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多功能电离子预处理治疗顽固性跖疣7例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

2022-04-11 10:51安荣真张俊花任娜孙红云马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顽固性皮损预处理

安荣真 张俊花 任娜 孙红云 马蕾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滨州 256603

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患者病情轻重不一,有少数跖疣患者皮损多发(皮损数量大于10 个,有的达数十个),分布广泛,皮损较大或融合,多次物理治疗后仍反复,临床上称为多发性顽固性跖疣[1]。跖疣诊断较易,治疗却非常棘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采用多功能电离子对疣体预处理后进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多发性顽固性跖疣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7 例顽固性跖疣患者,均经过多次治疗,如采用外贴“鸡眼膏”、中药浸泡、皮损内注射干扰素、化学剥脱、冷冻等方法,未见明显疗效,反复发生,且皮损数量逐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片,压痛明显。患者男5 例、女2 例,年龄11~70 岁,病程0.5~5.0 年。皮损部位:足跖、足跟、趾端及趾间等,皮疹数量12~50 个不等,皮损直径0.1~2.0 cm。排除系统性疾病及妊娠期、哺乳期,且近1 个月未经其他方法治疗,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后进行多功能电离子(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GX-III,南宁科伦新技术有限公司)烧灼,采用短火档,电压为8~12 V,棉签及时擦去碳化物及痂皮,彻底清除疣体,露出疣体下正常组织。配制20%盐酸氨酮戊酸溶液(ALA,118 mg,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刷涂皮损表面,超出皮损约1 cm,皮损较大处重点敷用,避光封包4 h。用LED 红光治疗仪(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输出波长635 nm)照射25 min,功率为 80~100 mW/cm²,距离为 5~10 cm。每 7~14 d 治疗1次,至皮损完全消退。随访3个月观察观察复发情况。

3、疗效观察

治愈为疣体完全脱落,皮纹重建;复发为原皮损处出现新疣体。

结 果

7 例患者经3~6 次治疗后均痊愈,随访3 个月未复发,主要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疼痛。治疗前后足部皮肤状况见图1、2。

图1 治疗前顽固性跖疣患者皮损照片:右足跖部、趾端及趾间多发丘疹,表面角化粗糙,界限清楚,密集分布,部分皮疹融合,最大疣体直径为2 cm,可见角质软芯及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的黑点征 图2 顽固性跖疣患者6次光动力治疗后照片:皮损全部消退,无瘢痕形成,恢复正常皮纹

讨 论

跖疣是由HPV感染引起,患者病情轻重不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液氮冷冻、激光、电灼、化学药物腐蚀和手术等,但这些方法临床疗效欠佳,复发率高,易留瘢痕[2]。冷冻疗法常需反复多次治疗,疼痛明显,治疗周期长,对面积较大、病灶较深、融合成片的皮损效果欠佳[3],国内有学者研究指出冷冻后至少有30%左右的疣体面积较治疗前增大[4]。激光和电灼对单发、面积小的皮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操作者要求较高,治疗过浅易复发,治疗过深则可形成永久性瘢痕,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国内学者观察高频电灼复发率为28.6%[5]、二氧化碳激光复发率为30%[6]。化学药物腐蚀常因跖疣角质层较厚外涂药物很难透入疣体内部,且容易损伤疣体周围正常组织;手术切除患者痛苦大,伤口愈合慢且易将病毒带入正常组织引起复发[5]。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产生活性单态氧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治疗技术,可通过细胞凋亡和坏死两种途径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增生旺盛的细胞,在浅表性皮肤肿瘤以及病毒疣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7-13]。以往研究结果提示,单纯光动力治疗跖疣的有效率欠佳,预处理联合光动力治疗能够提高疗效[3]。已报道的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刀片削薄角质斑块、二氧化碳激光、火针、角质剥脱剂封包和手术,但治愈率差别较大[2-3,5-6,14-21]。有研究者以刀片削薄角质斑块联合光动力治疗跖疣的治愈率为33.30%~51.85%[6,14-15];夏育民等[16]采用同样方式治疗跖疣,其治愈率为89.3%,但入组标准为疣体数量不超过5个,且总面积不超过5 cm²。考虑除了皮损数量对整体治愈率的影响外,仅以刀片削薄角质斑块可能会影响皮肤组织对光敏剂的吸收,进而可能影响疗效。在以二氧化碳激光作为预处理方式的3 篇研究报道中,其治愈率分别为48.6%、53.4%和85.0%[3,17-18];前2项研究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对疣体顶端和表面进行扫描及磨削,保留其下较软疣体及疣体残端,第3项研究是将疣体密集打孔并深至其下方4 mm,且第3 项研究所入组病例的疣体直径明显大于前2 项研究。火针预处理联合光动力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报道中,以火针刺入疣体基底部再敷药,能够提高光敏剂的渗透深度,治愈率达到83.87%[19]。光敏剂能否充分地被疣体、亚临床感染以及潜伏感染所富集,依赖于有效的预处理。光动力治疗前的预处理亦是该技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因素。在光敏剂治疗浓度方面,国内报道的大多为20%,亦有学者尝试以10%复方苯甲酸软膏封包预处理疣体或中药浸泡后削薄角质斑块,采用40%的敷药浓度,其治愈率分别为75.4%和60.0%[2,21]。综合国内各项研究报道,提高光敏剂浓度,并未显著提高治愈率。本研究患者采用电离子预处理联合光动力治疗3~6 次,疣体全部清除,皮纹重建,皮损痊愈。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光动力治疗技术价格昂贵,最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是其临床推广使用的关键因素。结合以上文献报道及本文治疗体会,笔者认为有效的预处理提高光敏剂在疣体的渗透深度是提高光动力治愈跖疣的要素之一。

对于顽固性病毒疣光动力治疗疗效优于冷冻及其他传统治疗方法[22-23]。光动力治疗具有较低的复发率为3.6%~16.3%[2,5-6,14-17,20-21,24,27],激光、电灼和冷冻治疗的复发率为26.67%~31.40%[5-6,14,16-17],相比激光、电灼和冷冻疗法,光动力治疗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其原理在于光敏剂产生的最大荧光强度在HPV 感染引起的疣体、亚临床感染以及潜伏感染的皮损内是同步的,能够同时破坏明显的以及潜伏的病灶,降低病毒载量[25-29]。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操作简单,能够在电极触针与病变组织间产生等离子体火焰,对疣体进行切割、烧灼,祛除肉眼可见疣体及疣体基底部组织,并对疣体周围1 mm 处的“可疑组织”进行电凝辐射,从而消除一部分可疑存在的亚临床感染[30]。电离子预处理联合光动力治疗能够有效地清除疣体,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

综上所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多功能电离子预处理治疗多发性顽固性跖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供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顽固性皮损预处理
非水溶剂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研究进展
不同预处理对铁皮石斛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体系的能源经济性评价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