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2-04-14 11:12黄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梅毒胎儿

黄莹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产前检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加之当前对优生优育的广泛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孕妇均能够在产前进行规律的产检[1]。通过规律的产前检查能够对孕妇的妊娠期情况和胎儿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评估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因素,并能够及时进行纠正,避免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以此来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安全[2]。尽管当前,随着居民健康观念、优生优育观念的强化,产前检查已经成为了一项产前常规保健手段,但是在产前检查过程中,进行免疫检查的孕妇数量仍然较少[3]。但在临床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孕妇在妊娠期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梅毒病毒,对于这类孕妇如果产前未进行免疫检验,会导致其错失最佳的临床治疗时间,从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4]。因此,孕妇在进行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开展实施免疫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 月~2020年3 月在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38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4例。孕妇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通过医学伦理会批准。观察组:年龄21~33 岁,平均年龄(27.12±2.06)岁;初产妇136例、经产妇58例。对照组:年龄25~34 岁,平均年龄(28.78±2.53)岁;初产妇132例、经产妇62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均在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检验,采集孕妇的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混合均匀后将其放置于恒温水浴箱中,水浴箱的温度设定为37℃,静置30 min 后,放置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保存在-20℃的条件下。然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HIV,如果结果呈阳性则需再次采血进行检验。采取ELISA 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如果结果呈阳性则需再次采血进行检验。采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RPR)检验梅毒抗体;采用TORCH 检验微生物感染情况,即优生四项,包括弓形虫感染、风疹病毒、巨噬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以上检验结果为阳性者说明携带或感染该项病毒或微生物。观察组孕妇根据免疫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艾滋病、微生物感染)发生率、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顺产、助产)、妊娠结局(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死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为3.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11.86%低于对照组的23.20%,阴道分娩率72.68%高于对照组的59.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n(%)]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03%、胎儿畸形率1.03%、死胎率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4.64%、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目前,绝大多数的孕妇都会在产前进行规律的产检,在产检过程中,通过B 超等影像学手段来确定胎儿的主要器官发育是否完整,心率是否稳定,在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妊娠结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但是在常规的产前检查中,并不能够对病毒、微生物感染的相关疾病进行有效检测,这是常规产前检查存在的一个不足和弊端,在这样的产前检查下,无法完全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对妊娠结局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

产前免疫检验的开展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免疫检验通过采集孕妇的血液进行相关检验,能够对孕妇是否患有相关传染病进行判断,以便在胎儿发育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最大程度确保胎儿的健康,降低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了孕妇的分娩安全性,有效改善了其妊娠结局[7]。

孕妇产前免疫检验中包括了对多种病毒和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抗体、抗HCV、HIV 抗体、TORCH 等。孕妇在妊娠期如果感染以上任何一种病毒或微生物,有引起胎儿感染的风险,同时会增加孕妇的分娩风险[8]。例如其中的HIV,该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可感染机体的免疫系统。临床研究发现,由HIV 感染而诱发的艾滋病,可进行母婴传播,且一旦发生母婴传播,会引起早产、胎儿发育畸形等一系列问题,危害较大[9]。而梅毒螺旋体感染则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流产,甚至是死胎[10]。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孕妇的乙型肝炎感染、梅毒感染、丙型肝炎感染、HIV 感染、微生物感染等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临床根据免疫检验结果可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孕妇进行干预,从而控制病毒感染,降低其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畸形率、死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产前免疫检验对于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免疫检验,能够判断其是否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梅毒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微生物等,从而在产前及时掌握孕妇及其腹中胎儿的情况[11-13]。在此基础上根据孕妇的具体健康状况,及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最大程度上减轻疾病对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影响。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宣教,提高孕妇的孕期健康保健行为水平,积极规避不良因素对妊娠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达到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的目的[14]。

综上所述,孕妇在产前检查中开展免疫检验,能够有效检出孕妇妊娠期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梅毒病毒、HIV、微生物情况,利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显著降低孕妇的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在保证母婴健康,改善妊娠结局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梅毒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研究
预测胎儿缺陷的新方法
预测胎儿缺陷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