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2022-04-12 16:41徐光明甘甜王旭
江西教育A 2022年3期
关键词:广丰寄宿制全区

徐光明 甘甜 王旭

刚完成第一批偏远乡村校的寄宿制项目改造,又启动第二批农村学校寄宿制改造计划。近年来,上饶市广丰区教体局校建办主任周小水“有点忙”。

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区,广丰区的百万人口中,有40多万人外出务工,由此使9500余名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分散在农村。

如何保障这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大力推进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特殊儿童。日前,江西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广丰区召开,会议期间,全省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局长、有关科室负责人、该区各校代表,现场分享了项目推进经验。

建好农村寄宿制学校

“外出务工的百姓们远离家乡,不辞劳苦,为广丰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他们的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家的温暖,我们有义务把他们的孩子接过来,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2020年,一履新上饶市广丰区委书记的胡心田,便意识到百姓对教育有着极大的期待。

该区主要领导联合人大、政府和相关单位(部门),走进各个乡镇和学校,察民情、听民意,并召开教育联席座谈会。教育部门通过召开学校座谈、组织入户家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精准摸清百姓对教育的需求。

“农村公办学校寄宿床位少”“民办学校就学费用高”“山区孩子上学路程远”成了呼声最大的问题。

区域内人口多、面积小、交通方便,适合大力推动农村寄宿制教育。广丰区结合乡情、民情、学情,一口气投资2.2亿元,对杉溪学校、管村学校等10所位于偏远山区、群众寄宿需求多、区域辐射面广的农村学校实施了寄宿制项目改造。

建立区领导挂点负责制,建立周报告、月督查工作机制。目前,第一批项目已陆续建成交付使用,新增床位2200余个。随即,又投资2.5亿元,启动实施第二批10所中小學校寄宿制改造,预计增加床位3000个。

“2020年初中只招了60多人,2021年完成了寄宿制改造,秋季就招了120多名初一新生。”杉溪学校校长徐斌介绍说,项目快完工的时候,一个离校近20公里乡村的十几名家长,还组团来校参观,不少原在民办学校寄宿就读、随父母在外地就读的学生纷纷返乡就读。

答好“留守”关爱卷

徐有书在教体局工作多年,他是主动来到母校霞峰小学担任校长的。

一来,乡镇派出所就和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事件。“大为震惊,也万分痛心。”徐有书没想到缺乏关爱和陪伴的留守儿童,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现在的留守儿童并不等同于贫困儿童,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倾听和理解。”徐有书竭尽全力想给孩子保留一份温暖。

学校位于小山丘上,用地紧张,学校将一个教室改造成“儿童之家”,雨伞、鞋子、洗发水一应俱全,就连窗帘也特别选了儿童款。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视频连线、举办集体生日会、开展趣味游戏,这里有9名老师做起了爱心妈妈。通过一年多的细心引导和关爱,徐有书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明显变好,性格也变得更阳光了。

同时,徐有书摸排出全校留守儿童名单,带领全校师生组建“留守·爱”团队,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影院、生命教育等一系列关爱活动;周末,徐有书便带着几名党员教师,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

“儿童之家”“结对帮扶”并非霞峰小学的首创。

“2020年7月,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在全国四省九县(区)共同开展‘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我们区成为试点县(区)之一。为此,每学期,我们组织全区各学校开展了学校留守儿童摸排工作,落实了精准建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出台《教体系统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一周一活动、一月一主题,系统推进全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广丰区教体局教育股负责人韩朝辉介绍,区委书记、区长带头,一对一帮扶留守儿童,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和教体局全体机关干部,分别与一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子。

随后,全区每所有留守儿童的学校都相继建起了“儿童之家”,并在区十四小、横山镇等地建立了8个“儿童之家”示范点,每个示范点按照“1+1+2”(即1名负责人、1名助理和2名志愿者)标准配备人员。根据工作要求,每个示范点一年要开展39次活动,经评估合格后可获得3.5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每个孩子都不能少

孩子8岁了,第一次开口叫“妈妈”,发音虽生涩,但妈妈还是瞬间“破防”,一把抱住孩子,哭成了泪人。

小庆是一个脱贫户家庭学生,从小患有严重自闭症和多动症,几乎不和他人交流,家人想尽办法,却毫无成效。

一切,因一个人的到来而改变。

为巩固教育脱贫成果,特殊教育学校党员教师余斌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对全区新增的适龄残疾儿童进行入学情况摸排。在走访中,家住偏远山区、刚满入学年龄的小庆被精准识别。经过对孩子的健康及认知水平评估,教育安置意见是“送教上门”。

但第一次上门劝学,余斌就吃了闭门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后,家长终于松口同意了。

送教第一天,余斌就遇到了个棘手问题。原来,小庆平时喜欢一人满村跑,根本不着家,每天家人都要找遍全村才能找回。当天,余斌就放下教具,开始搜寻,翻遍小庆家门口的几座小山坡才找到他。

之后,余斌开始了每周上门送教,并为小庆量身制定了成长教育计划。每次去,余斌还会精心准备一个小玩具,在课间休息时教他玩,不断引导他说话。一周、两周、一个月……慢慢地,两人亲近起来,小庆也越来越喜欢与人沟通,有了一些个人基本自理能力,还能根据家长的要求做一些家务事,最终开口叫“妈妈”……

教育路上,每个孩子都不能少。

近年来,为抓好特殊儿童的控辍保学工作,广丰区每年都组织工作力量,分村入户开展就学情况排查,并逐村建立工作档案,确保应学尽学。目前,全区已累计送教4000多个课时,足迹遍及全区23个乡镇、70多个自然村,行程达5万多公里。

此外,针对特殊孩子未来就业发展需要,广丰区还积极探索出了“就业导向、技能培训、职特融通”的特教职教模式,开发了缝纫、烘焙、办公文秘、汽车美容、手工制作等专业课程,供学生多样化选择。同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对接区内外各类企业,增加学生技能实训机会,拓宽未来就业渠道。

聋哑学生小文,在学校个性化培养下,缝纫及手工制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后被学校推荐顺利就业。目前,小文通过自己的努力,已成为公司的优秀员工、中层管理人员,月薪超5000元。◆

猜你喜欢
广丰寄宿制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广丰木雕传承与发展研究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玫瑰余香
优质广丰马家柚苗木培育浅议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