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幼儿德育渗透教育的思考

2022-04-06 12:10郑桂惠
关键词:幼儿教师玩具德育

郑桂惠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幼儿园)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儿,并在日常活动中,用心观察幼儿,及时指导幼儿纠正错误的思想意识,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幼儿教师也可以借助幼儿喜欢的游戏,将德育教育与之融合,巧妙渗透,从而帮助幼儿提高思想认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发挥教师作用,树立良好榜样

幼儿教师在幼儿心中像自己的妈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感染每一个幼儿的幼小心灵,影响幼儿健康成长。作为幼儿人生的引路人,我们要注重言传身教,用朴素的语言、文明的举止“无声”地渗透德育教育,把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身边“内容”,形成涓涓细流流入幼儿的心田,让幼儿在润物无声处、潜移默化中,使道德受到感染,思想得以熏陶。

例如,每天早晨,教师要弯下腰,微笑迎接每一个幼儿,或打个手势,或问个好,或点点头,或摸摸幼儿的头,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教师的爱。当发现地面有垃圾时,教师要蹲下来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筒内,并对幼儿说:“地上有垃圾,我们要捡起来。”“地面像我们的‘脸’,它也爱干净哟。”让幼儿在无形中感受到教师良好的品德。与幼儿同时进入教室时,教师要侧身站在旁边,主动让幼儿先进教室,叮嘱幼儿慢慢来,不要拥挤,不要喧哗,让幼儿慢慢学会谦让……

幼儿的思想教育、品德熏陶、德育渗透是一个细致活儿,需要教师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言行一点一滴去感染幼儿,去教育幼儿。久而久之,幼儿的良好品德才会慢慢形成,良好的思想才能慢慢得以培养,高大上的德育教育才能“悄然”落地。

二、借助日常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不同的幼儿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也各不相同。教师要立足幼儿实际情况,多角度观察幼儿活动,多层次思考问题,多渠道走进幼儿心灵,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发现“真实”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以及有效的教育措施,把教育落实到点子上,落实到实际中,落实到要害处,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例如,两名幼儿在玩耍时,一名幼儿不小心撞倒了他的同伴,两名幼儿就此发生了矛盾。此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个契机,与撞倒别人的幼儿进行亲切的谈话:“你不小心撞倒了你的朋友,要向他说‘某某同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我吗?’”让这名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知道错了就要向对方赔礼道歉。同时,还要关心被撞的幼儿,与他进行交流:“你的好朋友某某同学不是故意的,我们要说‘不要紧’。”让幼儿学会原谅他人,包容他人。最后,还要和这两名幼儿交流:“以后你们再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怎么做?”让他们知道以后怎么玩、怎么做比较安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细心、耐心地引导幼儿认识“对”与“错”,不仅有效解决了幼儿之间的矛盾,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又如,两名幼儿因喜欢同一个玩具互不相让,其中一名幼儿还将玩具损毁。教师就要从幼儿不懂得分享的错误意识出发,与两名幼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不相让,再对损毁玩具的幼儿进行渗透教育:“损毁公共玩具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当别的同伴想要玩同一个玩具时,要与其进行共同分享。”对于另一名幼儿,教师也需要向其进行渗透教育:“当你想要玩别的同伴正在玩的玩具时,要征得对方同意,有礼貌地与他商讨,不能强硬抢夺。”这样的教育,会培养幼儿分享、礼貌、谦让的意识,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是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教师要做德育教育的有心人,瞄准教育的时机,抓住渗透的契机,善用教育的方法,把德育教育化繁为简,化大为小,简简单单地、有效地落实到幼儿的心坎中、心灵里,让幼儿真正得到应有的教育,让德育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开展角色游戏,同步渗透教育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形式,教师将德育教育与幼儿喜欢的游戏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还可以让幼儿更主动地领悟游戏,增强对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德育教育内容,引入不同的角色游戏,也可以创新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创新德育教育方式,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促进幼儿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开展游戏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生动展示角色游戏内容,使游戏教育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例如,教师要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就可以以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为主题,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前,可以要求幼儿父母与幼儿一起观看阅兵仪式的视频,交流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活动课开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阅兵仪式的视频,营造一个浓浓的阅兵氛围。活动伊始,教师不要急于让幼儿观看阅兵视频,而是让幼儿先说一说与父母观看视频后,看到了哪些内容,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然后有选择性地让幼儿观看阅兵仪式的视频。幼儿发出阵阵惊讶声、赞叹声之后,让幼儿交流观看后的感觉:“解放军叔叔太伟大了!”“解放军叔叔队伍太整齐,太牛了!”“解放军叔叔非常威武!”“我们中国人太厉害了,太棒了!”……在幼儿有了这样的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再拿出准备好的服装、道具分发给幼儿,鼓励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在此期间,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队形以及自己站的姿势、走路的步伐、抬腿的高度和精气神、面部表情、眼睛的专注程度等。幼儿虽然不能像解放军叔叔那样英姿飒爽、威武精神,但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解放军叔叔的厉害,不知不觉地融入游戏角色。最后,教师再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这样一个主题活动,幼儿参与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的主体,看、听、说、演等多种感官参与过程,得到爱国情怀的教育,心中自然而然就播下了热爱祖国的那一颗种子。

像这样,通过游戏、活动,巧妙地把德育启蒙教育的抽象道理融合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融入喜闻乐见的游戏当中,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乐趣中自然领悟其中的道理,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幼儿教师要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为幼儿树立典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思想,同时借助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思想认知,这样德育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玩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