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应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加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2-04-14 11:12王一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软镜肾镜清除率

王一明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且在我国发病率高,主要以上尿路结石最为多见。患者主要以尿痛、腰痛、尿血为临床表现。上尿路结石可以并发梗阻与感染,对肾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1-4]。复杂性肾结石是泌尿结石治疗的难点,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太大,对肾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而采用体外碎石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的清除率,同时降低对患者的肾损伤,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加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优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 月~2020年10 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3±6.4)岁;结石大小2.1~4.5 cm,平均结石大小(3.5±0.6)cm。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2±6.8)岁;结石大小2.5~4.8 cm,平均结石大小(3.8±0.7)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复杂性肾结石诊断标准,多发性结石,且无手术禁忌证,均为首次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存在泌尿感染或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采用F6 输尿管导管经输尿管置入,将18F 导尿管留置,并固定。患者更换体位,选俯卧位,于11 肋间或12 肋下缘,腋后线和肩胛线之间作为穿刺点。采用18G 肾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针芯取出后,有液体流出,则到达穿刺位置。将安全导丝经针鞘置入,并采用8F 筋膜扩张,逐级扩张至18F,经皮肾取石通道建立完成,将输尿管软镜通过通道进入肾内,找到结石后,采用超声气压弹道碎石,将结石碎成若干大小的结石,并用灌注泵水流将结石冲出,或采用取石钳取出。术中通过超声进行复查是否存在残留结石,如有残留,再次采用输尿管软镜进入,碎石并取石。放置输尿管支架,留置肾造瘘并进行固定,术后7 d 可拔除,术后复查结石清除情况。

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治疗,经皮肾镜取石,麻醉方式同研究组相同,常规置入输尿管导管,调整为仰卧位后,进行肾穿刺后入镜,术后超声引导碎石,并取石,术后处置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清除判定标准:术后对患者进行影响血检查,无结石或残留结石≤4 mm时,则结石完全取出,否则认为有结石残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肌酐与尿激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酐与尿激酶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尿激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7.5%(31/40),研究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5.0%(38/40),研究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

3 讨论

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肾内结石均较大,结石的结构相对更为复杂,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其效果不理想,局限性较大[5]。对于此类的肾结石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但是其通道较大,容易造成患者肾功能损害以及出血等[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逐渐被推广,相对传统的经皮肾镜治疗,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均更少,安全性更高[7]。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时主要以中盏路径为操作点,其相对安全,降低了对胸膜的损伤,而且可以更好的进入上盏与下盏以及肾盂[8]。但是想要把结石取净,则在进入上下盏的时候角度需要扩大,但是由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肾盏径相对更为狭窄,加上解剖结构的特殊,镜体的活动角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难完全将结石取净,所以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若采用多通道进行取石,虽然可提高肾结石的清除率,但创口则相对较多,同时手术时间会延长,可引起术中出血量过多,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也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输尿管软镜的镜头灵活性强,向上与向下弯曲的角度大,可以很好的通过肾盏狭窄区,能够更好的发现肾结石[9]。由于复杂性肾结石直径较大,若单纯采用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其碎石的效果相对则较差,很难一次性完全清除,需要多次手术治疗,则增加了手术操作,对患者也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将微创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则互相弥补了不足,还能更好的利用各自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手术风险。微创经皮肾镜可将大部分结石进行碎石、取石,而对于相对不好取位置的结石,可采用输尿管软镜进行碎石取石,通过单通道即可实现多通道的效果,不需要增加其他通道,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优异,提高了结石的清除率,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还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软镜肾镜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以降低输尿管软镜损坏率为导向的标准化管理路径的构成和应用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血清NGAL水平的影响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