以其侍神不敢燕惰也。若夫登坐于燕饮,侍坐于长者,无不说屦,以其尽欢。致亲不敢不跣也。故在堂则屦不上于堂,在室则屦不入于户,排阖说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有尊长在则否,然则君屦不下于堂,不出于室矣。”[ 12 ] 95-96陈氏之语,是说周代除了燕饮以外的礼仪活动,均不应解履。而燕饮时和侍坐于长者时,因为要彰显亲近的关系,故而解履。在行饮酒礼时,将室内解履这一生活方式移植其中,通过解履跣足、畅饮安坐等舒适的行为方式,来彰显参与者的亲近关系,这实际上体现了由俗入礼的礼学发展逻辑。

五、饮酒礼中解履的礼学要义

《仪礼》中的饮酒礼,主人和宾介可以解履登堂。什么人可以充当宾、介是解读解履礼俗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 2 ] 2114郑玄注曰:“宾、介,处士贤者。” [ 2 ] 2114又曰:“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而与之饮酒,是亦将献之,以礼礼宾之。”[ 2 ] 2114可见,《乡饮酒礼》中充当宾、介的是乡中的賢能之人,这也反映了《乡饮酒礼》推举贤能的功能。《燕礼》中的宾是在行礼前确定的,其身份是大夫。《燕礼》曰:“公曰:‘命某为宾。” [ 2 ] 2194郑玄曰:“某,大夫也。” [ 2 ] 2194《记》曰:“与卿燕,则大夫为宾;与大夫燕,亦大夫为宾。”[ 2 ] 2215可见,在《燕礼》中,大夫是固定充当宾的。《乡射礼》:“主人以宾揖,让,说屦。乃升,大夫及众宾皆说屦,升坐。”[ 2 ] 2179《大射礼》:“宾、诸公卿大夫皆说屦,升,就席。”[ 2 ] 2253二则材料皆直接说明解履升堂者是卿大夫。综上,在周代的饮酒礼中,解履升堂者都是地位较高的卿大夫。

与卿大夫相对而言,地位较低的士虽参与饮酒活动但不解履升堂。《乡饮酒礼》除了被乡大夫确定为宾介的处士外,其他的士在参与饮酒礼时都不解履升堂。《燕礼》曰:“主人洗,升,献士于西阶上。士长升,受觯。主人拜送觯。士坐祭,立饮,不拜既爵。”[ 2 ] 2210由此可知,士在参与燕饮时,活动的场地主要是庭院之内。即使行酬酢之礼,士也只能在庭院内站立饮酒,不得解履升堂。此外,与卿大夫充当的宾、介不同的是,主人献宾时用的酒器是爵,而用于献士的酒器则是觯。对此郑玄曰:“献士用觯,士贱也。” [ 2 ] 2210士在参与饮酒礼时的待遇与卿大夫是有别的。《大射礼》亦曰:“主人洗,酌,献士于西阶上。士长升,拜,受觯,主人拜送。士坐祭,立饮。” [ 2 ] 2254可见,在饮酒礼中,参与饮酒贵族,按照不同的等级身份对其享受的待遇有所区分,其中地位较低的士不得解履登堂。

饮酒礼中从事服务的厮役不解履。《仪礼》记载的饮酒礼中,除了礼仪活动的主人、宾客和其他贵族外,还有从事服务工作的庶人,常金仓先生称之为厮役[ 29 ] 43。如负责帮助主人和宾客盥洗的“沃洗者”,负责演奏乐器的“工”“相者”,负责监督仪宾主行为是否得体的“司正”等。这些厮役的行动范围包括堂上、堂下两种情况。但是,记载这些厮役活动的文字中,并没有指出他们要解履登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礼仪活动中,从事服务工作的厮役因为没有权利安坐于堂上,故而不解履。

礼仪活动中的解履行为,是彻俎后燕饮的环节之一。对于其他礼仪活动及饮酒礼的其他阶段为何不解履的辨析,对探究解履礼俗蕴含的礼学内涵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祭祀与朝会都不解履。《仪礼·士虞礼》有:“尸坐不说屦。”[ 2 ] 2536郑玄注曰:“侍神,不敢燕惰也。” [ 2 ] 2536解履是宴饮时的行为之一,为了表现主宾亲近而随意。而祭祀时庄重严肃,不能照搬燕饮时解履的行为,故而尸不解履。《礼记·少仪》载:“凡祭,于室中、堂上无跣,燕则有之。”[ 3 ] 97郑玄注曰:“祭不跣者,主敬也。”[ 3 ] 97孔颖达疏曰:“祭礼主敬,非唯室中不脱屦,堂上亦不脱屦。”[ 3 ] 97孙希旦曰:“祭主严敬,始终皆不坐,故无跣。” [ 3 ] 97意思是祭祀互动除了尸以外其他人虽然在堂上,但并不跪坐,故而也不解履。可见,在祭祀朝会这样的庄重场合,无论跪坐还是站立在堂上,都不应解履。

其次,除了以醉为度的燕饮外,其他的礼仪活动中即使需要饮酒,也不需解履。周人建国时,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多次重申对饮酒行为的控制。《尚书·酒诰》酒就记载了统治者对殷商时期酗酒遗风的纠正。因此,周人在重大礼乐场合需要饮酒时,都是适度进行的。《酒诰》所言“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 30 ] 1388就是这个道理。而在周人心目中,畅快饮酒是一种亲近的行为,《酒诰》曰:“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 30 ] 1388刘起釪先生指出这是周文王劝勉妹土人民要勤于农业、商业,这样来奉养家人,父母喜庆时可以饮酒[ 30 ] 1396。《诗经·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2 ] 872毛亨注曰:“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 [ 2 ] 872郑玄笺曰:“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于堂,则有饫礼。”[ 2 ] 872《初学记》引《韩诗外传》曰:“不脱屦而即席谓之礼,跣而上坐谓之宴。”[ 31 ] 348“宴”与“燕”通,都是指燕饮的行为。《常棣》之“饫”,即是《韩诗外传》中的“不脱屦而即席者谓之礼”[ 31 ] 348的礼饮。所谓“礼饮”就是和“燕饮”相区别的饮酒行为。“礼饮”要站立进行,不能跪坐,此时饮酒有爵数的规定,不能纵情饮酒。而燕饮则解履升堂,尽情饮酒,无算爵算乐之事。

综上可知,在饮酒礼中,卿大夫阶层才可以解履登堂。前文已经探讨,入室解履是是日常生活的习俗,燕饮时登堂解履则是礼仪活动中的环节,前者为俗,后者为礼,恰恰反映了由俗入礼这样的礼学产生趋势。周代饮酒礼中的解履礼节,已经不能简单日常生活中的习俗来认识,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礼学内涵。沈文倬先生也说:“礼不是超现实的东西,无论哪一种礼典,其具体仪式都是从统治阶级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只不过被加以装潢和粉饰,成为一幕幕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场面而已。”[ 32 ] 29饮酒礼中的解履正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解履行为本身就是在室内生活时的一种寻常习俗,统治阶级将它移植到饮酒礼的活动中去,并将参与者划分为解履和不解履的两种情况。解履这一行为,这实际上成为了统治阶级划分亲疏远近的工具。

六、结论

在两周时期,人们在室内解履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结果。温暖的气候和席居的生活习惯都为跣足在室内活动提供了条件。随着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礼仪活动中解履的礼俗也逐渐边缘化。在周代的饮酒礼中,彻俎之后解履升堂,实际上是将较为私密的室内生活习俗借鉴到饮酒礼中,变成行礼过程中的礼节。解履登堂体现了参与燕饮的主宾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具体行礼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又区分出解履登堂的宾、介和不能解履登堂的士、厮役。宾、介主要是有地位较高的卿大夫组成,他们地位较高,与主人关系更密切,故而得以解履登堂燕饮。士因地位较低,且于主人关系相对疏远,因此只能在堂下站立饮酒,不得登堂安坐。饮酒礼中能否解履登堂的分别,客观上成为了区别等级、亲疏的标志。礼有“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 3 ] 6的作用。卿大夫解履而士不解履事实上就是区别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亲疏关系。皮锡瑞曰:“圣人制礼,情义兼尽。专主情,则亲而不尊,必将流于亵慢;专主义,则尊而不亲,必至失于疏阔。惟古礼能兼尽而不偏重。”[ 33 ] 392在饮酒礼中,主人和宾介都按照礼的规定行动,没有丝毫懈怠放松,这就是强调尊的“义”。而彻俎之后,主人和宾介解履升堂,畅快燕饮,这便是强调亲的情。亲和疏、情和义都在饮酒礼中,通过解履登堂这一行为巧妙地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J].文史知识,1982(11):69-74.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 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

[7]赵翼.陔余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李如圭.仪礼集释[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册.台北:臺湾商务印书馆,1986.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1]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12]陈祥道.礼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14]顾会堂.“著履”与“脱履”风俗考释[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69-72.

[15]王功龙,刘曼.中国古代入室脱鞋的习俗[J].北方论丛,2003(4):50-52.

[16]李如圭.仪礼释宫[M]//丛书集成初编:第149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7]徐良高,王巍.陕西扶风云塘西周建筑基址的初步认识[J].考古,2002(9):27-35.

[18]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0]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453.

[21]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2]毛奇龄.经问[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3]刘向.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刘向.新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5]惠士奇.礼说[M]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6]王子今.秦二世胡亥童年故事及相关问题[J].人文杂志,2010(4):122-124.

[27]竺可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M]//竺可桢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9]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0]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1]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2]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上)[J].文史,1965:21-41.

[33]皮锡瑞.经学通论[M]//皮锡瑞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15.

收稿日期:2021-1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周礼》郑注的考古学研究”(19VJX070)

作者简介:高明凯(1996-),男,河南漯河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史、三礼学方向研究。

From vulgarity to ceremony:on taking off shoes in

drinking ceremony in Zhou Dynasty

Gao Mingkai(Institute of Ancient Book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in the Zhou Dynasty, nobles took off their shoes and went to the court after drinking. In Yili, it is called "Shuo", and after Qin and Han Dynasties, it is called "Jie Lu". Jie Lu was the reservation of the original life customs under the way of seat living at that time. In daily life, when disciples serve teachers, they need to take off their shoes outdoors before entering the room. During the drinking ceremony, the host and guest need to take off their shoes and board the hall to drink. In the drinking ceremony, only a specific group of people can take part in the drinking ceremony, while the lower level taxi class and the servants engaged in service do not understand the drinking ceremony. The behavior of removing the shoes after drinking the rites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indoor customs into the ritual activities, which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from vulgarity to rites". This behavior shows the intimacy and unity within the ruling class, and distinguishes the low-level nobl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hierarchy. On the one hand, the behavior of removing the shoes in the drinking ceremony of the Zhou Dynasty maintained the unity within the ruling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it distinguished the intimacy and estrangement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and reflected the ritual thought of "both friendship and order".

Key words:Zhou Dynasty; Yili; Drinking ceremony; From vulgarity to cere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