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4-03 19:56杨述琴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作文教师

杨述琴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出现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在追求智力教育的同时,也开始兼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力求让学生实现智力与素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但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教学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亟待予以改进。

一、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1.忽视经验与素材的积累

高年级的小学生面临小升初,学业压力较大,严重压缩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即使在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后,很多学生的实践活动依然很单一。正是因为缺少实践经验,他们在写作时常会出现素材匮乏、言之无物、缺少情感等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相对薄弱,针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无法做到细致观察,因此写作素材的积累也非常有限。例如,在以“秋天”为主题写作时,很多学生仅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相关事件,不能在作文中融入自己对“秋天”的思考和感受,读来很难感受到文字之美与秋天的意境。

2.教学设计灵活性不足

写作教学的落脚点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把握立意、选材角度,写出富有真情并有所创新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事实上,一些教师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灵活性不足,更多是把写作技巧直接讲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更无从探究写作技能的提高,长此以往甚至会弱化学生的写作兴趣,把语文学习视为一项负担。

3.教学过于模式化

一些教师在组织写作指导时,会直接给学生展示写作模板,要求学生参照范文仿写开头、主体、结尾,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人物描写类的写作为例,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人物,在主体部分从语言、神态、举止等方面细致刻画人物,在结尾处总结全文、呼应文题。这种模式化的写作指导,的确可以避免偏题、离题,但也非常容易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导致他们写出的作文内容平淡、情感匮乏,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为帮助学生突破既定的写作模式,教师需要调整写作指导模式,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水平,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写作基础。

二、小学写作教学的优化要点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感受到趣味性,逐步学会确定写作方向和梳理写作思路。应该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新颖活泼的写作情境,或者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能够围绕作文题目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意写作。这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内在驱动力,让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亲身经历融入作文中,赋予作文以生命力。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响应号召,让学生以兴趣为驱动快乐地写作,这种引导方式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2.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大部分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都会因为写作范围的局限性和写作经验不足,而无法理清写作思路,会无意识地对范文进行模仿。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要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经验、学习基础等方面出发,在提供写作模仿空间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把模仿的语言方式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经验,掌握其中的语言结构、词汇应用、写作手法等,促使学生的语言体系逐步走向完善,最终能做到灵活运用文字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为学生坚持写作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地强化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想象力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做支撑,特别是要具备开阔的视野,教师需要以阅读教学为契机,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的写作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以写出更多优质、精彩的作文。

三、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写作是通过文字把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既是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要把侧重点放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建构上。

1.注意读写结合,拓宽文学视野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表现出“无从下笔无神”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采取“读+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尽可能多地积累写作素材,以便为作文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常包括以写促读和以读促写。以读促写是指通过阅读优秀作品,逐渐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或者有感而发,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写促读是指学生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开阔视野,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时,教師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收集、阅读与“地方风景”相关的文章,摘抄其中的优美词句,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完成阅读分享后,教师要继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要求学生说出一两个想推荐的地方,介绍其地域特色。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写出的“好地方”更有吸引力。

2.加强阅读教学,渗透写作练习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师要应用教材指导教学,但是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在写作教学中,为实现传授学生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见闻、能写简单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的目标,教师可以把写作指导和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主题单元的形式授课,把写作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部分,逐一落实到阅读教学中,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逐个击破,促使学生为单元主题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做到高效的表达。

统编教材以阅读和表达并重作为编排特点,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以“舐犊之情”为主题,单元阅读文本依托场景、细节的刻画,把爱与温暖蕴含其中。导学生精读单元文本,从重点字句中体会情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借此机会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引导学生模仿文本布局、文本结构、写作思路,根据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仿写,促使其正确娴熟地掌握相关写作方法,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注意实践积累,指导学生观察

文章如溪水,只要泉源不枯竭,那么溪水自然也会长流不止。如果学生只能做到模仿写作,写出来的作文必然个性不足。积累写作素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向生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适时启发学生,以此丰富学生的见闻,让他们形成独特的内在感受,加快观察、分析、思考习惯的形成。教师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纪念馆,锻炼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组织学生春游踏青、游览森林公园、聆听鸟叫声、在操场观察落叶等。总之,就是要把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自然、触摸生活,在活动中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能把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融入写作中,赋予文章以生命活力。

另外,观察并非无目的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要点:首先,按顺序观察。在确定观察范围后,要按照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避免遗漏重点。其次,要突出重点。待学生观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印象最为深刻或最感兴趣的事物,再次观察其细节,以随笔的形式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既能让学生通过反复练笔,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阅历经验,加之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进一步改善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状况,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4.调动生活经验,拓展写作范围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需要深刻意识到,丰富的写作素材、扎实的写作能力,是优化作文质量的关键。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生活本就是广阔的资源宝库,教师可以围绕特定的作文主题,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经历,通过调动生活经验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以“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写作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家乡风俗,然后鼓励学生任选视角展开描写。教师要基于学生选择的写作视角,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课外阅读等途径广泛收集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增加对家乡全貌的了解,再把这些资料转化为写作素材,应用到写作中,这样便更容易写出层次分明、主旨明确的作文。或者在“观察日记”的写作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实写作内容,如布置观察任务,观察傍晚的小区街道、观察同桌的一天、观察一周的天气等,引导学生把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写作中,以生活为支撑,防止语言表达华而不实。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梳理文章思路能力,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

5.丰富课外阅读,拓展写作思路

考虑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主旨不明确、语言空洞等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丰富写作素材积累,多向思维,开阔写作思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喜好、接受能力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关注学生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然后采用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阅读瓶颈,获取良好的阅读效果。

以《城南旧事》的教學为例。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送别》,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把学生的情绪带入到课文的阅读情境中。接下来,教师应该为学生详细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并带领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优美词汇、重点句段展开分析,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剩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鼓励学生面向全体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阅读经验。最后,教师可以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例如《下雨天,真好》《骆驼祥子》等,让学生一边阅读积累,一边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的人生百态,在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把作者的情感表达技巧借鉴到自己的写作练习中,让作文焕发出生命活力。

6.开展趣味教学,强化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驱动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课堂活动的关键因素。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把具有趣味性的元素引入到写作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细致分析文学作品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还要组织学生把获得的各种体验写入作文中,实现写作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完美融合。

例如,在以“童年趣事”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为写作课堂增添一些趣味性,唤起学生的童年记忆,然后导入:“童年是一本记载着美好回忆、承载着收获喜悦的书,童年时期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趣事,下面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童年趣味经历?”接下来,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讨论,让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在增进生生关系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思维启发,帮助更多学生从写作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培优补困的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密切关注各小组的互动进展,尤其是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加强辅导,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作文是通过对词汇、文字的整合重组,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他人,让更多人在接收到信息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写出更多优秀作文。

猜你喜欢
双减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