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2-04-14 11:12蔺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肝素脓毒症监护

蔺伟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情况危重患者易引发脏器功能受损、组织破坏,甚至致死[1]。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抗血栓的功能,显著降低患者机体中有关于损伤血管内皮因子的成分,药物作用力持久,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抗凝血作用显著[2]。近年来,针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3]。本次研究主要为低分子肝素作用于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 月~2020年10 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2~79 岁,平均年龄(77.39±5.14)岁。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82 岁,平均年龄(76.21±5.0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②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③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②存在药物过敏者;③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综合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常规补液治疗。治疗7 d。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0.2 ml/次,1 次/d。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脑钠肽水平、炎症指标。

1.3.1 凝血指标 均于治疗前、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采取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PT、TT、APTT 以及FIB 进行检测。

1.3.2 炎症指标 包括WBC、PCT、CRP 水平。

1.3.3 APACHEⅡ、SOFA 评分 二者平均分值越高,表示胃肠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T、TT、APTT、FI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患者PT、TT、APTT 均长于治疗前,FIB 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 周后两组患者PT、TT、APTT 长于治疗2 周后,FIB 水平低于治疗2 周后;治疗1、2 周后,实验组PT、TT、APTT 长于对照组,FIB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1 周比较,b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c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SOFA 评分比较治疗前,实验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分别为(27.11±5.28)、(18.03±3.02)分,对照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别为(26.77±4.29)、(19.28±2.9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分别为(10.62±1.04)、(9.52±1.4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45±2.06)、(15.58±1.9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水平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脑钠肽水平分别为(616.61±51.77)、(616.25±51.47)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钠肽水平(307.49±31.36)pg/ml低于对照组的(410.77±31.5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WBC、PCT、CRP水平分别为(12.93±2.09)×109/L、(5.19±0.58)ng/L、(59.05±7.28)mg/L,对照组患者WBC、PCT、CRP 水平分别为(13.49±1.08)×109/L、(5.05±1.18)ng/L、(56.99±7.27)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WBC、PCT、CRP水平分别为(7.49±1.36)×109/L、(1.52±0.41)ng/L、(42.58±4.49)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0.77±1.59)×109/L、(3.58±0.97)ng/L、(51.95±6.42)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病症,患者多因全身感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4]。目前,针对脓毒症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低分子肝素,具有起效快、注射方便、高生物利用度、可降低出血风险、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优点[5]。肝素属于一种天然抗凝剂,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其还具有抗炎、抗过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可增强内皮系统吞噬细胞功能[6,7]。

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疾病进展一般较为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症状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需要立即进行抗凝血治疗[8]。针对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药物成分肝素钠通过与抗凝血酶Ⅲ中的赖氨酸残基结合,形成相应的复合物,从而抑制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发挥低分子肝素抗凝、抗血栓的功能[9]。这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系统功能,显著降低患者机体中有关于损伤血管内皮因子的成分,药物作用力持久,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抗凝血作用显著[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2 周后,两组患者PT、TT、APTT 均长于治疗前,FIB 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 周后两组患者PT、TT、APTT 长于治疗2 周后,FIB 水平低于治疗2 周后;治疗1、2 周后,实验组PT、TT、APTT 长于对照组,FIB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WBC、PCT、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较好。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肝素脓毒症监护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神奇的太阳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