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育”理念在高职不同生源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02 00:35何丽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9期
关键词:分层教育生源分层

[摘           要]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分析“三校生”转段生源、“普高生”统招生源、“普高生”单招生源及“高职扩招”生源这四种生源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及创新创业潜质,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新创业教育方式开展“分层教育”,对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受众展开不同的教育,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生源;分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91-03.

一、背景

目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高职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对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选手段,是降低高职学生就业难度的重要途径,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有效选择。作为创新创业人才,首先,知识储备丰富、心理品质优秀和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需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深入分析的能力,对创新创业有初步的认识与选择;最后,需要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向社会提供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认知、创业取向和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1]。

在我国高职招生入学模式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当前高职生源种类较多,主要有“三校生”转段生源(“三校生”是指职校学生、中专学生和技校学生)、“普高生”统招生源、“普高生”单招生源以及“高职扩招”生源。这些不同生源学生由于其前期的教育背景不同,对于上述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呈现出不同的适应性。鉴于该现象,将近年来在各层次各门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广泛的“分层教育”理念引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以获得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应用方法

(一)确定分层依据

“分层教育”理念的依据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因此“分层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些教育背景不同、知识能力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笔者认为,在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化形势下,不同的生源是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可根据高职生源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三校生”转段生源、“普高生”统招生源、“普高生”单招生源以及“高职扩招”生源这四个层次,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结合高职办学特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托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1.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要有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通过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开创新创业类课程及教学项目,或结合专业特点将原有课程和创新创业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激发创业热情和动力,使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结构更加富有创造性,适应创新创业[2]。

2.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

在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的重点是评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结合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契合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同时,技能大赛也加深了学生对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及未来创业所需技能的了解。

3.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高职院校通过自愿报名或内部选拔等不同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和创新创业相关的各类大赛。通过参赛过程中的团队组建、集中培训、项目策划及实施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产品及技术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认知能力等创新创业能力,并鼓励学生将大赛收获转换成创新创业的成果[3]。

4.开展社会实践

目前,高职学生在假期拥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进行下乡服务,可以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可以走訪不同人群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结合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等。这对于在校学生了解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情况及各地的风土人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拓宽眼界、激发创造性思维、落实创意、形成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5.校企合作搭建创业平台

借助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技能+研发+生产”综合教学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实训强化了专业技能,将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结合参与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生产,还可借助企业资金及技术支持将创新成果向实用产品或技术转化。这种方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6.成立创新创业社团

以校内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为平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模拟创业、勤工俭学、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创新创业专题论坛等活动,创造丰富的体验形式,通过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有趣的社团活动中形成创新思维,锻炼创业技能。

这些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受到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潜力及专业学习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形式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鉴于此,分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实施思路

虽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呈现出的创新创业潜质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不同生源的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特点和创新创业潜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性的。通过前期调查,分析不同生源学生的特点及创新创业潜质的共性,对应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分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既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又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对于“三校生”转段生源,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这部分生源目前在高职生源中占比较大。这部分生源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没有系统接受高中教育,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较弱,知识面较窄,且学习习惯欠佳。分析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质,其在前期职业教育中已进行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形成了对专业的一定认识和较为活跃的社会认知思维,其中比较优秀的学生会有相对明确的创业取向。现列举其中某位典型学生相关情况予以说明:该学生在中职期间专业基础扎实,在实习期间已能顶岗完成实际项目工作,并在多项省级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该学生进入高职的学习目标就是提升学历技能,毕业后完成专业方面的创业工作。对于这类生源,在高职三年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可按表1进行。

对于“普高生”统招生源,这部分生源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教育并通过高考的方式进入高职,他们是所有生源中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但其生源占比较小,且基本没有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形成基本在第五学期结束后。分析其创新创业潜质,他们在高中阶段基本没有经过创业方面的教育及训练,但文化基础扎实,进行短期的学习及培训后,能较快地形成创新思维,并有足够的学识基础支撑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创业活动,但这部分生源的创业意向不一定很强烈。现列举其中某位典型学生相关情况予以说明:该学生参加高考时由于几分之差无缘大学本科,因此其在入学时的目标则定向为在高职期间参加专升本考试以圆自己的大学梦,对于创新创业类活动的参加只停留在体验并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对于这类生源,在高职三年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可按表2进行。

对于“普高生”单招生源,这部分生源没有参加高考,通过形式不一的测试进入高职,生源占比中等。这部分生源相对于“普高生”统招生源来说,他们直接选择考取高职相关专业,职业选择目的性较强,但文化课程基础相对薄弱,且大多没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于“三校生”转段生源,他们接受了系统的高中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和学习能力,但专业基础薄弱,社会认知缺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分析其创新创业潜质,这部分生源有较强烈的创新创业期望,但没有创新创业基础,可在一定锻炼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5]。现列举其中某位典型学生相关情况予以说明:该学生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成绩不理想,无法考取大学本科,因此,在综合考虑后报考了高职,但其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未来规划不明确。对于这类生源,在高职三年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可按表3進行。

在国家近两年高职扩招的背景下,“高职扩招”生源产生并包括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各类社会考生(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鉴于这部分生源数量较多且大多是社会在职人员,因此普遍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模式,如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或者允许部分学生同在校生一起跟班上课等教学模式。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能切实通过高职教育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就业层次,对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部分生源无论在年龄、文化背景、学习需求还是创新创业潜质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前期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年龄偏大,且正在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有相应的专业基础,他们希望通过高职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或专业技能以改善工作条件,如果这部分人有创新创业的意愿,相对有利的条件是可依托他们现有的工作平台;还有一些学生是社会上的体力劳动者,没有固定的专业方向,他们希望通过高职学习能有一技之长,这部分人更乐于将学习到的创新创业的知识方法用于今后创业。对于这类生源,在高职三年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可按表4进行。

三、思考

首先,创新创业人才分层培养思路还可以继续深化。例如,在全体“高职扩招”生源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再根据这部分生源内部的具体分类,深入挖掘分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方法,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这部分切实需要去创业的群体掌握创业技能。其次,创新创业形式还可以更加丰富。例如,作为高职重要生源之一的“三校生”在进入高职前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基础,他们在转段升入高职后可以直接带动其他生源学生深化其原有的创新创业成果。最后,本文提出的“分层”方式是在归纳总结某类生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不排除有些学生有某一方面的创新创业意愿及特质可以灵活选用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肖润花,李珊珊.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0):71-75.

[2]钱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77-78,95.

[3]何红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研究[J].文存阅刊,2020(35):76-77.

[4]王冰,李艳.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2):53-54.

[5]刘鹏飞,章晓菲.基于专创融通的双创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成长机制建设:以新疆高职院校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93-95.

①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源结构多样化形势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何丽琴(1983—),女,汉族,山西平定人,管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分层教育生源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浅谈音乐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跨省生源调控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