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艳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022-03-31 07:55王永生
中关村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究院石墨材料

王永生

孟艳芳,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兼任市场运营部部长和《墨园时讯》文化内刊主编。她常说自己是研究院最不懂石墨烯材料的,但丝毫不影响她对这个材料的喜欢,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算起来广告学专业出身的她与石墨烯已有八年的情缘。

人生时刻都面临着选择,或大或小,或对或错,凭的是经验、是喜欢、是对未来的规划与憧憬。孟艳芳选择加入石墨烯行业是2014年,石墨烯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第四年,全球正在掀起一股石墨烯热。彼时,大众对石墨烯材料还很陌生。孟艳芳虽专业不是材料学,但凭借之前在材料圈的工作经验,深知材料乃国之重器,而石墨烯作为一个新材料短短几年,凭借其优异性能就获得“新材料之王”“黑金”“21世纪战略性新型材料”等多个荣誉称号,其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就这样,因为这份喜欢和感性的判断,她进入了石墨烯行业。

2019年初,孟艳芳正式加入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这时候的她对石墨烯领域已经并不陌生了。从企业到平台再到科研单位,孟艳芳在石墨烯领域走了一圈。“我很喜欢科研,喜欢他的简单和纯粹,研究院这个平台足够大,我希望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开启人生的新征程。”孟艳芳说。

加入研究院,孟艳芳表示自己当时也下了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虽然已经进入这个圈子,但一方面对科研单位运营模式不甚了解,无法判断选择的对或错;另一方面,数年企业的工作经验对于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机构、环境、人员,包括工作如何开展等没有太多参考和借鉴。对于职场,孟艳芳早已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所畏惧,但是想要闯荡与挑战的心从未改变,就这样怀着跌跌撞撞的勇气加入了研究院,开启了新的职场造梦之旅。

初入研究院时,距离研究院正式完成揭牌运营不足四个月时间,这里的一切对于孟艳芳来说都是崭新的,说从头来过也毫不夸张。前路满是未知,新的职场路该如何走?没有人给出答案。

“进入研究院不久,新的环境和同事很快就熟悉起来,对于接下来要做什么却是一片茫然,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完全是束手无策的状态,不知道该从何抓起。打造专属研究院的文化与品牌,是所有人的希望,但是具体怎么做却没有头绪。”孟艳芳讲述着当时的场景。在研究院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没见过下班时的太阳,白天忙于执行,下班后的办公区异常安静,很适合思考或者实现一些想法,于是晚上八九点钟回家成了孟艳芳常态。

为了尽快进入状态,熟悉研究院的一切,孟艳芳开始各种翻阅研究院资料,包括各类申报材料、图片、照片以及网上的相关资料说法等等,同时为了弥补自己先天的材料基础知识短板,也尝试去看一些专业材料的书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各种死记硬背下,对一些基础层面的知识总算让自己不那么“小白”了。工作间隙,也时常去旁听一些研究部门的研发汇报,或是听行业专家的学术报告。对外接待中,院领导对于研究院如数家珍的讲解也让孟艳芳羡慕不已,自己偷偷录了音,上下班的路上循环播放。

孟艳芳坦言,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自己听不懂,但希望自己能够最大程度的融入到这种氛围中,感受大家科研与工作的状态,收集一些有趣的说法和故事,包括各种报告和汇报材料中的精美图片,作为日后文化与宣传的素材。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院的品牌宣传与文化建设都有了很大的起色,并逐步规范。孟艳芳也从一名“小白”化身成为“半个专家”,接待工作的讲解,论坛活动担任主持人,各个场景都有她的身影。

“想做好任何一件事,光有热情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有基础,为着内心的那份执念和选择的坚持,我会不断地适应、融合、优化、创新在研究院的每一天”。孟艳芳说。

2019年5月,孟艳芳牵头创办了研究院专属文化内刊《墨园时讯》杂志,回忆起第一期的创刊过程,时至今日依然忐忑不安。孟艳芳讲述,当时拿着初版的杂志样稿上会讨论,因是创新,也是从无到有,一方面希望能从宏观层面让大家给把关,另一方面从研究院层面掌握好宣传度,于是,讨论会出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现象以及不同领域的专业与文化差异的博弈,而自己似乎成了讨论的靶心,为什么是蓝色不是黑色?为什么大面积空白?语言措辞的不够严谨等等,若干个能回答与不能回答的问题夹杂在一起。“多个加班的晚上,一遍一遍地修改,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想要与团队同频,必须要懂大家,从工作、从专业、从各自的领域,或许是一瞬间的转变,开始懂了。”最终,第一期内容经过近2个月调整与修改,以较为满意的形象出现在研究院每名同事面前。时至今日,《墨园时讯》已经连续发行将近三年,总计17 期,从最初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轻车熟路,这期间除了孟艳芳的坚守,更多的是院领导的信任,团队的协同。而对于她更大的收获是在过程中的改变与融合。

2020年,孟艳芳带领的小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研究院品牌、文化、宣传建设渐趋进入正轨,各项业务进入常态化运营,也逐步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欣慰的同时内心也多了一些担忧和不安,随着对研究院越来越了解,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现在的一些工作过于表面,与核心业务或者主营缺少紧密融合,处于两张皮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对研究院战略及布局,以及大家的工作了解得太少。基于此,开始有了大胆的想法,改组部门,调整业务范围,有了初步的想法,与几位院领导进行多次沟通,得到了领导们的支持并给予很好的建议,于是便以最快的时间完善部门架构,确定发展目标,并于新一次的党政联席会上正式汇报,改组部门“战略发展部”正式成立。

调整部门业务,吸收专业的团队成员加入,一时间部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各种业务:参与撰写行业研究报告和科普丛书、调研各类行业数据、申报政府项目支持、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对于以往未曾接触过的事情也在摸索和熟悉中不知不觉地启动,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甚至会暗自庆幸。

然而,这种好景没有持续太久,问题就接连出现。 部门改组后,参加的各种会议上,“战略”一词俨然成了一根弦,时不时的被拨动,一时间好事、坏事、大事、小事都跟战略两字扯上关系。 孟艳芳告诉记者,那个时间段每每被提及战略俩字,总有一种“雷”在头顶劈的感觉,自己也被劈的晕头转向,若干个不眠夜,反复思考,也在跟领导和同事不断探讨交流,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最终跳出自己的逻辑圈,慢慢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我们在做的很多事情理论上都属于战略范畴,但是真正的战略远不止于此,甚至不足皮毛,而这个问题当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再三思考后,我们还是决定从当下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没有办法迅速达成理想的目标,但是方向明确,同时在过程中加强总结与思考,每天都比前一天更近一点。”孟艳芳说到。

2021年初,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唯一成果转化平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全面启动,孟艳芳转入公司,并接过了市场运营部的重担,开始了从职能部门到业务部门的转化,较之以往这块更具有挑战性,新的团队,新的方向,未知的市场,也充满了更多期待。时至记者采访时,孟艳芳说道:“转眼市场运营部已经运营一年多一点点的时间,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团队的力量,从材料销售到项目拓展,从产品到市场,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与支持,细到一个产品型号的定义、一个客户使用信息的反馈等,队友们都會仔细斟酌、讨论,而这个过程也正是让研究院的材料从实验室走向真正产品的必经之路。”

研究院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不设天花板。在提到院长刘忠范院士时,孟艳芳坦言:“刘忠范院长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的是格局,是信念,是认定了一件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院长也经常鼓励大家勇于挑战,大胆尝试,对我们始终是包容和理解,给我们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让我们更多时候去学会统筹思考,融通资源。”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环境和平台,让所有有梦想的人都有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机会,让不曾有梦想的人看见了未来的光,三年多时间的付出与努力,2022年初,孟艳芳被任命为公司运营副总裁,并喜获2021年度“院长奖”荣誉。

孟艳芳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未来的路究竟如何,尚未可知,但可义无反顾的跟随团队披荆斩棘,为期待的未来走出一条路,因为我们的梦想和初心从未改变。”

猜你喜欢
研究院石墨材料
石墨系升温球的实践与应用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石墨烯的健康路
最美材料人
石墨矿中固定碳的分析与探讨
石墨烯——未来材料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