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策略探讨

2022-04-02 05:08冯云
新世纪图书馆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

摘 要 借助数字技术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强对口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不仅是对口述历史进行抢救性记录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论文从文化驱动、技术驱动、理念驱动三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认为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应坚持规范性、真实性、实用性、效率性、安全性等原则,论述了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当前口述文献数字化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口述文献;口述历史;数字化

分类号 G25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2.03.007

Discussion on the Digital Strategy of Oral Literature in the Library

Feng Yun

Abstract Digitizing oral literature with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platform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of oral resources,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cord oral history, but also a new way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igitization driving force from culture, technology and concep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digitization of library oral literatur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standardization, authenticity, practicality, efficiency and safety,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method of developing oral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oral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Keywords Oral literature. Oral history. Digitalize.

0 引言

口述历史文献(以下简称“口述文献”)是以笔录、录音、视频等方式对访谈者进行口述采访而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图书馆口述文献收藏与整理实践随着口述历史的兴起不断发展。20世纪40年代,口述历史因其在历史研究中的突出作用而在美国兴起,其标志是1948年历史学家艾伦·内文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口述历史研究室,该研究室所在的巴特勒图书馆就致力于口述文献的收藏与整理。随后,口述历史开始蔓延到东欧、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并广泛被运用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新闻学等研究,又逐步扩展到普通公众个人和家庭口述历史的记录。随着口述历史项目的大量开展,口述文献收藏与整理成为众多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存机构的新命题。艾伦·斯温曾就改进图书档案工作提出建议:“如果档案和图书馆想对自己的用户进行利益相关性与影响性的研究,那么就必须通过对口述历史进行积极的收集与开发,以寻找和识别用户所需要的资源。”[1]在计算机、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渗透于口述历史的采集、保存、加工、整理以及利用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口述历史已经迈入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文本与非文本数字对象的相互交织使口述历史呈现出一幅壮丽的数字记忆景观[2]。借助数字技术与平台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强对口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不仅是对口述历史进行抢救性记录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

1 研究现状

随着图书馆口述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逐渐展开,一些研究者开始总结口述文献收藏与整理的经验,对口述文献基础理论、口述文献收集与整理、口述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丁海英分析了口述文献的概念、性质与价值[3];胡爱民、朱海燕等分析了口述文献的发展、价值,以及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开展口述文献工作的重要意义[4]。在口述文献收集与整理方面,全根先先生论述了口述文献收集中口述史采访在前期准备、采访过程、文本转录与编辑处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5],以及口述采访中文獻收集工作的策略[6]。在口述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张一从资源采集模式、内容主题分布、获取方式等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口述文献资源库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图书馆口述文献资源库建设的建议[7]。田苗、韩尉等介绍了国内外口述史机构以及口述历史项目的开展,重点介绍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以及所开展“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口述文献建设情况,对图书馆口述文献共建和机构启动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8]。以上研究说明我国图书馆界已经深刻认识到口述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并由相关实践引发了对理论研究的思考,但对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还有待拓展,特别是在口述资源元数据方案方面的论述还值得进一步推进。本研究选取口述文献数字化为研究对象,论述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原则与方法,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 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

口述文献数字化,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将现有口述文献转化为能够供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化口述资源的过程与方法。随着数字化技术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口述历史采集、整理、管理、共享与传播的方式。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构建口述文献数字化平台,对于抢救与保存即将逝去的历史记忆、构建我国口述记忆资源库以及促进口述资源的共享利用均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讲,推进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缘于文化、技术与理念三方面力量的驱动。

2.1 文化驱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首要社会职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历史即是文化。美国文化学家爱尔乌德认为:“文化是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的,并且渐次连接于语言媒介的团体传说中。因此,文化在团体中,是一种累积的东西,而文化之对于个人则是一种和同伴交互影响后,所获得或学习的思想行动的习惯。”[9]由此可见,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传递与累积,而口述历史的特点是通过口述的方式达到历史记忆的挖掘与传递,由此构成文化累积的重要基础。因此,口述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文字民族历史来说,其历史文化主要依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歌谣、谚语来传承,口述历史在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此外,口述历史由于其活态传承性,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众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口头文化遗产正在消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及时对非遗文化以及口头文化进行记录与保存,将有利于抢救文化遗产,创新文化传承方式。

2.2 技术驱动

在口述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口述历史与数字技术早已密不可分。从口述历史由录音时代、录像时代到网络时代的发展历程来看[10],技术始终是推动口述历史实践前进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说,技术是窥探口述历史发展史的一面镜子,口述历史的发展即是一部技术变迁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口述历史项目的广泛开展,数字技术已经覆盖了口述历史收集与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记录、数字化存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获取与利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口述历史的重要特征。数字技术的不断更迭与发展,已经成为用户获取信息、文化与知识的重要载体与工具,不断革新着文化传递和传承的方式。为了满足现代用户的文化需求与体验感,亟需借用現代技术使口述历史产品和成果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产出与呈现。在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数字信息潮流到来之际,融合新数字技术,构建口述历史数字化平台,已经成为口述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3 理念驱动

纵观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理念是推动图书馆发展转型变革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发展理念的转变,为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提供了动力。从服务理念来讲,图书馆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重要表现。传统图书馆主要以文献收藏为主,多围绕静态的纸质资源提供服务,而数字化口述文献工作本身就是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需求、扩充特色馆藏的主动过程,数字化后所生成的口述资源最终以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成为一种可以被收听或欣赏的动态立体化资源,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文化需求,体现了图书馆由被动转向主动的服务理念转变。从图书馆发展理念来看,积极拓展图书馆工作领域,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记忆资源的数字化传播与传承,提升用户数字素养,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展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范围与服务内容,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 图书馆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原则

图书馆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口述资源的价值。为了确保口述文献数字化的质量,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应力求实现口述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利用,保证口述资源能与其他数字平台资源实现共享,满足用户获取和利用的需求。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数字化的效率,并促进口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应坚持以下原则。

3.1 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要求是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口述文献可用性的基本条件。只有在行业标准规范的框架下进行口述文献数字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口述资源的利用价值。当前在数字化领域已经出台了基本的要求和规范,如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国家档案局于2005年4月30日发布了档案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11]。随着口述历史实践在国内外的陆续开展,一些口述历史数字化方面的规范和参考文件也相继出台。例如,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制定了旨在规范口述访谈开展的《口述历史的原则和最优实践》,我国国家图书馆所开展的中国记忆项目也制定了《口述史料采访规范》《影像资源采集规范》等标准规范。口述文献必须按照既定的技术模式、文件格式和标准进行数字化,并尽可能采用通用标准。2017年国家档案馆颁布了行业标准《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DA/T 59—2017),对口述史料资源的采集规划(包括采集范围、采集主题、采集方案)、采集流程(包括确定口述者、采集准备、采集实施、采集整理)、口述史料的收集方式、口述史料的保存与管理利用等方面作了较为明确和详尽的要求,并在文后附有规范性附录《口述史料采集协议书》 《采集信息表》以及《口述史料机读目录数据库机构及字段一览表》,为口述文献整理与编目提供有益参考[12]。

3.2 真实性原则

口述历史之所以被历史研究重视,就是因为其具有无可替代的真实性,能够如实反映真实的社会意识与存在,为接近更可靠、更可信的历史提供了可能。数字化是对原始口述文献信息的存在形式的转变,使其转换成能被数字设备解读的数字形式。这种转变依赖于对原始资料的忠诚度,而随意的数字化将导致数字化内容与原件内容不一致的情况,造成口述文献某种程度的失真,从而大大降低口述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过程中,必须严格坚守真实性原则。具体来讲,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如实记录口述者的叙述,在整理过程,尤其是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录过程中,必须遵照口述者的录音原文,不能随意删减和杜撰,最大程度还原口述者的访谈记录。

3.3 实用性原则

口述历史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更便于用户利用,应从实用性出发,明确口述文献数字化的目的以及受众目标,有效评估口述资源对历史研究和其他用户的利用价值,从而制定相应的数字化方案。用户对口述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多种,如转录抄本、音频、视频、照片、索引或其他材料,因此,口述数字资源应尽可能以多种形式进行创建。

3.4 效率性原则

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是一项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程,尤其是对于图书馆、档案馆等口述历史保存机构来讲,往往面临着数字化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紧缺的困境。因此,在口述文献的数字化上,应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充分提升数字化的效率。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数字化方案,包括最优化的工作流程、最合理的文件格式、最有效的数字存储模式以及高效、经济的数字化系统[11]。在此基础上,促进口述文献数字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一般来讲,一些大型的口述历史保存机构通过自主研发或是购买的方式拥有口述历史资源数字化管理应用的数字化平台,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图书馆的Louie B. Nunn口述历史中心自主研发了口述历史元数据同步器系统,并在多个图书馆得到推广应用[13]。然而,对于一些小型的口述历史保存机构来讲,由于经费有限,或是技术力量支撑不够,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或通过外部的数字化公司来解决数字化任务,从而降低口述文献数字化的成本。

3.5 安全性原则

口述历史的数字化过程也涉及到数据安全的问题。由于硬盘故障、服务器故障、软件更新、黑客攻击、数据损坏等问题,极易导致数据读取的失败或是丢失,而不加限制的访问也会产生数字版权纠纷等问题。因此,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做好数据库的兼容、软件更新、数据的备份和存储以及访问权限的管理等,同时,所有工作人员需签署保密协议,建设单位与受访人、相关文献提供者需签订相关授权书及法律协议,尊重受访者权益,保证所有口述历史数据资源处于安全的使用环境。

4 图书馆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的方法

图书馆对口述历史文献进行数字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应将其所有信息完整地准确记录下来,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最为真实而完整的信息,也要便于用户利用与检索,满足用户对口述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4.1 根据口述文献类型,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方案

一般来讲,口述文献的类型包括以纸质印刷形态存在的口述访谈转录抄本以及以录音、录像形态存在的口述采访记录,此外,还包括与口述历史项目主题相关的其他背景性资料,如照片、个人手稿、信件等,涉及文本、图片以及音像资料等多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口述文献,应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技术方案。对于纸质印刷型口述文献,可采用键盘输入或文字识别技术转换为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文本。对于音像类型的声音和录像口述文献,可采用标准的数字化音视频文件格式对其进行转换。例如,常用纯文本格式为txt,格式化文本格式为doc、wps、rtf等,音视频文件格式常用的是WAV格式,音频使用最多的是MP3格式。应注意的是,每一种音视频格式都需要相应的编码软件和播放软件,出于口述资源永久保存的考虑,应选择具有强有力支软件支撑和技术支持的数字格式标准,以便用户能够正常播放与使用[14]。

4.2 确定合理的数字化采集策略

所谓口述资源的采集,是指根据特定需求和目的,将分散的口述资源采集与积聚起来的过程。口述资源采集是后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基础。在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除了将现有纸质与音像类型的口述文献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资源外,还可借助数字化采集软件与平台直接生成口述资源。国外口述历史领域已经涌现一大批专业的口述资源数字化采集工具,如 Oracle APEX、StoryCorps、Historymaker等。这些软件和平台在各个口述历史项目中被广泛采用,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其中,Oracle Application Express (APEX)在线资源采集平台由美国民俗中心的职业民俗项目自主研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化平台,能够实现对全国各个机构和用户口述资源的分布式采集[15]。截至2019年7月,职业民俗项目已收藏来自世界各地超过600万张照片、手稿、录音和动态图像,并将所采集的资源提交给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发布并提供利用[16]。近年来,网络应用程序(App)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个人制作口述历史。美国民间口述历史推动机构故事团(StoryCorps)于2015年发布了免费手机应用程序“StoryCorps”,用户通过下载安装StoryCorps程序就可以实现个人口述历史的制作和分享,分步实现口述历史的在线采集、编辑、保存与分享[17]。Historymakers则提供了另外一种采集口述历史的视角和方式,系统收集了9000余小时的非裔美国人口述访谈,并采用先进的归档方式将口述访谈进行数字化,对音频片段(而不是整个采访)创建档案含义以及常识性索引,并与其他口述历史访谈进行链接[18]。在移动终端与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可通过开发或是引进成熟的数字资源采集软件或平台,加大口述资源的采集力度。

4.3 设计科学合理的元数据方案

口述数字资源通常以数据库的方式進行存储、展示与利用,以对象数据与元数据两种形式存在。对象数据是指数字化的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主要描述口述资源的类型;元数据是指关于数据的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和管理对象数据[19]。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元数据方案对于口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至关重要。目前,口述资源组织与描述方案主要有都柏林核心(DC)、MARC21、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等。元数据“关联”能够较好地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链接,更加适合数字网络环境下口述资源的编目与描述,因此日益成为口述历史资源编目的最佳选择。我国目前已有的口述历史数据库更倾向于利用元数据进行口述数字资源的组织,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美国的 Mountain west digital library、Florida Voices 均采用 DC进行口述资源的编目与描述[20]。为了便于口述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可基于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构建合适我国数字资源管理环境的元数据方案。从口述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元数据应能够呈现口述资源的全貌,包括对口述历史访谈内容的描述、对背景信息的描述,并兼顾使用版权方面的考虑。基于以上考虑,口述历史资源元数据可分为三个部分:基础部分、扩展部分与补充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是指描述口述历史资源的常规内容,一般包括题名、主题词、摘要、关键词、所属类别、口述者、语种、采访时间、采访地点、访谈时长、资源类型、比特率、分辨率、文件大小等,扩展部分包括口述者简介、典藏地点、整理上传者、抄本记录、抄本链接等,补充部分包括使用条款、权限限制、推荐引用格式、其他作品等,详见表1。

4.4 选择合适的数字内容管理系统

在数字环境下,口述资源集合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内容管理系统进行口述数字资源的采集、保存、组织与提供利用[21]。数字内容管理系统(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DCMS)是在线管理数字内容(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并提供在线展示的一种方式,用户可对数字对象进行添加、更改或做其他的处理[22]。目前,常用的口述历史内容管理系统主要有WordPress、Drupal、Omeka 、CONTENTdm等。不同的内容管理系统各有特点,其应用范围不同,有的用于大型口述历史数字资源的收藏,而有的适用于构建小型的口述历史数据库和展示音频文件。其中,WordPress因其具有强大的开源社区以及多样化的插件功能,通常用于大型口述历史前端网站与口述收藏样本的展示。例如,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数字时代的口述历史(Oral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OHDA)[23]网站就是应用WordPress所创建。Drupal最显著的功能是其高度的灵活性与扩展性,拥有处理大量数字对象集合的能力,通常用于大型的口述历史项目,成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口述历史项目的首选[24]。美国伊利诺伊州博物馆“音像谷仓”口述历史项目( Illinois State Museum oral history project, Audio-Video Barn)就是基于Drupal平台所创建,用于记录和保存伊利诺伊州农业和农村生活的口述历史。为了提供灵活的导航和利用,该项目使用数字索引软件剪裁器,将每个口述访谈音频或视频按照主题剪辑成为长度在30秒到12分钟不等的片段,并按照受控词表对每个片段进行主题索引,最后将数据导入到Drupal平台,通过该平台所支持的插件模块进行口述访谈的显示、组织、搜索等[25]。Omeka是一款能够进行数字收藏共享和创建丰富数字收藏在线展览的开源网络出版平台,其主要特点在于免费、易于安装、界面友好且拥有灵活多变的元数据功能,能够快速将口述历史收藏在网上进行发布,并允许用户自由开发和使用插件以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要[26]。对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个人用户来说,Omeka是管理和展示口述历史数字集合的极好选择。例如,由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图书馆和信息部门联合开展的佛罗利达记忆项目就是应用Omeka所创建,该口述项目已经成为目前Omeka最大的公共项目之一[27]。因此,选择何种口述数字资源内容管理系统取决于所拥有的资源数量以及建立数据库的目的。

目前我国尚未开发设计出统一的口述历史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功能单一、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的管理和利用需要。因此,为了提升口述历史资源库建设水平,可考虑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专业的平台和系统,也可以在对国内外口述资源管理平台和系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需求购买或引进适合自身的专业化平台和系统。

4.5 口述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

出于口述历史法律与伦理层面的考虑,图书馆在口述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口述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包括口述资源保存的安全,以及获取与利用的安全。为了保证口述资源免遭黑客攻击以及非法使用,通常要对口述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实施权限管理,通过设置管理者的权限、不同用户组的权限以及不同版本使用权限等来保护口述资源的安全使用。权限管理包括酌情提供或限制访问权限,并随着版权和安全级别的变化而改变访问权限。特别是在涉及保护问题的情况下,一些口述文献保存机构还利用元数据来对口述资源进行管理加密、水印、数字签名等,将版权、伦理、安全与隐私等问题充分考虑其中。例如,美国民俗中心在使用 APEX 在线平台采集职业民俗口述文献过程中,为了确保该平台免遭非法用户访问,对平台设定了用户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权限。同时,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建立服务器托管关系,通过该平台软件所采集的所有口述资源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的IT协议进行备份,口述资源在遭遇非法攻击或意外灾害时,可通过美国国会图书馆服务器上的备份进行快速恢复,从而确保了口述资源的安全性[28]。

综上所述, 图书馆开展口述文献数字化工作缘于文化、技术以及理念的共同驱动,对口述文献进行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应坚持规范性、真实性、实用性、效率性、安全性等原则,确保口述资源建设能够方便、快捷地供用户所使用。当前我国图书馆界对口述资源的数字存储和传播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与新媒体技术、数字人文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度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的构建,促进口述历史的多样化展示与传播。

参考文献

SWAIN E D.Oral history in the archives: its documentary rol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The American Archivist.2003(1):139-158.

冯云.数字时代口述历史的价值与问题[J].图书馆建设,2021(3):26-33.

丁海英.口述文献及其价值[J].群文天地,2012(19):122-125.

胡爱民,朱海燕,李师龙.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价值和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7):100-104.

全根先.口述史采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1):10-15.

全根先.口述史采访中的文献收集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6):27-32.

张一.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口述文献资源库建设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2):54-61.

田苗,韩尉,戴晓晔.口述史学科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图书馆界口述文献建设概述[J].图书情报知识,2020(5):34-41.

钟兆麟.文化进化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2:11.张诗阳.从录音机到万维网:口述历史技术载体的变迁及其影响[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3):52-56.

赵明赫.概论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目的和要求[J].黑龙江史志,2013(9):56.

丁钰镔.《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解读[J].中国档案,2018(10):22-23.

冯云,张孝飞.社区口述历史: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领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5):14-18.

周拴龙. 文献数字化理论与技术[M]. 北京:线装书局, 2007:205-206.

GROCE N , LYONS B. Designing a national online oral history collecting initiative: the occupational folklore project at the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J]. Oral History Review, 2013(1):54-66.

Collections & Research Services: The Archive of Folk Culture[EB/OL].[2021-04-28].https://www.loc.gov/folklife/archive.html.

StoryCorps[EB/OL].[2021-04-30].https://storycorps.org/about/.

TEBEAU M. Case study: “visualizing oral history”[EB/OL].[2021-04-30].http://ohda.matrix.msu.edu/2012/06/visualizing-oral-history/.

赵捷,芦晓,张金治.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实现方法与途径[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7(2):1-4.

胡立耘.基于口述历史的图书馆延伸服务[J].图书馆,2015(12):15-22.

陳鹤杰,乔东亮,秦必瑜. 构建具有“数字内容管理”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A].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C]//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8:6.

REHBERGER D. Getting oral history online: Collections management applications[J].Oral History Review,2013(1):83-94.

Oral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EB/OL].[2021-04-29].http://ohda.matrix.msu.edu/.

Drupal[EB/OL].[2021-04-30]https://www.drupal.org/.

Sharing stories: putting the Illinois State Museum audio-video barn on-line[EB/OL].[2021-04-30].http://www.archimuse.com/mw2010/papers/schroeder/schroeder.html.

Omekal[EB/OL].[2021-04-30].https://omeka.org/.

邱建华.Omeka系统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应用剖析[J].情报探索,2019(10):104-109.

张义,张渝珩. 基于在线平台的美国民俗中心职业民俗口述文献采集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20(2): 98-104.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城市数字化建设要“识数”
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数字化的新引擎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从千人千面到千店千策
数字化起舞
厂家如何布局营销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科融合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