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对患儿症状的改善研究

2022-04-14 11:12潘廷辉杨德慧陈丹丁俊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胆红素白蛋白蓝光

潘廷辉 杨德慧 陈丹 丁俊东

随国内放开二胎政策的逐步实施,新生儿数目也在与日增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与代谢功能紧密相连的疾病[1],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黄疸前期临床症状没有典型性,误诊几率极大[2]。因此入院后及时给予患儿有效的药物治疗以缓解其症状是当前治疗的突破口。近30年以来,临床研究发现蓝光与白蛋白结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较单一现代医学治疗方式有一定优势,故此本文探究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对患儿症状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 月~2020年11 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并确诊的8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43例)与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44例)。其中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10.11±4.80)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10.25±4.5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参照《2017年中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②征得家人知情及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凝血检查结果异常者;②存在心肾方面重症疾病的患儿。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蓝光照射治疗:适当调节蓝光箱内的温度,温度应控制在30~32℃,波长设置为425~475 nm,皮肤应距离光源30~50 cm,为患儿佩戴好相应的黑色眼罩,并保护生殖器。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先予以餐食管理,即予以母乳养喂、避免着凉;再给予人工喂药——退黄中药(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退黄中药成分:黄芩3 g、茵陈3 g、大黄2 g、栀子3 g、山楂3 g、炒神曲3 g、麦芽3 g;将上述药物以2400 ml 凉水泡30 min,再以陶罐加热,煮至300 ml,放凉温服,3 次/d,以后煎煮方法同前所述;与此同时,予以补充患儿体液、有发热者退热、血象有升高者按指南处理等对症维持、有并发症者及时处理治疗。联合白蛋白治疗组:先予以餐食管理,即予以母乳养喂、避免着凉;再静脉注射白蛋白(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给药剂量按体重计算,新生儿予白蛋白1 g/kg,静脉注射1 次/d;与此同时,有其他方面症状的小儿,如烦躁不安、哭闹等再酌情处理,予以营养针等对症维持治疗,有其他病情变化及时反馈。两组均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蓝光照射时间、相应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儿黏膜、体液、巩膜及皮肤染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儿黏膜、体液、巩膜及皮肤染黄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儿黏膜、体液、巩膜及皮肤染黄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 后及治疗2 d 后,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胆红素水平均低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对比(,μ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对比(,μmol/L)

注: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同期对比,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发生呕吐、拒药等不良反应共20例(46.51%),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发生呕吐等不良反应共3例(6.82%)。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9,P=0.000<0.05)。

2.4 两组蓝光照射时间对比 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蓝光照射时间为(4.20±0.73)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蓝光照射时间为(3.08±0.56)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蓝光照射时间短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1,P=0.000<0.05)。

2.5 两组相应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皮肤黄染消失时间为(10.76±2.29)d,血象水平的白细胞数如常时间为(5.46±1.16)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皮肤黄染消失时间为(7.28±1.74)d,血象水平的白细胞数如常时间为(3.63±0.43)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皮肤黄染消失时间及血象水平的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93、9.799,P=0.000、0.000<0.05)。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究其原因可从下面几项分述:①新生儿各方面身体机能较差,未出生时在母体内氧分不足的环境之下,会产生许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降生后随着呼吸功能的建立完善,新生儿体内血液氧气浓度会有所提高,同时会破坏一定量的红细胞[4]。②新生儿肝细胞能力尚未完全,则不能很好地结合胆红素[5]。另外,小儿的肝肠循环比较特殊,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胆红素的上升。此病虽为多见,但也不能轻视,胆红素在机体内堆积过多时会透过血脑屏障影响大脑细胞及中枢神经,严重者会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据临床相关病例显示,因该疾病而死亡的新生儿不在少数,死亡几率相当高。因此,早期治疗新生儿黄疸,尽快使病儿恢复正常成为临床儿科大夫的长期追求[7]。

目前蓝光照射已经列入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指南之中,蓝光可以和胆红素相结合,继而产生一种结构式的异构体,这些物质分子会起到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的作用,从而治疗新生儿黄疸。中药退黄历史已久,早早就被古人运用,但从现今环境变化来看,中药退黄的力度不够持久,现代医学有必要投入使用。白蛋白是近些年用于各类疾病的药物,对于临床的急症重症都有比较良好的效果,且经临床和实验室验证,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也颇有成效。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优势表现如下:①具备比较明显的效果,以缩短改善症状时间为着眼点来解决问题,因此,此种疗法在胆红素升高者中的应用效果倍加显著。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可长期维持药物效果。本次结果显示,治疗1 d 后及治疗2 d 后,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患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在提升临床上的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蓝光、白蛋白综合治疗可提升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医师运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胆红素白蛋白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防蓝光对眼睛来说有必要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更纯粹的“影院级”4K蓝光机 杰科BDP-G5700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