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31 18:42董海云丁宾张玉荣车遂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董海云 丁宾 张玉荣 车遂光

[摘 要] 在北京国创成形技术工程师学院建设背景下,校企围绕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建设,以高标准培养对接高精尖产业,满足绿色制造、轻量化制造等高技术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为目标,打造集研发、生产、教学、服务为一体,形成具有鲜明“双元一体,学岗直通”特色的工程师学院人才培育模式。校企双方在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项目开发、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开展共建、共育、共享、共研的深度合作,以期最终实现“双元一体,学岗直通”特色的工程师学院人才培育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毕业生,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关键词] 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师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27-05 [收稿日期] 2021-11-19

引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北京市启动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群)、实训基地(工程师学院和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1]。“特高”项目是北京职业教育契合首都“四个中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北京城市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2],北京国创成形技术工程师学院入选第一批工程师学院建设项目,成为北京市首批获得工程师学院的学校之一。

工程师学院正式启动建设以来,从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就校企方面的深度合作与融合进行工程师学院建设,最终建设目标是面向智能制造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开发应用需求,学校与创新型高科技央企合作,以高标准培养对接高精尖产业,满足绿色制造、轻量化制造等高技术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打造集研发、生产、教学、服务为一体,具有鲜明“双元一体,学岗直通”特色的工程师学院。其中,以“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为特色的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工程师学院建设和人才培育的基础,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一、“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认识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具体包括四层含义[3]:(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3]。

(二)“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程师学院建设下,我校构建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元一体,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元一体”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双方在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项目开发、师资等方面,开展共建、共育、共享、共研的深度合作培养。

“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具体类型,“学岗直通”中的“学”是指学习,“岗”是指工作岗位,“学岗直通”是学生在学校企业化的教学环境和企业真实的实践中,通过完成与工作岗位典型职业活动一致的教学任务,达到学习内容与岗位内容、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岗位需求。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模式设计、课程构建及教学组织与实施,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学习环境与岗位工作环境、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学习方法与岗位工作方法、学习标准与岗位工作标准等5个方面的直通,最终实现教学与企业用人“零距离”对接。

二、“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调研明确人才培养岗位

校企协同调研走访核心关联上下游企业及院校,深入对关键技术、岗位要求、典型工作任务、各岗工种内容及标准进行调研。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方向)为调研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对调研实际工作岗位进行总结,具体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以及对应的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课程,如表1所示。

(二)“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过程

在“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中,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其教育是校企在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项目开发、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开展共建、共育、共享、共研的深度合作的过程。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方向)按照“3+2”中高职衔接项目培养,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课程体系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能力递进、学岗直通的进阶培养路径,校企双元通过对学生识岗、融岗到顶岗的岗位能力递进式培养,使学生完成从在校學习的准员工到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企业员工的转变。“双元一体,学岗直通”岗位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校企深度融合特色,其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三)构建“双元一体,学岗直通”四级递进的课程体系

校企双元共同构建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能力四级递进、学岗直通的课程体系,将课程按照认知规律、职业成长的规律、由单一到复合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排序,形成“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课程按照职业入门(入门课程)、初级岗位(校企融合课程)、中级岗位(校企融合课程)、综合岗位(校企融合课程+企业课程)和顶岗实习(企业阶段)五个阶段进行统一的“逐级”排序,设计上完成技能层次、职业能力和校企融合的提升,交叠促进。实现学生由了解、强化、深化到拓展的学习过程,学生由掌握单一技能逐步提高综合技能,满足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职业能力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使学生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从学校走向企业,完成“学”“岗”的直通。在培养过程中,校企双元、双主体育人,实现“双元一体”的育人过程,四级递进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四)“雙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共建学院管理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制度建设,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打造融合智能制造行业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环境。校企双方签订建设合作协议,建立了协同管理机构及制度。

(五)“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的教材与教法

1.开发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校企共同采集教学案例、开展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具有鲜明产教融合特点的模块化课程及教学资源。

2.打造行动导向的课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让课堂“动”起来。校企共同制定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探索研究员进课堂、双导师课程、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教学组织形式。

3.建立过程+终结评价体系。针对素质、能力、知识三维目标,以学生、教师、企业为主体,开展“三维度、三主体、全过程”立体化过程+终结的质量评价,推进学生政治素养、职业精神、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双元一体,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色

在工程师学院建设中,从9个方面实现“双元”:(1)共同调研。(2)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探讨教学计划实施细节。(3)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共同采集企业教学案例。将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化处理,使生产项目、科研成果教学转化,企业案例进课堂。(4)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5)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共育人才。(6)共同组建师资团队。校企混编组建教师团队,围绕核心技术领域开展师资团队建设,多方面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教师团队建设。(7)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开展共享实训基地共建,打造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基地,共同打造高标准的育人环境。(8)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初步建设具有鲜明产教融合特点的模块化课程及教学资源。(9)共同开发1+X证书。建立学生学历教育、技能培养双提升通道,共同围绕无模成形技术,探索开发“1+X”培训证书及教学资源包,培养学生复合创新能力。

结语

尽管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始终贯彻双元主体的地位,但仍需在双元评价和双元课堂上多加尝试和探索,更加深度促进双元化的人才培养。工程师学院建设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具有校企深度融合特色的双元一体的“产教共同体”。毫无疑问,让企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育人主体,是工程师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目标之一,这就需要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校企深度共享、运作机制、激励机制和校企互聘师资等方面持久发力,吸引企业长效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只有校企双方共同积极探索,才能达到工程师学院的建设目标,形成可推广与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A/OL].(2018-12-19)[2021-09-17].http://jw.beijing.gov.cn/xxgk/zxxxgk/201812/t20181219_1446233.html.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和实训基地(工程师学院和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A/OL].(2019-06-12)[2021-09-17].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gfxwj/201907/t20190710_101279.html.

[3]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EB/OL].(2021-09-17)[2021-11-17].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6%89%8D%E5%9F%B9%E5%85%BB%E6%A8%A1%E5%BC%8F/4675726?fr=aladdi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Dual Integration and Direct Connection of College and Post”

—Taking Talent Training of Beijing Guochuang Form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DONG Hai-yun, DING Bin, ZHANG Yu-rong, CHE Sui-guang

(Depart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eijing Jinyu Polytechnic, Beijing 10240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Guochuang Form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lege,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talent training, resource shar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We train and connect high-precision and cutting-edge industries with high standards, meet the training need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lightweight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high-tech enterprises for innovative skilled talents, and create a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service, forming a distinctive “dual integration and direct connection of college and post” feature. Both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arry out in-depth cooperation in joint construction, joint education, sharing and joint research in terms of research, talent training schem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project development,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finally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talent training mode, cultivate high-quality graduates for the societ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dual integration; direct connection of college and post; talent training; college of engineer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