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2-04-14 11:12吕颖何敏刘虎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滴眼液普拉干眼症

吕颖 何敏 刘虎梅

干眼症即角结膜干燥症,属于临床眼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因眼表油脂层、泪腺泪液缺乏分泌或者眼表的稳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因素造成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眼部畏光、眼痒、眼红、眼干等症状[1,2]。一旦发病后,患者未得到及时救治,还会引发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角膜充血、角质化、结膜炎等,导致患者出现视线模糊现象,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生活与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病症患者时,主要以玻璃酸钠展开治疗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然整体疗效并不显著[4,5]。鉴于此,本研究以本院100例干眼症患者为例,探讨在其治疗中以玻璃酸钠滴眼液及普拉洛芬联合治疗的效果,现详细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 月~2020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干眼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0~75 岁,平均年龄(48.9±8.8)岁;病程5~15 d,平均病程(7.19±2.68)d。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22~70 岁,平均年龄(49.0±7.1)岁;病程4~14 d,平均病程(7.08±2.3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满足干眼症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者;②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异物感、畏光感、眼部干涩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存在视力模糊、充血、灼烧感等;③在入组前未应用过其他药物者;④有完整临床病史资料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处于哺乳、妊娠期女性;②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如结膜病变、角膜病变等;③合并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者;④依从性不高者;⑤既往对滴眼液存在过敏史者;⑥精神、意识方面存在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经眼滴入1 滴/次,5~6 次/d,结合患者病情,酌情增减次数,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常规按摩睑板腺、热敷、清洁眼睑等工作。连续治疗2 周,即1个疗程。

1.3.2 实验组 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经眼滴入1~2 滴/次,4 次/d,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滴入次数。连续治疗2 周,即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LS、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 ①FLS 采取12分评价法,将角膜区域划分成4个部分,每部分分值为0~3分,其中0分表示无角膜染色,1分表示各个区域着色点在1~30个左右,2分表示着色点>30个,3分表示角膜染色存在显著融合,表现为溃疡或者丝状;②BUT:在患者的结膜囊肿中滴入荧光素,在患者闭目进行数次转动后,记录其最后一次存在瞬目黑斑时间,若时间≤10 s,则表明存在异常;③Schirmer 试验:测定患者泪腺分泌情况,在患者下眼睑内的1/3 位置处放置上泪液分泌试验试纸条,待闭眼5 min 后,将试纸条取出,对纸条上湿润长度进行检测,若湿润长度≤10 mm,判定为泪液分泌不足;若湿润长度>10 mm,则为正常。

1.4.2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及泪腺分泌情况进行判定,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判定为无效;泪腺分泌结果显示<5.0 mm/5 min,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判定为有效;泪腺分泌结果在5.0~10.0 mm/5 min,且视觉疲劳、干燥感、异物感、畏光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则判定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3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结膜充血、眼痒、视线模糊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FLS、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FLS、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LS 低于常规组,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LS、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LS、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对比()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常规组发生结膜充血2例、眼痒4例、视线模糊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0/50)。实验组发生眼痒1例、视线模糊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P<0.05)。

3 讨论

干眼症是临床眼科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主要与手术外伤、营养、环境等因素有关[6]。近年来,受到广泛应用电子设备、人们生活习惯及环境发生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到患者眼部健康及生活质量[7]。现阶段中,临床主要以滴眼液对该病症患者展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玻璃酸钠、普拉洛芬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泪液分泌。玻璃酸钠可显著改善患者BUT,促进其眼表炎症状态得到恢复的同时,该药物保湿、润滑作用较为良好,舒适性较高,能够减轻患者眼部干涩感,对干眼症状进行有效抑制。但单一应用该药物治疗,无法取得显著疗效,且患者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可能与干眼症疾病发生、发展及反应因素有关[8]。在干眼症病变过程中,会将花生四烯酸释放出来,基于氧化催化作用下,不仅会合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眼部出现其他炎性反应。而普拉洛芬属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具有应用范围广、无色透明、无菌等特点,适用于虹膜炎、术后炎症、结膜炎等大多数眼部疾病,安全度较高,无并发症[9]。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够有效抑制环氧化酶,消炎效果较为良好,当人体在发炎后就会分泌出大量前列腺素,这些前列腺素会显著增强机体的微血管通透性,进而引发炎症介质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普拉洛芬在对前列腺素分泌进行有效抑制的同时,还具备无菌性特点[10]。本研究通过分析单一以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干眼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结果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LS 低于常规组,BUT 与Schirmer 试验结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联合这两种药物,既能够改善患者眼痛、眼干等症状,同时还具备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一以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联合玻璃酸钠与普拉洛芬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展开治疗干预,不仅能够延长BUT,促进患者泪液分泌,同时还具有较高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滴眼液普拉干眼症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过敏性结膜炎 用药&护理
戴口罩易引发干眼症
滴眼液不可随意用
普拉昌达下周访华
乖乖兔的菜园子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