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朝气与锐气

2022-04-01 20:52白浩
现代艺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朝气文体文艺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2016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2021年获四川文学奖理论评论奖。

2022年2月28日下午3时,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2年2期(总第50期)文艺评论专场在四川省文联四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浩担任主讲嘉宾,为观众带来题为《激发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朝气与锐气》的讲坛分享。讲坛由四川省文联创作理论研究室主任赵晴主持。

讲坛伊始,白浩教授首先从评论的战略地位定位分析了文艺评论的重要性,其次就评论者主体性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就学术意识(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学术史意识三方面进行说明,其中评论者与评论对象的关系应该是既有平视的角度,也有俯视的角度,是评论对象的同路人、同志、诤友。

在谈到评论写作与文体活力建设方面,白教授从学理性、形象性、个性化三个方面深入浅出,说明文艺评论文章要注重语言和风格的创新,内容深入浅出,语言新鲜活泼,风格质朴清新,篇幅短小精悍,网言网语、快人快语,贴近广大基层读者观众的审美习惯,做到文质兼美。并表示,文艺评论的三种境界是有战斗力、有见地、有趣。

最后,白教授从评论的朝气锐气与文体尊严建设引出我们当下文艺评论应该:凝聚共识,重铸信仰,上天入地。要做到:1.人民性:文艺需要重心下沉,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与追求,“入地”也需“上天”,用理想主义光芒照亮日常生活,引领社会风向。2.时代性:考虑接受主体和接受语境的变化,源、流、變的区别和思考,对源的表现已经十分充分,甚至饱和,故而视线更应聚集到后两者上。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加强自我反思与自我主体性建设,写出好的甚至是精彩的评论,以自身的影响力来赢得文体尊严、事业尊严。

讲坛现场,有观众互动提问网络文艺评论生态建设的问题、评论者与被评论作品应该怎样来创作的问题等。本次讲坛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现实的温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当下及未来四川文艺评论创作者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文代会、第十次作代会讲话(下简称《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重视评论已是大势,而对于文艺评论如此明确的“朝气锐气”要求却是罕见的,引人注目也启人深思。朝气者除了强调生命力的蓬勃旺盛之外,更有未来性、前瞻性、成长性之意在里面,锐气者也更强调敢战斗、能战斗的深刻、犀利、刚健有力。专门提出朝气锐气,除了正面立论,在《讲话》立破并举的论述方式中,显然不是无的放矢,也是隐含着对评论现状的针砭,那就是暮气、俗气、疲软气。

如何获得朝气,获得未来性、前瞻性、成长性?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这个高是时代高点、道义高点、艺术高点,高瞻方能远瞩,“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登高方能不畏浮云,立意于历史时空的未来发展,方能具备力量的可持续性。《讲话》的首要关键词就是“新时代”,要在历史方位的层面来为今天的时代定盘、定性,继而为今天的文艺定调。方位感准,方向性才强,未来的成长性也才是可持续的,力量才是日益壮阔的。“新时代”的根本性质判断并不单纯来自于文艺领域,而是综合社会多领域的判断,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基于百年来历史事实多层次详细论述而得出的结论,自此,“新时代”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如八十年代以来的“新时期”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样。“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本次会议讲话意味着将文艺论述正式纳入这一社会统一的政治与文化运行系统之中去。新时代“新”在哪里?以往对时代的表述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站起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富起来,而新时代则是强起来。正因为对于“强”的需求,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标志的文艺之作用与身份定位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号角”。与民族复兴的大胆判断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提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王沪宁2021年12月17日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委会上讲话又突出“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为主题,也就意在突出主动作为、大胆作为,强调放置到历史长视野中的积极进攻性拓展,是主动作为、主动出击的,是具有朝气锐气的。

文章合为时而著,不能感其时者不能识其势,“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青年李白就是感时应时的,“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今天,我们的文艺评论正是要乘着新时代的大风,同风而起,扶摇而上。在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之时,在赋予文化、文艺更高地位的同时,其实也暗蕴着对于文化文艺担当使命不足的现实焦虑,但要“强起来”,这关键一柱是无法绕过的,在经济强国政治强国得到认同的同时,文化强国这一软实力并未能在今日世界之林中得到充分认可,这就是“朝气锐气”“历史主动精神”之吁的战略焦虑所在。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从何而来?来自识时、应时而动,识时者就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居高声自远,从时代到个人,朝气锐气都在氤氲,文艺评论感时应时,继而引导创作、引领风尚,以何而引?就是以时引,以志引,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引,高山滚石,势必万均。

猜你喜欢
朝气文体文艺
意趣缤纷
1942,文艺之春
另类文体巧谋篇
追梦人
朝气
动之美感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节日畅想曲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