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4-14 11:12吕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组织植骨生长因子

吕辉

人体中血小板的基本功能之一为促使血液凝固,但近几年研究发现,血小板不但有凝血功能,同时还与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的作用相关,尤其是促进骨再生的生长因子。而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远端离心法对血小板进行浓缩后的重要成分,其中包含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对局部组织的修复、再生长等作用显著,其通过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植体周围组织再生长[1]。因此,在口腔科为促进种植骨的再生长,医师在种植骨粉中增加富血小板血浆,临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探讨口腔种植骨再生手术中结合富血小板血浆的疗效及骨组织的再生状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 月~2020年2 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口腔种植骨再生治疗患者,80例患者术前检查平均血小板计数为(161.78±14.98)×109/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7~74 岁,平均年龄(43.69±10.14)岁。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6~72 岁,平均年龄(44.09±9.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沟通不良或精神疾病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均进行人工骨粉植骨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植骨方式,将上颌窦底抬升进行骨缺损植骨、骨组织再生手术、种植植骨手术等。全部患者在口腔种植术后4个月左右均进行正常的种植或者二期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患者3 d 抗炎治疗[3,4]。并在种植6个月内进行跟踪随访。实验组在上述手术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进行口腔植骨手术,术前常规检查患者的骨缺损状况,采取合适的血浆(采用富含枸橼酸钠真空管进行取血),利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红细胞后再次设定离心机转速,从而分离出含有富血小板的血浆。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前先震动摇晃>30 s,再将富血小板血浆与人工骨粉混合后使用[5,6]。术后采用X 线等影像资料对两组进行统计对比,随访追踪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植骨后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通过影像检查统计并对比两组植骨后的骨密度、组织学检查结果(新生骨组织面积占比、结缔组织面积占比、人工骨粉残留面积占比)。对比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包括感染率、骨吸收率及骨缺损平均增加骨量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骨密度X 线影像观察 X 线影像显示,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植骨区域的骨密度均明显提升,且术后6个月实验组骨密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2.2 两组组织学检查结果对比 术后6个月,实验组新生骨组织面积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缔组织面积、人工骨粉残留面积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组织学检查结果对比(,%)

表1 两组组织学检查结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两组均未发生感染。实验组骨吸收率低于对照组,骨缺损平均增加骨量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激活血小板后可以释放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多种生长因子,以促进细胞增殖、基质合成等,从而促进骨再生。专家学者发现,将血小板用于人成骨样细胞发现其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这提示血小板对促进骨再生与创伤愈合有明显作用[7,8]。

有学者指出,骨再生过程是血小板中的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共同作用,血小板对生长因子的依赖程度较高。激活血小板后可以释放表皮生长因子、PDGF 等多种生长因子,以促进细胞增殖、基质合成等,从而促进骨再生[9]。PDGF 是促进有丝分裂剂与生物趋化因子的一种,可在新种植的骨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与细胞表层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有效调整成骨细胞成分、结构形态,从而发挥骨再生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骨细胞数,其连续性的分泌,增加胶原、蛋白质聚糖的合成,从而增加纤维细胞基数。而新生的骨组织在纤维蛋白原组成的纤维网状支架中稳定发挥作用[10-1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X 线影像显示,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植骨区域的骨密度均明显提升,且术后6个月实验组骨密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实验组骨组织面积占比(17.00±3.21)%高于对照组的(4.8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吸收率0 低于对照组的20.00%,骨缺损平均增加骨量占比(75.00±10.00)%高于对照组的(20.0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骨粉进行种植骨植入手术临床疗效显著,骨吸收比例明显降低,安全性较高,患者依从性高,明显提升了患者口腔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在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中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降低骨吸收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口腔科的临床医师应用。

猜你喜欢
骨组织植骨生长因子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