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方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浅表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14 11:12朱太岩明小云凌燕平孔祥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浅表性疏肝柴胡

朱太岩 明小云 凌燕平 孔祥燕

浅表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科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慢性胃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胃镜检查下可以发现大部分患者胃黏膜有炎性改变如充血、水肿、出血等,患者会有进食后上腹不适、疼痛表现,还伴有反酸、嗳气、恶心等临床症状,给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1,2]。浅表性胃炎具有复发率高、迁延难愈的特点,若患者治疗不及时,病情可发展为癌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药物治疗始终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常见的治疗药物有奥美拉唑、阿托品、泮托拉唑等,但药物的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多,故整体疗效不佳[3,4]。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可以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思考的方向。本次研究就本院2020年1~12 月收治的8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减方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浅表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 月收治的8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红蓝双色球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男女占比分别为62.79%(27/43)和37.21%(16/43);年龄最大80 岁,最小18 岁,平均年龄(46.26±13.34)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6个月,平均病程(3.74±1.76)年。对照组:男女占比分别为65.12%(28/43)和34.88%(15/43);年龄最大80 岁,最小18 岁,平均年龄(46.24±11.2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6个月,平均病程(3.79±2.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均经过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理检查等确诊为浅表性胃炎;②患者病情资料完整,年龄<80 岁;③入组前1个月未接受相关针对性治疗;④精神认知正常,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⑤本研究获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讨论批准,入选的患者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②精神异常者;③病史资料不全者;④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对本次用药过敏患者;⑤研究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自愿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质子泵抑制剂,结合患者病情及个体状况给予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柴胡疏肝散,组方为:炙甘草3 g,枳壳、香附、川芎、芍药各5 g,柴胡、陈皮各6 g,随证加减,加泽泻、佩兰、竹茹治脾胃湿热;加海螵蛸治反酸;加木香、半夏、茯苓、砂仁治寒热错杂;加郁金、木香、白芍、青皮治肝胃气滞,温水煎煮,早晚各服用1 剂,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疗效、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①疗效分为治愈(用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合格)、显效(同治疗前相比,患者用药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合格)、好转(症状有明显改善,胃镜检查基本合格)和无效(治疗前后无差异)。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包括恶心呕吐、胃脘痛、反酸嗳气、疲倦乏力,根据轻、中、重分级赋予1~3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恶心呕吐、胃脘痛、反酸嗳气、疲倦乏力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恶心呕吐、胃脘痛、反酸嗳气、疲倦乏力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bP<0.05

3 讨论

我国自21 世纪以来,饮食生活逐渐走向多样化,受饮食不节、病毒感染、生活习惯不佳以及胆汁反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浅表性胃炎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其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尽早接受治疗[5,6]。西药治疗主要以纠正偏离指标为主,由于该疾病病因复杂,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整体疗效不佳,与临床预期存在一定差距[7]。从中医角度来说,浅表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与肝、脾、胃失和,肝胃气滞有关,对此疾病的处理应当以疏肝理气为主[8]。金首乾[9]的研究提到,予以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恶心、隐痛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94.12%,可见该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组方以四逆散为基础,行气疏肝,和血止痛,服药后能够调节气血,营卫和谐。本次组方中,炙甘草具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香附能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川芎可活血行气、行气开郁,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芍药养血和肝,顺应肝脏体内生理特性;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陈皮理气健脾[10]。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方中川芎、赤芍有助于改善胃黏膜血流,起到修复功效;柴胡、香附、陈皮、枳壳等能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进而促进疾病康复[11,12]。本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恶心呕吐(0.91±0.16)分、胃脘痛(1.14±0.11)分、反酸嗳气(0.91±0.14)分、疲倦乏力(0.91±0.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4±0.14)、(1.59±0.18)、(1.39±0.17)、(1.28±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浅表性胃炎,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效果较好,疗效十分显著。从整体出发,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临床特征等对方剂中的中草药用量进行控制,确保对症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质子泵抑制剂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浅表性疏肝柴胡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高手过招
吴茱萸汤治疗肝寒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