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辅导探析

2022-04-13 19:05龚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进展大学生

龚玲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是当今社会与高校关注的焦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辅导是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选择与定位、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人职匹配、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重要措施。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起步较晚,仍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国内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就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展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湖南工商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辅导的高质量教学探索”(校教字〔2021〕22号)

[作者简介] 龚 玲(1983—),女,湖北监利人,硕士,湖南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8-0032-04[收稿日期] 2021-11-23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最早是1908年美国的Frank Parsons提出的“职业咨询”概念,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了“生涯”的概念,此后职业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辅导”方面。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其中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对高端人才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因缺乏正确的职业定位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职业满意度低,跳槽频繁,政府、企业及个人都日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及学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探索及实施,本文重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价值

就业是社会发展及个人生存的基础,也是个体价值实现的关键。职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方向,影响未来的成就,这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为主,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发展与满足社会的需要。但是对于一名刚刚经历高考的青涩大学生而言,往往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习方向也不清晰,对未来发展更是迷茫,因此部分大学生缺乏学术兴趣,对高校教学满意度低。有学者研究了职业规划与学术兴趣的关系,通过大学生的学术兴趣的心理维度调查发现学术兴趣与职业规划、目标设定显著相关,职业规划可以提高学术兴趣。另外,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课程的满意度[1,2]。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今社会,特别是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迟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学家及教育家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存在对目标的盲目与焦虑、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并优化职业目标,显著提高职业意识及职业准备程度,降低对未来职业的担忧[3,4]。大学生对职业满意度低、跳槽频繁,被众多用人单位所诟病,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提高职业认知及增加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另外,对患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年轻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其实现更好的职业和生活成果[5,6]。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倾向的影响因素

在职业生涯倾向影响因素方面,国外较早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在早期的研究中认为,人格特质是影响青少年职业生涯倾向的关键影响因素,随后发现社会认知同样是影响青少年职业生涯倾向的重要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对职业生涯倾向的影响存在综合性的因素,包括父母及同伴的影响力、宗教取向、媒体、民族主义、经济状况、教师的引导和个人偏好等[7,8]。

国内在结合中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展了职业生涯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孟祥敏通过对长三角9所高校的调研數据分析发现,性别、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专业选择依据、职业发展方向认知、职业知识来源、职业生涯认知对大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直接影响[9]。肖强通过对山东省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社会因素(社会挑战、社会发展状况、社会环境认识、行业发展前景、大众媒体、校外朋友、地理位置)、家庭因素(家庭支持、家人尊重情况、个人选择和家庭的冲突程度、家庭关系、父母亲的角色模型、家庭经济条件)、高校因素(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引进职业测评系统、职业指导教师的态度、职业发展教育力度、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频度、学校重视程度、学校和家长定期沟通)、个人因素(职业决策、问题解决能力、职业认知度、自信心、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自我认知度)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显著影响[10]。

三、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据2006年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有9成以上的大学生存在择业困惑,不同学历的困惑占比分别为大专95.74%,本科91.57%,研究生91.18%。85%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同时有81%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寻求职业规划服务,但仅有10%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为了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和社会,促使大学生在学生时代提前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为今后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早在2007年国务院、教育部分别下发有关文件,要求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教育部高教厅还出台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2012年,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并要求制定专门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即使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及接受度仍然不尽如人意。张益民等以海南大学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了解的占29.34%,了解情况一般的占62.15%,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关注、不了解的占8.52%;65.62%的大学生没有做过职业测评,48.27%的大学生没有做过职业咨询,53.94%的大学生未选修相关课程,提示有超50%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足够重视[11]。即使到了2020年,仍有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相对较低。李功华等针对山东大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校期间仅有43.78%的学生表示做过职业规划但作用不大,13.21%的学生表示单纯为了应付作业,更有29.03%的学生则直接表示没有做过职业规划[12]。

部分学者针对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偏重课堂教学和理论讲解,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和评估反馈,在课程设置中存在实践指导功能欠缺、教师专业度不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形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价系统过时等不足;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但是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重视,忽视了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状态对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13]。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改进措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既需要全面覆盖、综合干预,也需要因地适宜、因材施教。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正视当前课程教学的不足。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需要建立覆盖整个大学教育的全程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互补统一,职场精英、企业高管、行业专家等与在校教师相协作教学,实施翻转课堂、项目合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针对课程教学中“重普轻特”问题,需在满足所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经验、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共性需求的同时,面向具体类别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方面的共性需求以外的个性需求,重点在于强化主体,增强重“特”能力、开发“时源”,保障重“特”张力、加强管理,激发重“特”动力[14]。团体辅导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另一种新的形式,运用团体咨询理论,设置团体的情境,设计活动、课程、内容,促进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让成员在参与中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外教学改进措施

目前大学生的主体为00后,00后多为独生子女,是在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受保护中成长的一代。许多00后大学生存在个人理想信念缺失、社交功能障碍、个人生活情感极端化等心理健康问题。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张金花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生涯辅导,通过适应教育、认知探索、心理支持等措施激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树立个人职业生涯成长的目标、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朋辈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交群体,朋辈教育多被用在健康教育、社交和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和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中。朋辈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可以通过“党员家长制”“朋辈领航系列活动”“阳光心理小站”的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进行。在人生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性作用,是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指引择业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

(三)加强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导向作用

《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明确指出,辅导员需要对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健康、就业进行全面指导,其涵盖了职业生涯规范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辅导是辅导员应承担的责任及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同时是学校与学生家庭的主要联络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具有角色和工作优势,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提高可信度及实效性,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成长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融合。有学者提出了辅导员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深度辅导的策略,以及进行多元化启发、多模式的引导方案。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大学生及其家属成员深入交流,分析個人特质及家庭环境,引导其确定职业意向,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可以根据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的变化指导大学生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可以与教学老师合作,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发展平台,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社会实践、职业心理测评等,为大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平台;可以引入职场精英及朋辈辅导,强化职业认知,发挥职场精英及朋辈辅导模范榜样作用;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需要的关系,做到群体化辅导与个体化辅导相统一。为了实现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导向作用,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通过学校组织专项培训或推荐辅导员参加诸如就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等相关培训,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定工作信念,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感染学生,使学生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积极规划自己的未来乃至人生。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较多研究。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多因素的影响,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学校多个层面。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提出改进措施,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思考,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辅导体系。

参考文献

[1]LEE J, DURKSEN T L.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interests: passion, self-confidence, ambition and self-express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8,38(2):120-138.

[2]TOMY S, PARDEDE E. Map my career: career planning tool to improve student satisfaction[J]. IEEE access, 2019(99):1-1.

[3]WINTERS J M, WANG H, DUWEL L E, et al. Developing a backup plan: implementing a career-planning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biology majors. J Microbiol Biol Educ[J].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logy education,2018,19(3):19.

[4]LAYTON R L, SOLBERG V S H, JAHANGIR A E, et al.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increase career readiness of graduate and postdoctoral trainees[J].F1000Res,2020,13(9):1230.

[5]赵梦婉.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6]SOWERS J A, SWANK P. Enhancing the career planning self-determination of young adults with mental health challenges[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in disability and rehabiliation,2017,16(2):161-179.

[7]ROGERS M E, CREED P A.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adolescent career planning and exploration using a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framework[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1, 34(1):163-172.

[8]BATOOL S S, GHAYAS S. Process of career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adolescents: components and factors[J]. Heliyon. 2020,6(9):e04905.

[9]孟祥敏.大學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9所高校的调研数据[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4):94-102.

[10]肖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1):93-98.

[11]张益民,高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2014(2):70-72.

[12]李功华,邱瑶,刘欣.“新工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山东大学“新工科”大学生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4):60-64.

[13]秦宁,王立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9):61-64.

[14]王伟清,肖善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教学内容资源建设的“重普轻特”问题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2):57-62.

Abstract:The employ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key issues of todays society a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 career planning course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clarify career choice and positioning,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realize “person-post” matching and unify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The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start late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mad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progress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进展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