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燕麦新品种引种试验

2022-04-02 03:07颜丽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燕麦青海田间

颜丽春

(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剑川 671300)

燕麦是剑川县高海拔山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350 hm2,对山区人民的生产起着关键性作用。产区分布在海拔2750~3150 m,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交通偏远、规模小且人员居住较为分散,长期以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要精力大都集中在人员居住比较密集的坝区大宗农作物上,对偏远山区的、规模较小的如燕麦的种植研究不曾涉及,燕麦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产量低,急需对品种进行更新、引进。为此,经多方联系,从青海引进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8 个品种进行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剑川县高海拔冷凉山区特殊环境下优质、抗病、高产的燕麦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是从青海引进的青引1 号、青引2 号、青引3 号、林纳、青海444、加燕2 号、青海甜燕麦及白燕7 号共8 个新品种,1 个本地传统品种作为对照,共9 个品种。除青引3 号、本地对照(不知名)2 个品种为裸燕麦(裸粒型)外,其它7 个参试品种都为皮燕麦(带稃型)。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甸南镇白山母村,东经100°0′24″、北纬26°25′15″,海拔2910~2930 m,土壤为红砂壤,地力中等,前作玛卡。

1.3 试验设计

所有参试品种不设小区,都采用示范地传统的散播种植方式,对其经济性状进行观察记载调查并进行理论测产,每个品种测产抽取好、中、差3 个样点,每个样点12 m2。

1.4 栽培管理

试验采用本地传统的散播方式,于2019 年4 月6日播种,按播种日期划分应属夏燕麦区,用15%三唑酮(粉锈宁)拌种进行种子处理,播种量112.5 kg·hm-2,翻耕前施农家肥22.5 t·hm-2作为基肥,播种日当天施复合肥(N-P2O5-K2O=10-10-10)180 kg·hm-2作为种肥。无灌溉措施,靠自然降水。

1.5 数据调查与分析

试验期间调查燕麦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试验结束收获测产,并用软件Excel 2010 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病害调查

生育日数反映作物生长期的长短,可根据茬口矛盾、牧草季节短缺等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适期对应的生育日数品种。由表1 可见,生育期最短的青海444只有112 d,比本地品种(CK)149 d 早熟37 d;最长的加燕2 号达156 d,比本地品种(CK)晩熟7 d;最接近本地品种(CK)的青引2 号为151 d,比本地品种(CK)晩熟2 d。加燕2 号、林纳、青海444 对白粉病表现高抗,加燕2 号对锈病表现高抗,青海444 对锈病表现易感,其它品种对锈病及白粉病均表现中抗。

2.2 主要经济性状

2.2.1 株高

株高优势可以考虑解决山区的牧草短缺问题。由表2 可见,新引进的8 个品种株高都比本地品种(CK)高,最高的青海甜燕麦达153 cm,比本地品种(CK)高53 cm;最接近本地品种(CK)的林纳和青引1 号均为123 cm,比本地品种(CK)也高出23 cm。

2.2.2 每穗实粒数

新引进的8 个品种每穗实粒数都比本地品种(CK)高,最多的林纳达43.6 粒,比本地品种(CK)多出22.9 粒;最接近本地品种(CK)的青引3 号为24.7粒,比本地品种(CK)多4 粒。

2.2.3 千粒重

新引进的8 个品种千粒重也都高于本地品种(CK),最高的青引2 号达32.78 g,比本地品种(CK)多出19.73 g;最接近本地品种(CK)的青引3 号为16.41 g,比本地品种(CK)多3.36 g(备注:测千粒重时,皮燕麦都是带稃的,因此其测产结果都偏高于正常范围)。

2.3 产量

产量最高的加燕2 号达6866.7 kg·hm-2,比本地品种(CK)高出5152 kg·hm-2,是本地品种(CK)的4倍多;最低的青引3 号为1025.0 kg·hm-2,比本地品种(CK)减产691.7 kg·hm-2。

表3 参试燕麦品种产量

2.4 品种评述

青引1 号。皮燕麦,产量高于本地品种(CK),但不明显,田间表现为严重倒伏、不利于收割,不适宜在本地种植。

青引2 号。皮燕麦,产量较本地品种(CK)高,田间表现无病害,也不倒伏,可在本地推广。

青引3 号。裸燕麦,虽然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都高于本地品种(CK),但结实率较低、空秕率高,产量低于本地品种(CK),不适宜在本地种植。

林纳。皮燕麦,产量较本地品种(CK)增产幅度明显,田间表现无病害、不倒伏,可在本地推广。

青海444。皮燕麦,产量高于本地品种(CK),但田间表现为严重倒伏、不利于收割,不适宜在本地种植。

加燕2 号。皮燕麦,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田间表现无病害,也不倒伏,可在本地推广。

青海甜燕麦。皮燕麦,产量较本地品种(CK)高,田间表现无病害,也不倒伏,可在本地推广。

白燕7 号。皮燕麦,产量较本地品种(CK)高,田间表现无病害,也不倒伏,可在本地推广。

3 结论

新引进参试品种8 个,其中皮燕麦7 个,裸燕麦1 个。有2 个品种倒伏、1 个品种(裸燕麦)产量低于本地品种(CK),有3 个品种不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其余5 个品种(均为皮燕麦)产量都高于本地品种(CK),产量最高的加燕2 号单产达6866.7 kg·hm-2,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株高都高于本地品种(CK),最高的可达153 cm。从产量及株高分析,适宜推广的5 个品种,产量均高于本地品种(CK),株高又有利于解决山区的牧草短缺问题,有较好的生产潜力,来年可继续示范,观察其主要经济性状是否稳定。另外,本地种植的是裸燕麦,没有种植皮燕麦的习惯,皮燕麦是带壳的,而裸燕麦是不带壳的,两者之间的产量不宜比较,但产量比本地对照高是可以肯定的。再有,有些品种抽样测产区之间的单产差别较大,这主要是耕作方式采用较为粗糙的散播方式、造成出苗参差不齐有关,以后应尽量采用开沟条播或开墒条播的精细化耕作方式。

猜你喜欢
燕麦青海田间
陕西黄龙:春来好时节 田间农事忙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燕麦奶不含奶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大美青海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