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考”及“导”:无纸化测评的实践转型

2022-03-31 07:55许卫兵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

摘要:为深入推进“双减”政策,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落实这一要求,需要从知识、技能、素养的视角来设计无纸化测评方案,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实现指导教学、引导学习、开导家长的综合育人效应。

关键词:“双减”;无纸化测评;素养导向;综合育人

“双减”政策落地带动了一系列教学与评价改革,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了“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的新要求。

而今,“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从各种宣传报道和反馈信息来看, 各地、各校在落实这项新规定时,高度重视, 坚决执行,产生了一定的效应。

但是,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切实感受到,师生、家长对“不进行纸笔考试”后怎么“考”、如何“评”,心里都没数,存在不少困惑。我校也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思考中, 启动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学科的无纸化测评。

一、回溯:以往采用的是“笔试+考查”的方式

此前,我校一、二年级的期末考试通常采用“笔试+考查”的组合模式。笔试,就是纸笔考试;考查,主要指不太容易通过笔试呈现的各种能力测查,如语文有朗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课外阅读、语文实践等,数学有口算、操作、数学思维、故事讲述、绘画日记、数学实践等。

以下是我校2020 年12 月一年级数学考查方案中的部分内容:

1. 考查项目

(1)故事讲述。按照指定的素材讲述数学绘本,或自己讲一个数学故事。

(2)动手操作。本学期学过的图形拼搭、摆小棒、计数器拨数、按要求分类、比一比、认方向等内容。

(3)数学思维。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 说一说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评价方法

(1)能迅速完整地讲述、合理地操作、正确清晰地表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为五星。

(2)能比较完整地讲述、比较合理地操作、比较正确地表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为四星。

(3)能基本讲清图意和故事大意、能在提示下修正操作错误并正确地解决问题,评为三星。

3. 评定方式

采取“自主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观察”和“综合测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得星情况评定“优秀”“良好”“合格”和“暂不达标”。

低年级语文考查采用游艺的方式(“游考”), 将识字、朗读与背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等融入“小猫捉鱼”“黄狗送信”“开心转盘” “幸运抽奖”等游戏活动中。“游考”注重的不仅是形式,更注重考查学生在游戏和模拟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口语交际,创设了几个不同的情境,学生分组之后转转盘确定进入哪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同组的学生要分工、合作,根据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实现口语交际。

此外,我校还推出“免考制”,奖励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如语文学科“朗读” 项目的免考规则如下:

1. 符合以下条件的直接免考:(1)参加学校及以上级别朗诵比赛获奖;(2)“ 为你朗读”音频被学校微信公众号录用发布。

2. 平时语文课上朗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正确、流利、有感情者,可由教师直接确定为免考候选人。

3. 家长和学生也可以自主申报,进行集体展示后,由全班投票表决,产生最终人选。

4. 免考人数一般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15% 。

应该说,这样的考查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张试卷说了算”“考试分数说了算” 的传统测评模式,重视学科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融入了校本化的课程特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以无纸化测评重构素养导向的学业评价新生态

不进行纸笔考试的要求,打破了“笔试+ 考查”的惯有测评方式。教师首先想到的是, 能否直接用以前的能力考查来代替无纸化测评呢?

经过一番研讨,大家觉得,即使取消纸笔考试,原有笔试侧重的知识积累和应用、问题解决等也应该在无纸化测评中有所体现。而且,以前的数学考查形式单一,缺少情境,趣味性不足。而语文考查虽然形式活泼,但基础知识涉及不多。更为重要的是,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评价重心也应从能力走向素养。而学科素养是知识、技能、经验、品质、态度、思维、习惯等多元素的综合体,数学素养重点体现在能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语文素养重点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掌握、理解、建构与自觉运用,以及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等。因此,低年级无纸化测评要将原有“笔试”“考查”的侧重点进行整合,重构素养導向的学业评价新样态。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如下测评要求:

1. 评价方式新颖多样。将评价内容设计成非纸笔的参与式活动,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实施评价,活动的设计应遵循这样的特征:

一是基础性。考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是趣味性。活动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是综合性。活动体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考量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综合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学习习惯、思维品格等。

四是开放性。通过过程开放或结果开放的问题设置,促进学生打破定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过程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一是全面评价和具体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也要注意对单项能力进行具体评价。

二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树立“优秀的结果一定源自精彩的过程”的理念, 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三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既要有一定的量化体现,又要重视学生的现场表现。

四是诊断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及时发现测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示性评价展现学习成果和优秀做法。

3. 评价结果呈现运用。采用星级评价(或等第评价), 适当模糊差异,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一是评价等级呈现合理。原则上分三到四个等级评价(如优秀、良好、合格、待提升)。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可增加得星予以鼓励。

二是评价结果运用合理。评价结果用于学生的荣誉表彰、学业免测、展示活动等,收入“成长档案袋”。

下面结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无纸化测评设计,做阐释说明:

1. 评价内容

(1)数学基本知识。①数与代数:认识20 以内的数、10 以内的加减法、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简单的数和图形的变化规律。②图形与几何: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2)数学基本能力。①能估计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数量,会用不同方式表示出数量。②能熟练口算20 以内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③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的图形进行拼搭。④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3)数学基本素养。①能对数有一定的敏感度。②数学思维比较好,操作活动熟练,会用数学语言、数学图画等方式进行表达。③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主动进行讨论和质疑。④在情境中能自主拓展,有一定的创新性。

【说明】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应数学学习的三大核心:知识、能力、素养,特别是将“数学基本素养”单独列出,可以使评价活动设计更有针对性。

2. 评价活动

评价活动包括四个场景:“计算王国大闯关”“图形世界巧拼搭”“解决问题竞技场”“规律探秘大挑战”,分别评价学生对数的运算的掌握情况、对图形的认识情况和用简单的图形进行拼搭的能力、对实际问题的掌握及综合应用情况、探索解释和应用规律的能力。比如“计算王国大闯关”共要闯三关:

第一关:我会观察。教师亮出5张扑克牌,停顿3秒钟后收拢。学生说出观察到的数。

评价标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说出5个数,得3颗星;准确说出3—4个数,得2颗星;准确说出1—2个数,得1颗星。

第二关:我会估计。教师给学生看一张实物图片(比如,散乱着的16 颗草莓图), 学生先估计实物数量,再准确数出结果,然后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这个数。

评价标准:估数误差在4个以内,能正確、快速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得3颗星;估数误差在6个以内,正确拨数,得2颗星;估数误差在8个以内,经过提醒或帮助能在计数器上拨数,得1颗星。

第三关:我会计算。学生抛两个骰子,根据骰子朝上的两个数说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式;教师再抛一个骰子,学生说出三个数的和。

024评价标准:学生快速完成任务,得3颗星;较为熟练地完成任务,得2颗星;经他人帮助完成任务,得1颗星。

【说明】“我会观察”重在考查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感觉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良好的敏感性也是一种素养。“我会估计”从估猜(模糊)到精确,兼顾了数感和量感,而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直观抽象”。“我会计算”中,抛骰子的不确定性带来了算式的随机性,充满着“未知的神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外,如果一个学生观察力强、思维灵活、口才表现好、运算速度快,本轮闯关还能拿到“素养加星”。

同样,在后面的“图形世界巧拼搭”“解决问题竞技场”“规律探秘大挑战”中,我们也设置了“从一堆形状各异的积木中摸出某个指定的形体,讲述一下摸的过程经历与体验” “多人组成一个团队,3分钟共同拼搭一个物体,并推选一位同学作为讲述员,解说作品”“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情景图,学生从情景图中选择一处场景,用3—4句话讲一个数学故事并解决问题”等游戏形式的考评内容。每个活动场景内,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的学生,均可以获得加星的机会。

与数学测评设计相似,低年级语文无纸化测评同样融知识、能力、素养为一体,突出素养导向。以下为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无纸化测评的评价总目标和评价活动:

1. 评价总目标

(1)能准确认读教材中的450 个生字,正确书写250 个生字,写字姿势正确,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意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能用部首查字法正确、熟练地查出生字所在的页码。

(4)能自主阅读或和大人一起读完规定的必读书,对阅读感兴趣。

(5)会倾听,能用普通话清楚、有序地进行表达,态度大方有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6)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以及想象中的事物,会使用标点符号,对写话有兴趣。

2. 评价活动

第一关:幸运果(会认字)。

提示语:孩子们,欢迎来到快乐森林。你会摘到哪个幸运果呢? 摘到哪个果子就读出后面的词语吧!(10 个幸运果,对应10 组词语,摘到哪个就认读哪一组词语)

第二关:魔法球(会朗读)。

提示语:孩子们,欢迎来到魔法世界。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在你面前有一个魔法箱, 把手伸进去摸摸看,你会摸到哪个魔法球呢? 根据球内的提示,留下你好听的声音吧!(8 个朗读内容任选一个进行朗读)

第三关:神秘信(爱阅读)。

提示语:孩子们,有一个神秘人留下了一封神秘信,他需要我们的帮助,快打开信封看看,我们怎样才能帮到他。(每封信中有一条必读书目题)

第四关:口才卡(会交谈)。

提示语:孩子们,这里是你大胆展示自己的舞台。听说你们能说会道,今天就来考考你们。请随机拿取一张口才卡,如果你们能大胆自信地回答出口才卡上的问题,你就成功啦。(8张口才卡,背面印题目。)

上述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由于不进行纸笔考试,低年级学生的期末复习负担明显压减。无纸化测评过程中,“游考”形式新颖有趣,星级评价淡化竞争,使得学生参与热情都很高。从测评结果来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差异性都不大,相比而言,那些眼明手快、思维活跃、能言善道的学生“优秀”占比更高一些。

三、由“考”及“导”,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

总体看来,我校的无纸化测评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一些疑问和思考也随之而来:以质性评价为主的无纸化测评,评价尺度如何把握? 用动口动手代替纸笔考试,那些必须要达成的书写学习要求(如写数字、算式、字词、写话), 又如何评价? 评价等级(或星级数)代替了分数,区分度和精确度被弱化,家长犯愁了———我家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啊? 此外, 教师精心设计的“游考”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走过场“考”一下吗? 是否还应让它承载更多的教育价值?

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表明,测评活动只是一时的,而由“考”及“导”,即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是十分重要的转型。

(一)指导教学

期末评价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一次诊断与检阅,评价结果就像一面镜子,是日常教学的真实写照。如果教师常态化地注重学生“用眼看”“动手做”“主动想”“大胆讲”, 无纸化测评时就不会出现普遍不会说(表达)的问题;如果教师总是激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式学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就一定是多元、立体和丰满的;如果将“合作探究、踊跃展示”作为课堂常规,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表现力都会大为改观。总之,当无纸化测评聚焦学科(学习)素养时,实行课堂必然要教学转型,“功夫”在平时,“结果就在过程中”“过程就是结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用平时的学习过程资料取代最后的測评,不需要在期末短时间做大量的测评准备(包括场地、器具、材料等), 而且无纸化测评所无法展现的“动笔(写、画、算) 能力”也能综合平时的学习表现形成评价结果。

(二)引导学生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但学习力不会从天而降,爱学习、会学习、学得好都需要良好的教育引导,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教师首先要把他们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生活世界带进学科学习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学科世界的好玩、有趣、神奇、美妙,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明白,学习本领是一步一步修炼而成的,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启蒙、体验、感受、领悟、反思、批判、重构后才能慢慢进入佳境。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慢了点,甚至犯错、失败,都很正常,只要坚持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行。其实,对于某一项测评的结果到底是三颗星还是两颗星,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中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启示。于是,在无纸化测评后,我们没有一“考”了之,而是每个班把“游考”活动像讲评试卷一样又集体玩了一遍,交流感受, 分享经验,反思不足,总结得失,并作出下一阶段学习的打算。

(三)开导家长

面对新的考评方式,不仅师生不适应,家长也不适应。如果不加强沟通协调,必然会影响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甚至会因为误解而产生抱怨。为此,我们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就多次给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即将推行的无纸化测评的规范依据、内容方法、评价要点等,让他们心中有数。在测评过程中,我们还邀请部分家长到学校参与本班测评活动,包括作为“考官”跟教师一起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让他们有切身体会。测评结束后,我们把全班测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请家长为教学与评价献计献策。不知不觉中, 家长从“旁观者”“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 “行动者”,推动了家校联合育人新格局的形成。

(许卫兵,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期“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 倡导“简约教学”,研究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著有《简约数学教学》《成为高度自觉的教育者———写给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回归“原点”的教育关怀》等。)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