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白头 初心不变

2022-04-01 14:40黄凯迪何燕利
现代艺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羌族将军舞蹈

黄凯迪 何燕利

在岷江上游的高山上,在茂县西北的深山中,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生活在山腰高处的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而世世代代生活在黑虎羌寨里人们,因其头裹“白头帕”而得名“白头羌”,这种头戴“白帕”、守“万年孝”的民族文化独树一帜,在羌族文化圈里都是极特别的。相传古时,寨子里的黑虎将军带领羌民保卫家园,壮烈牺牲。黑虎将军牺牲后,人们为纪念他的恩德,女性从生至死都要头戴白色的孝帕,男性则头裹青纱,按照祖训历经多年传承,从未中断。多么令人敬畏和震撼的民族文化,暮雪白头只为感念先辈的恩泽,历经风云变幻依然坚守不变的初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羌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寻根溯源,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羌人,相传是“三皇五帝”至春秋战国之际,古中原地区最著名的民族共同体之一。白头羌守孝、祭祖、崇德的民族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016年7月,笔者有幸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羌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在20天的学习中,深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理、茂”三县的羌族聚居区,在采风过程中对白头羌的民族文化情有独钟。随后几年,笔者又多次前往黑虎羌寨,深刻感受到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的冲击,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服饰只有老人们还在穿戴着,并且驻留村中的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少。这也预示着“万年孝”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其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也将被人们淡忘。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亟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炼其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让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适应共存,以此传承赓续流传了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便发挥舞蹈擅长写意抒情的优势,尝试用舞蹈叙事的手段来表现、阐释这段独特的文化记忆。

确定好创作题材后,便开始琢磨人物形象的选择。黑虎羌寨駐留的妇人们,古时思念英雄的归来,今日盼望家人的团圆,在寨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散发着母性的光辉。黑虎将军固然伟大,然而他背后的羌族女人的形象与精神也让人十分动容。在构思时我们了解到,“万年孝”这一文化习俗源于黑虎将军的妻子,她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丰富的情感经历极具代表性,她对团圆的盼望、对失去爱人的悲恸、以及化悲痛为力量等情感要素,能够带给观众更多思考。因此我们决定选取黑虎将军之妻作为人物形象,以独舞的形式呈现这段故事。时间结构上,以将军死前和将军死后两个时间段进行故事叙述。整个舞蹈结构,遵循由小及大的原则,设计为A-B-C三段递进式。第一段,主要表现她盼望黑虎将军凯旋归来的思念之情;第二段,表现她望而不得,最终噩耗传来内心的悲痛之情;在第三段,则将主题进行升华,通过她的情绪蕴染,展现出整个民族群像的精神力量。为了纪念将军的恩德,共同遵守着“万年孝”的约定,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黑虎将军的感念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个文化符号的延续。

在动作设计上,除了需要具备羌族风格以外,还要根据三个层次表达出的不同情感进行区分。羌族舞蹈动作中,男性舞蹈动作顿挫有形,夯实有力,重心低沉,而女性动作多以胯部划圆、躯体轴转形成一边顺为美。因此,在第一段的动作设计上,除了一些增强人物特性的生活化动作,以及多次抚摸头饰为第二段的头饰变化做铺垫以外,主要以胯部划圆并配合脚部的圆形步伐,表现出漫漫思念路的意象,并用划圆动律中“兜兜转转”的动作形式,来迎合作品的内容表达,体现出随着时间流逝,心中愈发急切的思念之情。第二段动作中,重点以轴转动律进行分解编排,轴转动作为躯体的平行转动,左右肩依次前后转动,表现出她面对噩耗无法接受的哀伤心情,而当她接受爱人已经牺牲的事实后,头帕换成白色,一抹素白饱含着她的深情,此时的肢体动作也更加柔美,这样的悲怆之美能带给观众更强烈的对比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段的动作语言设计上,我们更多地使用了羌族男子舞蹈的动作语汇,使其更具力量感,同时也将划圆及轴转的元素放大到演员肢体上,形成一系列带有技术技能性的连贯动作,并对原有的羌族语汇进行了拆解和重构,在舞蹈的结尾处,选用了“铠甲舞”的典型动作元素,寓意着她与族人们将把黑虎将军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需要不断打磨,精益求精。2017年底我们编排出独舞小样,服装根据羌族服饰原型制作,音乐由曾博文授权使用;2018年1月由何燕利表演的8分钟独舞作品首次公演,在听取导师意见后进行修改;2019年8月,国家艺术基金《叙事舞蹈创作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晚会中,由独舞延伸出来的群舞作品《白头羌的守望》亮相,旨在用叙事性的群舞形式,去讲述羌族妇人与“万年孝”的故事,是民族民间舞叙事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2019年10月,修改后的独舞版本缩减为6分钟,同时调整了音乐及舞段结构,新增了一段抒情慢板,让舞蹈整体更有温度,入选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展演;2021年6月,作品又入选了在吉林长春举办的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舞蹈展演。在两次展演中,我们又得到了一些建议,经过一番考虑后,再次对作品进行了调整;2021年10月,得知进入2021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决赛后,创作团队特邀杨雨坤老师作为编排,对作品进行了再次优化,使作品的动作风格、编创结构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服装由崔炳华老师全新设计升级。最终,作品《云朵上的思念》在舞蹈新作比赛的舞台上精彩绽放。

猜你喜欢
羌族将军舞蹈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哼将军和哈将军
舞蹈课
马援将军
将军驾到
点兵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