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什么时候最爱听马屁?

2022-03-31 22:27张鸣
廉政瞭望 2022年1期
关键词:明君太上皇马屁

张鸣

在历史上,明君的模式都差不多,但昏君却各有各的昏法。最极端的昏君,比如明熹宗,一心只做木匠活,对于臣子拍不拍他的马屁,其实并不在意。所以,臣子们的马屁都拍到魏忠贤那儿去了,将这个太监恭维成了尧舜、大圣人,登上了宦官事业的顶峰。当然,只要皇帝还在乎自己是皇帝,马屁还是得归于皇帝,太监僭越到这个份上,只是个例。

其实,中国古代真正的明君不多,真正昏到什么也不懂的昏君也不多。但凡是个皇帝,都喜欢听人家恭维,收割大量马屁是当然而且必须的。只是,只要他还有点清醒、有点自信,那么特别露骨、特别无耻、特别没边的马屁,他还是不想要的。毕竟前贤的格言摆在那儿,被大批量露骨的马屁包围,连他自己也会觉得不是好事,谨慎对待。

在什么情况下皇帝才会专门只听没底线的恭维话呢?只有把事彻底办砸了,整个局面糟得一塌糊涂,而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样挽回——到了这种时候,赖在龙椅上不肯下来也无法下来的皇帝很可能就选择一点忠言也听不进了,专门听恭维话,一门心思要马屁。谁要是跟他说句不中听的话,立马就会掉脑袋。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回点心理安慰,勉强度过剩下的每一天。

说实话,这样走极端的人,往往都是特别自信之辈,在权力计算方面,也相当的精明,也因为自己的自信和精明,获得过成功。比如王莽,在夺取刘家天下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计算得十分精巧,每一步,都踩到点上,硬是不动刀兵,就让江山改姓了王,还自以为得到了好名声。同样,隋炀帝杨广在夺嫡继承大统的时候,算计精准,步步为营,最终获得成功。但是,这两人在后来的施政过程中,自信心爆棚,目标过于宏大,手笔也过于粗犷,所有前人未竟之事业,都觉得自己可以干成。事情一下子弄得太大了几乎没有不搞砸的,一砸就是全局性的,根本没法收拾。

所以,到了全局糜烂之际,遍地烽火,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个时候,这俩人也只好躲起来专门收割马屁了。王莽躲在长安的宫殿里,隋炀帝躲在江都的行宫里,余下的时光,只能与马屁相伴。不管人家拍得多露骨,多恶心,多不着边际,只要你拍,我就乐意听。

说实在的,这就是一个等死的过程。自古以来,皇帝制度之下,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帝没有退出机制。即使是自家人动手相逼,也等于是武力推翻,不是死,就是被迫做太上皇。可到了把祸作到王莽和隋炀帝这个份上,连做太上皇的机会都没有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像隋炀帝在江都揽镜自顾时说的,大好头颅,不知谁来砍呢?

这样的等死,实际上既是皇帝的无奈,也是江山社稷的无奈,芸芸小民的无奈。事情没法妥善解决,就只能等到砍脑袋的那一天。平白让这个国家的小百姓多遭几天罪,多死几十上百万人。

其實,中国古代真正的明君不多,真正昏到什么也不懂的昏君也不多。但凡是个皇帝,都喜欢听人家恭维,收割大量马屁是当然而且必须的。只是,只要他还有点清醒,有点自信,那么特别露骨、特别无耻、特别没边的马屁,他还是不想要的。78CC4C84-3415-48A0-AF5B-E9BAD9193C12

猜你喜欢
明君太上皇马屁
两代君主同堂时
秦、汉“太上皇”政治文化透视
家长群成马屁群源于家长的“成功焦虑”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马屁的“境界”
白老师的“马屁经”
哪些国家有“太上皇”(答读者问)
孟子说仁德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
马屁族三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