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 笃行不怠 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全面提质提速

2022-04-12 12:35郭杰忠
江西教育A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作教育

郭杰忠

一、担当作为,奋勇争先,2021年工作亮点突出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教育部的指导支持下,特别是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强基础、抓改革、破难题、促提升,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年来,我省教育工作5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通报表扬和肯定批示,在党中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教育部等举办的全国性会议上发言14次,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1次,承办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会议10次。2021年4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调研组来赣调研教育领域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时,肯定江西教育工作站得高、抓得实、机制新、成效显著。

(一)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推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务求实效、走在前列。重视宣讲宣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干部师生全员覆盖、深度融入,创新推出“党史+人才”“党史+专业”“党史+音乐”“党史+绘画”等学习形式,组建2600余个各类宣讲团,举办3.3万余场报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编发简报79期,在省委简报刊发专稿9篇,在中央、省级媒体刊发稿件422篇,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展示全省教育系统的创新做法和工作实效。南昌大学的数字化学习教育平台“红色文化馆”、江西师范大学的“百年党史江西红”系列视频、华东交通大学的“百位博士讲党史”活动、南昌航空大学的“四大宣讲团”、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立体课堂”、东华理工大学的“先进人物群雕”,都产生了很好的育人效果。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以百米长卷的艺术形式反映百年党史,展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受到广泛赞誉。强化研讨交流,开展学术研讨100余场,提交理论文章6000余篇,公开发表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200余篇。推动以赛促学,联合人民网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暨全省教育系统第六届党的基本知识竞答赛,102万余名师生积极参与,荣获全国党史知识竞赛总决赛第九名和优秀组织奖。赣南师范大学薛芳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赛荣获第五名的佳绩。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同上一堂党史课”“赣鄱学子心向党”“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合唱展示等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办实事活动,全省教育系统3905项实事全部办结。委厅荣获“2021年度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实干担当单位”(全省唯一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先进的省直单位);赣州市实施“双减”政策、解决“四点半”难题,被评为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十佳典型事例;“高考直通车”宣传活动和“江教智考”服务平台运行,为广大考生排忧解难,得到考生和家长好评;《江西日报》以《倾心为民办实事   情系群众解民忧》为题报道委厅高质量开展办实事活动情况。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广大干部师生“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新时代新使命。

(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

始终牢记并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殷殷嘱托,联合教育部编写的全国首套大中小幼一体化《红色文化》教材,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类仅2套地方教材获此殊荣)。承办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教育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1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构建“一系列教材、一系列活动、一系列演出、一系列竞赛”融合互促的“四个一”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持續打造“红色走读”“追寻红色足迹”“红色家书巡演”等品牌活动,举办第二届江西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论坛暨“红色走读”优秀作品展。南昌大学剧目《党的儿女》、井冈山大学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南昌师范学院青风学堂《红色江西》等艺术作品,江西理工大学打造的省内首个“VR+红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建设的“2+N”红色文化育人平台,成为红色文化育人的一张张名片。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成立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创新开展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并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向全国推介。宜春市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省获24金,名列全国第三;南昌大学金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一,项目斩获大赛冠军,实现了我省“零”的突破。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四。出台有关劳动教育、体育、美育、游泳教育、心理健康、近视防控光明行动等系列文件,统筹抓好“五项管理”(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体育美育“晒课表”活动。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我省代表团获8金6银6铜并打破1项赛会纪录,位列金牌榜第9位。组团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并获得24个一等奖。萍乡市芦溪县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相关做法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集。新余市深入推进小荷工程和水花、明亮、润心三大行动取得更好成效。承办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重点活动,举办“党的语言文字事业百年光辉历程展”江西巡展,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本公共教育供给不断优化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的工作部署,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推出24条落实举措,召开20余次省级会议密集调度、狠抓落实。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省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2%以上(如期完成教育部规定目标),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超96%,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外监管等实现6个100%目标;全省96.42%的学生和96.54%的家长对校内减负提质感到满意。我省“智慧作业”入选教育部遴选的10个典型案例之一。调整优化学前教育规划布局,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6.52亿元,持续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全年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1.3万个(公办园学位7.4万个)。据初步统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3%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进一步提升。全面实施质量提升、“安吉游戏”推广和幼儿园跟岗帮扶计划,不断提高全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萍乡市农村幼儿园保教经验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4.6亿元,支持各地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下达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资金6亿元,中小学“大班额”比例明显下降。抚州市推动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在87所试点校推广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招生管理,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严禁普通高中学校跨设区市招生。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明确我省“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转设路径。推动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赣州市信丰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四)服务社会贡献更加彰显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提速扩量,全年新增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21人,为近年最多;南昌大学谢明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个创新团队、2名教师分别获评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为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打造天下英才的重要首选地作出新贡献。重大平台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华东交通大学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东华理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赣南师范大学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高校新增博士点17个,博士点申报通过率为28.81%,高出全国7.7个百分点,新增数量并列全国第6位。召开全省新文科建设启动大会和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启动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四新”建设得到教育部肯定。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入選教育部、工信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充分发挥“校企通——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功能,出台高校服务江西“十大举措”,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激励博士、教授“走园入企”,对接服务86个开发区,累计服务企业4989家,帮助园区和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动员高校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三请三回”工作,赋能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江西财经大学校友回赣投资金额超百亿元。千方百计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2021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八;留赣就业率达57.65%,创有统计数据以来新高。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运营开班,高地建设60项试点任务、95个改革举措进展顺利,项目实施率达100%,以“省级统筹”全覆盖模式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进度位居全国前列。职教改革创新工作连续两年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在党中央首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以及教育部召开的年度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有关经验报告获国务院领导批示、面向全国推广。深化教育助推乡村振兴,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居全国前列(全国共31项),景德镇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五)教育综合改革稳慎推进

全力打好教育评价改革贯彻落实“最硬一仗”,以省“两办”名义印发实施《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学习培训、专家指导、改革试点、违规纠治等工作有力推进,我省“破五唯”相关工作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肯定并向全国推介。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印发《江西省深化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启动、顺利实施;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考试公平,全年共组织高考、研考等各类考试24次,为470万人次考生提供人文化服务,实现了健康平安考试目标。教育部、东部战区空军政治部、海军招飞办专门发来感谢信。推进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国务院对省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给予三方面肯定,并向全国推介了2个典型案例(全国共8个),教育督导工作在全国教育督导视频部署会上作交流发言。九江市用教育督导利器力促“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推广案例。深化“放管服”改革,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的管理机制问题,推动出台有关改革文件。在全国首创并全面推广使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电子证照”。我省在全国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上饶市信州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创新做法得到省委改革办肯定。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省“班班通”互动式终端配备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网络环境实现跨越性提升。南昌市成功入选“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智慧招考改革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作交流。

(六)教育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科学有序推进“十四五”教育规划及相关子规划编制工作,在京召开新型智库专家座谈会,邀请教育部司局级领导和“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内知名专家共同献计出力。推动省财政下达17.6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就业,统筹安排6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十四五”时期“双一流”建设,“两个只增不减”有效落实并在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上发言。扎实推进教育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工委普法办荣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在第十四次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定出台贯彻国家教材建设“一规划四办法”实施方案。江西高校出版社获得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先进单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2021年定为“全省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强化年”,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开展“新时代学生心中好老师”推选活动,支月英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周义朋、赖勋忠分别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称号(全国各10名,这是我省继2019年之后三年内再获这两项殊荣),刘红宁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开通“师德师风问题反映”平台,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2次向社会通报负面典型案例,全省师德违规投诉明显减少;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624名、中央“特岗计划”教师4973名;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鹰潭市成为我省首个全域一体实施该项改革的设区市;推动全省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长效保障机制。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防“三个百分之百”建设,完成62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四个一”工程改建,其中赣江新区实现达标全覆盖。吉安市建立警示约谈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学生防溺水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全年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7.7%,相关工作经验被教育部推介。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线,组织全省教育系统1091万余人接种新冠疫苗,实现校园“零疫情”。特别是上饶市在疫情期间未发生一例校园感染、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少”。全省教育系统保持总体安全稳定,为“和谐江西”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七)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的年度9项重点任务全部完成,其中6项工作被肯定并面向全国推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调研、调度、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亲自带头到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带动全省各级干部为师生授课1.05万场,听课师生达89万人次。省委常委会、省委深改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全年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审议教育方面议题12次,以省“两办”及以上名义出台的教育文件达9份。由省领导带队,紧扣“基教、职教、高教、心理健康教育”四条线,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并取得务实成果,在教育部有关会议上作推介。推动召开第二十六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推进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举办了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研讨班,四位省领导亲自授课,引导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開展党建和德育工作调研,在江西农业大学召开全省高校党建“三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动全省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九江市柴桑区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鹰潭市民办教育党建工作得到教育部调研组充分肯定。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阵地,及时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全年处置涉高校宗教舆情数量较2020年减少42.8%。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张清单”要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分别召开委厅、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民办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座谈会。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集中整治,收集、转办问题线索170余条。分层分类开展政治谈话。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省委对委厅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完成率92.70%,中央巡视省委涉及教育领域的整改任务全部完成。

一年来,在上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整体有力推进。电视、网络、期刊、出版等宣传媒体在传播江西教育“好声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委厅官微被中央网信办评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是我省唯一获表彰的账号。建立健全了教育“三违”治理常态机制,全省教育乱收费投诉保持下降趋势。学生资助、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稳步推进,南昌医学院、赣东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组建并招生。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为基层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取得新成效。委厅机构设置和职能优化平稳推进,事业单位、厅属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机关党建、后勤服务等工作持续加强,为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回顾这一年工作,我们总体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教育虽然取得的一些成绩有创新、有特色,但是与时代使命、省委省政府要求、先进省份和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还有不少,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还不够,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师德师风问题不时出现,全面从严治党和行业监管还有弱项,等等。成绩是接续奋斗的基础,问题是开拓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咬定目标,提质提速,扎实做好2022年工作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我们要聚焦这条主线,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准确把握教育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带来重大机遇,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抱有更大期盼,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形势催人奋进,使命重在担当。我们要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2022年省“两会”的部署要求,围绕强攻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全面提质提速。总体思路是:明确一条主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紧扣一个主题(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咬定一个目标(“作示范、勇争先”)、聚焦一个问题(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抓住一个重点(抓落实)、把握一个关键(转作风、严监管),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争创新时代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等工作”,重点谈一谈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在强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作示范

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教育系统打造成为全省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领域。一要抓好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深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开展专项行动,大力营造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始终凝聚和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二要抓实基层党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好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召开第二十七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办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研讨班,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贯彻执行。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三要抓严管党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招生、考试、师德失范和侵害师生利益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政治监督,加强对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教育监督管理。进一步巩固深化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四要抓细安全稳定。围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政治站位、安全防控、舆情稳控等方面守住校园安全稳定底线。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督促各地各校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召开2022年全省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全面防范化解涉教涉校涉生重大风险;用好江西教育融媒体中心,增强教育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营造清朗教育网络空间。尽全力把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人数降下来。强化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守护好校园“一方净土”。

(二)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勇争先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一要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优化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考试管理,推进课堂“减负增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巩固好压减成果,全面落实培训时间、培训内容、预收费资金监管要求,健全执法体系,加强对“爆雷”“冒烟”机构的应急处置,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的查处,防止打“擦边球”。继续将“双减”督导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二要加大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力度。用好“五册读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展时代新人培育项目,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改革共同体”功能,为全省高校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提供支撑。实施“大思政课”建设专项行动,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选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推动高校分类探索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要健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常态化机制。完善“四个一”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持续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巩固提升“红色班级”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红色走读”“红歌合唱”“红色家书巡演”等活动,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常态长效,进一步擦亮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四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实施好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游泳教育行动方案,完善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晒课表”长效机制,把体美劳教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和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力争总体近视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推动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心理健康筛查、预警、干预等一站式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组建江西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五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和中华经典诵写讲工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语言文化传承弘扬、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提升行动。六要有序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健全完善教材管理体制机制,筹备成立省教材委员会,开展教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调研督导,更好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功能。

(三)在推动教育高質量发展上创一流

要聚焦落实“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推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成果转化,出台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一要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落实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切实保障老百姓入园园位需求;动态调整保教费和生均拨款水平,提升保教质量。深入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强化常态化工作指导,加快探索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督促指导各地优化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化解“大班额”“大校额”。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严格规范学籍管理。落实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平稳有序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全面加强民办学校收费、招生、实习规范管理。落实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稳步推进高中课改,指导推进特色办学。二要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和“双高”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形象、服务打造技能型社会。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深化“一市一策”职教综合改革。做好国家级“双高计划”绩效管理和验收准备工作,启动实施第二轮省级“双高计划”。持续做好中职学校分级评价工作,探索建立中职专业认证制度。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全面推动现场诊断复核。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出台“职教高考”方案,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建成用好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力争打造首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测试中心。探索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试点,扩大普通高校开设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数量和规模。三要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龙头,用好用足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红利,出台我省贯彻落实文件。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集中财力和优势资源建设11个高峰优势学科和12个高峰特色学科。强化“双一流”建设过程管理,实施“项目制建设、动态监测、年度报告”管理方式,确保建设成效。加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和学位授权点建设。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打造一流专业、师资、课程和教学平台。开展第二轮全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推动专业优化调整。构建高校分类评价管理体系,形成分类规划、分类评价、分类管理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稳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推动全省半数以上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实施民办高校规范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不良信用记分工作机制,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

(四)在服务和融入“六个江西”上当先锋

教育事业发展要深度服务和融入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在推动创新、富裕、美丽、幸福、和谐、勤廉江西建设,特别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上,彰显教育担当、展现教育作为、作出教育贡献。一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做好引才系列活动和人才项目跟踪对接服务。继续实施“井冈学者”奖励计划,加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储备力量的培养。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江西发展实际,加强基础学科和急需学科人才培养,在基础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研制我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贯彻落实举措,办好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选拔赛。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推动高校深入到产业聚集度高的行业和市县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批服务和支撑“2+6+N”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引导和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创业。二要加快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聚焦数字经济、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有组织科研,组织高校开展联合攻关。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培养一支优秀的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办好第四届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持续开展高校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百校行”活动和“走园入企”系列活动,实现精准对接和服务。三要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政策,推动控辍保学由“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完善困难学生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要提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完善省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和学分银行建设。规范高等继续教育管理,推动高等继续教育“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办好老年大学。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五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江西省教育督导条例》立法调研,推动修订《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推进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重点抓好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办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完成我省高校章程新一轮修订工作。统筹推进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建设。

(五)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上走前列

要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任务,聚焦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深化改革创新,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制定落实部门、委厅、地方、高校四套任务清单。强化学习培训和理论研究,推动改革试点,抓实监管纠治,驰而不息破“五唯”,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持续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生涯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改革措施,加强考试能力建设,增扩建标准化考点。出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实施办法。二要持续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推动设区市、县(市、区)进一步深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设置督导机构、配齐配强人员、强化条件保障。做好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两项督导评估。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校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试点。三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省属高校管理机制改革、推动南昌大学高质量发展等2个“若干措施”落实见效,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四要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监测监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健全教育经费统计体系,督促引导各地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规范高校和中小学财务管理,完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扎实开展省属高校土地房产清理工作,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五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推进教育专网、云服务、数字终端、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各类教育平台互联互通、应用协同,打造“赣教云”2.0,构建教育云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入围国家“互联网+教育”试点示范区域和项目。启动“人人通”App学习平台和省级数据中台建设,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能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教师应用,并将其纳入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六要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贯彻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实施外籍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教育系统单位公派出国(境)留学管理办法。承办好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办好2022年江西高校海外教育展,推动高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六)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树榜样

教师是兴教之基。要坚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持续推进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强化年建设,大力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开展第四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用好教师信用平台和教师违规违纪举报平台,完善师德师风问题线索查处机制,对失德失范教师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二要积极破解基础教育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指导做好2022级定向师范生、公费师范生招生录取。提升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和待遇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继续组织实施“银龄讲学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督促指导各地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招聘补充,做好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三要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出台《江西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抓好贯彻落实。培养一批江西高等教育领域的名家名师和领军人才,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国培”“省培”项目,遴选第二批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首批“赣鄱名师名校长启航工程”人选,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四要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持续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公务员动态调整机制和“不低于”目标,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地位。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落实教师减负举措,让教师安心从教。

三、知重负重,笃行不怠,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之年,是高举伟大旗帜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精彩华章的深化之年,意义重大、节点特殊。我们要对标一流、加压奋进,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教育强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作出“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服务全面建设“六个江西”战略部署的现实需要,是让江西革命老区人民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有效路径。加快教育强省建设,要全面对标“作示范、勇争先”要求,紧密对接“六个江西”建设和“五个一流”目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做到省委省政府有部署、教育战线有行动,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干劲、全新的作风,奋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出更有成效、更有特色、更有影响的江西教育。

二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系统、发展辩证地认识客观世界。坚持系统观念既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教育体系具体体现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多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任务千头万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绝不是某一领域的单打独斗,更不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我们要在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各项工作间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做好統筹协调、支持配合,做到系统谋划、科学决策、集成推进,汇聚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激发“1+1>2”的整体效应。

三要坚持辩证方法,解决教育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去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喜人,实现“十四五”开门红,正是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集中力量、聚焦重点取得的实践成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了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前面我们也提出了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重点在六个方面抓好争创新时代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等工作”。接下来,要毫不松劲、一如既往地抓好落实,打好“组合拳”,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四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改革发展实效。在抓各项工作落实的时候,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抓落实必须得抓住重点、找准规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否则就容易出现“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的情况。一方面,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按要求抓落实,确保不变调、不走样、不变味,特别是对于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要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双减”、教育评价改革、教师管理改革、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等,都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在不折不扣吃透中央精神、领悟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本校实际,研究具体落实办法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够抓具体、抓深入、抓出实效。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那是没有办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五要强化作风建设,努力打造勤廉教育。近年来,江西教育改革发展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干部队伍。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少数干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主要表现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遥控指挥多,深入实际少;对改革任务是否落实、落实得怎么样,没有跟踪问效,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现象;有的工作和活动场面上轰轰烈烈,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师德师风建设抓得不实,部分学校流于形式。有的干部律己不严,行为不端,甚至极个别干部触犯了党纪国法,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事业发展,更损害了我们教育系统的形象。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停,须臾不可懈怠。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切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體责任,全面履行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要对照高质量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要求,深入推进“五型”政府部门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干事创业敢担当、清正廉洁葆本色,着力打造“勤廉教育”,努力成为全社会干净干事、干事干净的典范!

六要坚持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抓落实不是探囊取物,不会手到擒来,需要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涉过一个又一个险滩,越过无数的荆棘、乱石、激流。教育系统历来是风险集中、矛盾集中的地方。特别是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我们要坚决扛起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的政治责任,守住底线,筑牢屏障,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认真研判意识形态、“双减”工作、“三违”治理、师德师风、民办教育、考试考务、独立学院转设、疫情防控、防溺水防中毒等领域的风险点,抓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提前备好预防处置措施。要强化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我们要认清形势,知重负重,咬定目标,笃行不怠,坚定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敢打必胜的决心,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

猜你喜欢
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