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同美声技巧的融合
——一种“中西结合式”的艺术创新探索

2022-04-07 12:26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王元鹏
艺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演唱者声乐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 王元鹏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大众审美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在感受声乐艺术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如何让民族声乐作品广泛引起听众共鸣,需要不断的完善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美声演唱技巧的融合,呈现出民族声乐艺术全新的发展思路,也是进一步推动民族声乐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特征分析

(一)民族声乐唱法特征

凭借汉语语言作为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要求演唱者具有明亮的音色和纯正的发音,民族声乐演唱讲究声音的甜美、干脆、圆润、水滋等特征。演唱者带有情感的演唱声音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展示出声乐艺术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字正腔圆的演唱形式,凭借汉字的基础,带领出声音的独特性。民族声乐的演唱要求演唱者有饱满的情感和动人的表演,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唱者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形体表达。清晰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演唱者的吐字和咬字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行云流水的腔调表达委婉动听,也呈现出民族声乐的风格与特色,具有韵律的腔调彰显出民族声乐的艺术美感①。民族声乐的演唱主要运用了美声的胸腹呼吸方法,从而控制自己的吸气量,在演唱高音位置时通过头部控制共鸣,通过真假声转换的演唱方式,发出具有穿透性的音乐。演唱民族声乐的歌者,一般会运用口腔和胸腔的共鸣两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音量,从而控制高音,发声时不会出现模糊的音色问题,还能够提升演唱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综上所述,民族声乐的演唱要求演唱者具备气、情、声、字、表、味、象、养的高度融合,进而体现出民族声乐演唱的最高审美境界②。

(二)美声唱法特征

美声演唱的方式具有其独特性,要求演唱者具备纯正的元音,能够吐字清晰、音调饱满的表演出声乐作品。演唱美声音乐作品,同时还要求演唱者能够拥有比较广阔的音域,能够达成整体的共鸣,通过富有变化的演唱技巧,呈现出优美的演唱音色。美声演唱技巧要求演唱者严格的划分声部并进行声区的统一,讲求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塑造音量的特征。演唱美声作品时,讲求气声一致,能够平滑的连接每个独立存在的音节,均匀的音阶表现形式,自如的调整声音强弱,展现出完美的声乐魅力③。美声演唱技巧与其他声乐演唱最大的区别在于其采用了混合声区的演唱方法,采取真假声音混合演唱的方式,呈现出美声音乐的独特性,美声的演唱技巧将演唱者的腔体共鸣充分的调动起来,因此也体现出美声演唱独特的审美品位。通透、活泼、扎实、纯净、圆润、明亮、深厚、轻柔、松弛、拢致等,都是声乐演唱技巧的独特性,多元化的演唱特征也彰显出声乐艺术的审美品位。

二、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差异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分析两者存在的不同,也有助于更好地吸收两种演唱方式的优势和特征,更好地展现出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

第一,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存在运用气息方面的差异。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主要是将演唱者的整体气息聚集到一根线上从小腹位置发声集聚力量传递到口腔位置,因此民族声乐演唱呈现出具有爆发力的洪亮声音,而且演唱出的声音也非常具有亲和力④。第二,民族声乐演唱和美声技巧,无论是演唱的方法还是表现的形式都存在差异,因为曲风和表演形式的不同,也会呈现存在差别的舞台效果。与美声演唱技巧对比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更具多元化特点,而美声演唱技巧更为丰富,演唱的变化也比较多。第三,从声乐形成的文化背景方面进行对比,美声演唱主要是受到西方社会发展历史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民族演唱方式受到我国社会多民族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也促使民族声乐演唱的方式更具多元化的特征和独特性。第四,从咬字方面进行对比,美声的演唱咬字比较个性,而民族演唱方式则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咬字的细节要求比较多。第五,民族演唱的方式仅使用到小部分的共鸣技巧,最后的发声位置都比较靠前,因此采取民族演唱方式的时候会将共鸣控制的更为小范围,这样也促使演唱时的声音更加洪亮且具有穿透力⑤。美声的演唱则更多的用到了共鸣的方法,呈现出的声音表现力更具变化性,也彰显出其独特韵味。

三、美声演唱与民族声乐演唱的融合

(一)美声唱法中的民族表演

在美声演唱与民族声乐相互融合的声乐演唱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声乐艺术的多元化特征和艺术审美价值。声乐表演艺术与演唱的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为表现出民族声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和水平。我国传统的戏曲和民歌艺术奠定了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基础,因此,在美声演唱技巧中融入民族声乐表演方式,更加有助于体现出音乐作品背后充盈的情感。美声唱法虽然起源于西方社会,但是在我国社会已经广泛传播开来,并且已经深植于我国艺术领域当中⑥。美声演唱技巧能够借鉴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不仅仅可以提升演唱的水平,还能够增添演唱表达的情感。在美声演唱中融合民族演唱方法,是国内声乐演唱环境中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的借鉴与融合自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美声演唱方法中融入民族表演,体现出民族声乐的韵味美、意境美,也为美声演唱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成全更高追求的审美追求。

(二)美声唱法中的民族吐字

采取美声演唱技巧来演绎汉语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会发现腔调与歌词的演唱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和调整情况。由此可见,在采取美声演唱技巧演唱汉语歌曲时,一定要关注到演唱者吐字技巧的表现能力进而保证呈现出良好的抵抗效果。为完整地表现出美声声乐作品,还要锻炼演唱者每个歌词和音素的发音技巧。通过把握吐字发音行腔走调,从而更细腻和优美地展现出美声音乐作品抑扬顿挫的韵味⑦。在演唱美声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讲求字正腔圆的发音特征,也是高度融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重要表现。字正腔圆的演唱表现方式是我国民族声乐独有的演唱特征,对于演唱者汉语文字的发音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展现出演唱中的细腻和精致特点。具备字正腔圆的演唱技巧,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韵律和音色,并且能够体现出美声演唱技巧中不同位置共鸣的演唱色彩,从而通过艺术作品的韵味,诠释声乐理论精粹与演唱实践技巧结合的美好⑧。

四、民族声乐演唱中美声唱法技巧融合的分析

(一)真假声音混合

山歌是我国民族声乐歌曲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演唱方式,而且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早期山歌起源于我国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是人们在劳作时创作出了歌曲类型,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因此山歌的演唱和表现形式也比较高亢,呈现出比较自由且多元化的曲风特征。不同的演唱者对于音色的呈现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山歌这类声乐作品时,会有多元化的表演形式,而且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也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⑨。无论哪种演唱方式还是表演形式,主要目的都是通过演唱者不同的表达去诠释自己对民族声乐的理解,进而体现出演唱者演唱山歌时的真情实感,将民族声乐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引起广泛的共鸣。在演绎民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美声演唱的发音技巧可以凭借真假声转换和混合的演唱模式,体现出声乐作品的一致性情感表达特征,凸显出民族声乐作品的特点,这种真假音混合的演唱方式应用于山歌的表演过程,更加有助于体现民族声乐艺术的特色。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应用美声的真假音混合演唱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演绎作品的特色和内涵。

(二)美声演唱技巧中的吐字

在民族声乐演唱的作品当中,融入美声演唱中的吐字技巧,可以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委婉的风格。以下将小调作为实际研究案例,发现在小调的演唱过程中应用美声演唱的吐字技巧,可以更加细腻的表达民族声乐作品,内在的情感,促使民族声乐作品的节奏更加规范,体现出结构设计方面的整齐性。小调在城镇地域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比较流行的主流歌曲类别。在演唱小调曲目的过程中,运用美声的咬字技巧和发音原则,可以更好地推演出小调演奏作品的特征⑩。通过美声演唱技巧的处理,展现出小调乐曲的艺术美感,也可以进一步弥补民族声乐演唱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运用美声咬字的演唱技巧,主要是通过咽腔共鸣达到实际的演唱目的,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关注自身口型的变化,促使自己能够发出更加圆润和饱满的声音,从而彰显出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审美。

(三)美声演唱技巧的呼吸与共鸣

通过收集和赏析民族声乐歌曲,可以发现民族声乐作品当中也存在美声唱法的呼吸和共鸣特点,本次研究将号子作为实际研究案例,通过分析号子的演唱形式和表演风格,感受美声演唱技巧应用的元素优势。号子诞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当中,是一种随性演唱的歌曲表现形式,其主要演唱方法以吆喝和呐喊为主。与其他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对比,号子的音乐演唱风格更加豪迈,彰显出劳动人民的热情和勇敢⑪。通过赏析能够了解到号子这种音乐形式的开头和结尾设计,都能够发现其呈现出非常高亢的曲风风格,也均凭借高音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控制好必须自身的演唱力度。演唱者一旦没有控制好演唱的声音力度,就会影响到整首歌曲的表演效果。因此,如果能够在表演号子这种音乐风格的过程中,运用美声呼吸和共鸣混合的演唱方式,进一步诠释民族声乐的美感。将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呐喊演唱方式与美声的呼吸和共鸣,演唱方法结合在一起,则会体现出更加自然的音乐表达形式,这种演唱技巧不做作,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真正体现出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意识。

五、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西结合”的发展创新趋势

民族声乐演唱形式与美声演唱的技巧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是未来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中西结合的形式成就艺术创新的探索。中西结合的演唱方式,恰好体现出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与美声演唱技巧之间的关联性,两者相互依存,通过不同的声乐演唱和表达形式,呈现出音乐艺术独有的魅力。声乐的演唱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又存在统一之处,就是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可以向美声演唱技巧学习相关的表演技术,并且借鉴其成功的技巧经验,与此同时,还应当重点体现出我国民族声乐情感表达的方式、风格,以及语言的魅力,只有这样综合的演唱技巧和形式,才能够发挥出更加优美的民族声乐作品⑫。中西结合的演唱形式,能够促进两种演唱方法,不断的发展,并将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传递给全世界,引起世界音乐艺术舞台的充分关注。中西结合的形式,将民族声乐演唱同美声演唱技巧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创新的艺术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呈现出我国民族声乐进步发展的意识和态度。事实证明,专业的演唱家能够进一步学习西方声乐演唱技巧,也可以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将美声演唱技巧融合到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更能够体现出我国民族声乐旋律、风格、韵味,以及语言结合的审美价值,从而感动广大听众,也使我国民族声乐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脚步的民族艺术,具备更强烈的生命力,才能够不断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技巧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符合现代社会艺术发展要求的中西结合创新意识多血源多种族的艺术传承,不会出现退化的情况,反而进一步推广了我国民间演唱艺术、戏曲和曲艺的进步发展。民族声乐作品将我国文化和语言作为创作的基础,借鉴并吸收美声演唱的技巧,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演唱,诠释着我国民族文化气质,向大众宣传民族艺术审美,引领欣赏的风潮,更具民族音乐风格的传承价值。

(二)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音乐文化也不尽相同,音乐艺术如果期待着长久可持续的发展,也应当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融合不同的演唱及艺术风格,促进其长久创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发展并创造了辉煌和繁荣的大好景象。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绎,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极具个性的民族文化特征,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听众感受到淳朴的乡土气息,这正是大众喜爱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原因,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家走进我国声乐艺术的舞台,向我们传递了来自西方社会的声乐艺术文化,也对我国民族声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还是美声演唱艺术,两种表现形式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彰显出自身特色,构成完整的体系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中西结合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发展路径。重视传承和发展传统声乐作品亲切、质朴、传神的民族风格,将演唱技巧作为基础,掌握准确演唱风格,并为演唱声乐作品服务。声乐界始终关注着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只有二者相互学习和借鉴,才能够展示出声乐艺术的多元化特征,紧紧跟随当下声乐文化发展的脚步,将中西方的声乐文化和意识融合在一起,进而创造出全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引发大众共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为了寻求更多元的发展,必须要坚持走多维度、多层次、综合性的路线与西方美声,音乐,艺术和谐共处,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状态。或许,中西方结合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坚持进步的空间。不同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结合在一起,互相学习,不断借鉴和成长,才能够扬长补短,融会贯通更具审美价值的声乐艺术,这样不仅有助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健康成长,也能够满足广大听众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

六、结语

当今艺术的多元化满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因此我国民族声乐为进步发展和传承,也应当以富于多元化的角度去思考,以开放的眼光和豁达的视角去学习和体会不同声乐艺术风格的魅力,不断创新自身的演唱方法,丰富声乐艺术表演的内涵,从而促进我国声乐艺术长久可持续的进步发展。

注释:

①余多.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21(6).

②杨凡.融合跨界艺术风格 创新声乐教学模式——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4).

③周慧奇.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J].明日风尚,2021(2).

④陆伟,苏丽丽.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异同分析及融合路径[J].保山学院学报,2020,39(6).

⑤曹颖.声乐教学中美声演唱技巧和风格与中国本土声乐艺术的融合研究[J],艺术家,2020(12).

⑥华丽.声乐演唱中多种唱法的融合研究[J].明日风尚,2020(21).

⑦张涛.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对策[J].北方音乐,2020(20).

⑧王雅妮.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研究[J].大观(论坛),2020(10).

⑨张艳.声乐演唱中多种唱法的融合研究[J].明日风尚,2020(20).

⑩何莎莎.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J].大众文艺,2020(18).

⑪阎可欣.多元文化融合视阈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⑫武晶晶.基于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研究[J].山西青年,2020(17).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