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枣口服液对铅偏高儿童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4-14 11:12黄洁兴黄凯娴陈韵琳梁锦霞黄红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口服液量表患儿

黄洁兴 黄凯娴 陈韵琳 梁锦霞 黄红莲

铅作为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与人们密切接触的自然环境中。临床上,当机体血铅累计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各大脏腑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损伤呈不可逆特征[1]。杞枣口服液是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中成药制剂,能够发挥降低血铅浓度及改善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杞枣口服液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铅偏高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 月~2020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例铅偏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血铅浓度≥30.0 μg/L;②能配合完成临床各项诊疗措施;③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采用的治疗药物有禁忌证者;②合并代谢性疾病者;③合并肝、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将患儿随机分为C组和G组,各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且G组根据血铅浓度不同分为G1组(血铅浓度30~49 μg/L,15例)和G2组(血铅浓度≥50 μg/L,25例)。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C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环境改善、健康教育;口服钙加锌口服液(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食健字G20120409),10 ml/次,2 次/d;口服维生素B1片(上海宝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84),10 mg/次,2 次/d。疗程为30 d。G1组在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杞枣口服液(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312),10 ml/次,1 次/d,疗程30 d;G2组在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杞枣口服液,10 ml/次,2 次/d,疗程3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各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铅浓度、Gesell 量表评分。

1.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儿临床主要症状(包括乏力、倦怠、面色无华、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多动、记忆力障碍等)和血铅浓度下降幅度评价患儿临床疗效。Ⅰ级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微症状,血铅浓度降至正常水平;Ⅱ级疗效:主要症状显著改善,血铅浓度下降≥20 μg/L;Ⅲ级疗效:达不到Ⅱ级疗效标准[2]。总有效率=(Ⅰ级+Ⅱ级)/总例数×100%。

1.3.2 Gesell 量表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Gesell 量表分别从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应人能四个方面评价患儿神经行为,分值越高,提示神经行为越正常[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血铅浓度比较 治疗前,C组和G组血铅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和G组血铅浓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G组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1组和G2组血铅浓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铅浓度比较(,μg/L)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铅浓度比较(,μ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C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G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高于C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2.0%,两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3 两组治疗前后Gesell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Gesell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esell 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G组Gesell 量表评分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Gesell 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Gesell 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C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儿童因生理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机体抗应激能力薄弱等因素影响,为铅升高的敏感人群。因此,加强儿童血铅指标的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治疗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C组和G组血铅浓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G组血铅浓度(37.58±2.21)μg/L 低于C组的(50.28±3.2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高于C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杞枣口服液能有效降低患儿血铅浓度,提高临床疗效。杞枣口服液是由枸杞子、太子参、海参、大枣、益智仁、珍珠、焦山楂等中草药制成的中成药,现代药理学证实,枸杞子对铅元素蓄积引发的毒性具有显著拮抗作用[4];太子参所含的2 价阳离子元素(钙铁锌)可将血液中的铅进行有效置换,促进体内铅的排出;海参不仅对铅有拮抗效果,且经人体吸收后可形成硒蛋白复合物,从而发挥解毒功效;大枣对铅中毒引发的缺铁型贫血症状具有改善作用[5];益智仁通过补肾而提高体内铅排出率;珍珠对铅与体内组织细胞的结合有竞争作用,可预防铅蓄积;焦山楂可改善脾胃功能,减轻毒性对脾胃的损伤[6-8]。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杞枣口服液可有效提高患儿血铅浓度的下降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G1组和G2组患儿血铅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建议当儿童血铅浓度≥30 μg/L 时即可给予杞枣口服液治疗,以预防铅升高引发的进行性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G组患儿Gesell 量表评分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G组患儿神经行为的改善效果优于C组,通过杞枣口服液的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患儿血铅浓度,减轻神经性毒害,改善神经行为。

综上所述,杞枣口服液能有效降低铅升高儿童的血铅浓度,改善患儿神经行为,临床上建议当儿童血铅浓度≥30 μg/L 时即可开展杞枣口服液治疗。另外,日常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机体免疫力等均是造成儿童铅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积极监测血铅浓度及规范治疗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手部卫生,均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去人群聚集的环境活动,以更好的预防铅升高。

猜你喜欢
口服液量表患儿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口服液要喝温的
听话的小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