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性评价中真实情境的创设

2022-04-03 10:38戴贤娟
江苏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情境创设

【摘 要】南京市成贤街小学改革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性评价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学校积极探索在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性评价中创设真实情境。真实情境依托情境本身独特的模拟性,其设计既可以是实际生活的还原或模拟,也可以是过去或未来某个时间点上事件的演绎,还可以是人为构建出来的一系列超越现实的虚拟场景或故事。真实情境更容易吸引儿童的參与,促进儿童探究意识、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性评价;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8-0059-02

【作者简介】戴贤娟,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南京,210016)教师,一级教师。

真实的情境不一定是“真的生活”。真实的情境,不仅能引导儿童“进入”,更能激发儿童“投入”;不仅是创设儿童学习的“环境”,更是驱动儿童浸润与探索、思考和发现的“心境”,实现能力、品质与学习心态的迁移。南京市成贤街小学积极探索在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性评价中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儿童探究意识、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性评价中创设真实情境的价值

儿童的学习从真实情境出发,经过学科学习的滋养,又回到真实世界中。而教师的设计则是从学科问题出发,寻找与儿童生活的关联,再回到学科教学。那么创设真实情境有什么价值呢?

1.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

真实情境是儿童进入评价产生学习内驱力的开始。要让儿童真正喜欢这个情境,产生问题意识,主动投入到真实情境中。因此,真实情境要有创新性、体验感和真实感,通过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方式描述出来,能带给儿童冲击,儿童可见、可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在真实情境中积极思考。

2.催生儿童关联性情感。

真实情境使儿童感受到这个驱动性问题和“我”有关,产生强烈的相关性。因此,真实情境要尽可能设计与儿童生活有关的活动。尤其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要在情境和儿童之间建立联系。

二、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性评价中创设真实情境的路径

1.基于校本特色,浸润真实情境。

如今,很多学校正逐步尝试让儿童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走出教室,直接在社会场馆或实践基地开展学习评价,贴近儿童真实的生活。一方面,这能营造氛围、渲染意境,增强儿童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代入感,促进儿童沉浸到评价中;另一方面,也使评价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真实情境创设必须从儿童的学习内容出发,找到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情境,并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中,教育者需要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怎样的支持。

南京市某校在入学适应性评价活动中,结合学校独有的户外活动场所——实践园,并融入春节元素,以“游园”形式将“游园路线”巧妙融合到“城市小农夫”情境中。学生以“城市小农夫”的身份进入实践园闯关,依次参与“运动、合作、吟诵、实践”等四个主题活动,以“果熟蹲蹲蹲、成语蹦蹦蹦、蔬菜看看看、蔬菜夸夸夸”的情境化、游戏化的方式落实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2.基于儿童本位,模拟真实情境。

儿童本位意味着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关心儿童。儿童本位,归根到底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一年级整个上学期都归为入学适应期,此时的儿童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如南京市某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相约冰雪,冬奥有我”一年级期末沉浸式综合测评活动。在启动仪式中,儿童观看视频,进行知识问答,了解有关北京冬奥会的相关知识。再由校长为学校儿童送来祝福与鼓励,鼓励他们投入测评活动,开展前期研究学习。儿童向父母介绍冬奥会,每晚与父母共读学校编制的《冬奥知识绘本》,进一步了解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吉祥物、场馆、运动项目等。

在测评周中,儿童运用自己一学期以来学到的各种知识、掌握的各种本领,讲述“冬奥故事”、创编“冬奥啦啦歌”、探秘“数字与冬奥”、设计“冰嬉节门票”、参与“小志愿者行动”……在各种沉浸式测评活动中获得积分,最终赢取他们自主设计的“冰嬉节”门票。上述的情境创设不再仅仅是为了评价,而是创造了家校一体的充满人文色彩的、人人参与的小型剧场。

3.基于学科素养,构建真实情境。

评价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特别关注三大素养:一是整合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突出人文再现的学科素养;二是以营造真实生活场景与氛围、参与职业体验为核心的生活素养;三是以培养行为习惯、交往沟通、品质修养为目的的德育素养。

除了模拟真实情境外,还可以在每一关中,适时创设生活场景,达到生活体验、职业体验与德育渗透的目的。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在“国潮雅韵金陵景,贤娃乐享游考季”评价活动中,依据课程标准和内容,基于地处南京人文场景附近的优势,设定“国子监、江南贡院、夫子庙、金陵驿站、金陵画院、大华妙音坊”等固定生活场景,创造真实情境。儿童身着汉服,头戴官帽,化身古代学子,通过语言交流(如闯关口令)、肢体动作、外在形象(如头饰)、故事情节、工具设备、环境营造与渲染(如音视频、关卡标识牌)等自然融入各评价环节中,采用“背一背、摆一摆、玩一玩、选一选、唱一唱、画一画”的形式,让每个儿童自始至终沉浸在拓展的真实情境中。具体而完整的情境创设与人文再现,各学科知识与游戏、德育渗透、口语交际等融为一体,闯关者与组织者充当故事角色,共同完成了一场带有戏剧表演性质的综合性评价。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情境创设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