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水河红安段水环境治理实践

2022-04-14 07:12祁大成王诗畅聂衍韬翟旺生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安县红安流域

祁大成,黄 聪,王诗畅,聂衍韬,翟旺生,彭 聃

(1.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湖北 红安 438400;2.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071)

倒水河为红安县境内主要干河,源于大别山南麓,属长江一级支流;作为红安县的母亲河,备用水源地,兼具工农业用水、城市泄洪、服务周边居民等重要功能[1]。红安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措施,综合治理倒水河。

1 河道概况

倒水河全长163.3 km,流域面积1 793 km2,流域内大小河流318 条,其中红安境内102.8 km,流域面积1 163.83 km2,支流72 条,大型水库1 个,中型水库4 个,小型水库8 个,流域涉及七里坪镇、火连畈茶场、杏花乡、城关镇、二城镇、高桥镇、永佳河镇、八里湾镇、觅儿寺镇和太平桥镇共10 个乡镇、场,服务人口众多[2]。河道沿岸分布有中心城区、城中村、工业区、农业区等。

2 治理前河道水质污染状况

2.1 存在水质不达标现象

倒水河红安段水质目标为Ⅲ类,冯集国控断面监测表明,2014 年和2016 年水质不能满足Ⅲ类水体功能要求,主要为TN 超标。2016 年倒水河红安段水质比较差(表1),污染物超标主要出现在5 月、8月、9 月、12 月,随季节性变化波动很大,主要超标因子为COD、高锰酸盐指数,其次为NH3-N,说明受有机物污染较大。

表1 2016 年倒水河冯集国控断面污染物情况

2.2 污染负荷分析

倒水河流域(红安段)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灌溉和提供饮用水,流域范围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均汇入倒水河,存在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情况,污染源主要为城镇生活污染、农业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2017 年现场调研,各类污染源的入河量和负荷比见表2。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是倒水河红安段的主要污染来源。从污染物入河总量来看,COD 及NH3-N 负担依然过重,城镇生活、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是其主要来源。

表2 倒水河红安段流域污染物负荷

2.3 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和识别

倒水河红安段水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城镇生活污染、农业种植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排放污染、河道采沙生态破坏、监管能力不足等八方面。

2.3.1 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 倒水河是红安县及下游武汉市新洲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同时又是红安县主要的污水受纳水体,存在饮用水源安全隐患。多个饮用水源地如城南水厂、八里水厂、城北五桥段备用水源地等取水口附近未按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存在水源地保护标志缺失、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及农业面源污染等。

2.3.2 城镇生活污染 红安县城镇污水管网收集能力和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较低,导致部分市政污水直接入河;沿河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不到位,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在雨季极易出现雨污水溢流;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B 排放标准,尾水污染负荷大[3];垃圾填埋场距倒水河较近,无防渗及规范处理设施,在暴雨季节存在污染物溢出现象。

2.3.3 农业种植污染 倒水河流域红安段汇水范围内 有水田17 327.52 hm2、旱 地6 991.92 hm2、林地25 920 hm2,大量使用化肥,特别是氮肥及磷肥用量过高,化肥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入河,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流域内施用农药较普遍,对水质污染隐患较大。

2.3.4 畜禽养殖污染“十三五”期间,红安县畜牧业发展迅速,但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规模以下养殖方式随意性大、场址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存在较大污染隐患;流域内养殖场数目庞大,大多数设备简陋、环保设施不健全、运行不稳定,存在偷排、超标排放的问题;较多散养畜禽的污染物无法集处理,配套污染治理设施难度较大,废弃物及污水随意排放,也是环境管理的盲区,对环境的影响严重。

2.3.5 农村生活污染 倒水河红安段流域有乡镇10 个,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物和农业废弃物部分没有有效收集和处理;大部分农村无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污水散乱排放到附近池塘或者低洼处,最后汇入倒水河。

2.3.6 工业排放污染 红安县大型涉水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关镇和觅儿寺新型产业园区。园区市政污水厂设计规模不足,管网收集能力有限且存在漏损情况,造成部分工业污水通过污口及污水厂溢流口排入倒水河。其中,觅儿寺工业园区每天约产生污水4 640 t,但配套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量仅2 000 t,部分工业污水未进入污水管网或进入工业园区管网后漏失,漏失率高达57%,漏失的大量污水通过沟渠最终汇入倒水河,造成污染。

2.3.7 采沙作业生态破坏 河道采沙活动未完全杜绝,引起开采区及下游邻近水体浊度上升,增加下游自来水厂处理成本;河道水位下降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减少了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径流距离;采沙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油料泄露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同时,采沙还影响水体循环的速率,削弱河流对污染水体的降解能力。

2.3.8 监管能力不足 流域沿线排口和农灌渠较多,除污水处理厂排口有日常监测外,其余入河排污口均未开展常规监测,不利于掌握整体排污情况。此外,环境监察机构人员不足,流域汇水面积大,监管范围广,大量的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场需要纳入日常监管,但人员有限,监管难度较大。

3 河道水污染治理措施

红安县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解决实际水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结合倒水河红安段实际,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4],红安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

3.1 持续加强冯集国控断面水质监测

由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牵头持续坚持每月至少1 次对倒水沿线设置的监测点位进行水质监测,密切关注冯集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发现异常,迅速预警,加密监测,搜查超标原因,为倒水河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3.2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

由红安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组织开展“雷霆行动”“碧水保卫战”“清湖行动”等,由红安县水利和湖泊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牵头在河湖(含水库、小微水体)管理范围内开展“清理岸坡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沟渠淤塞、清理非法排污、清理违章建(构)筑物”等“五清”活动[5]。

3.3 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成立红安县园艺河整治工程指挥部,2020 年投资8 229.15 万元开展园艺河整治工程,并于2021 年追加投资4 000 万元,开展了黑臭河道整治、雨污管网布置、道路调整改造等工程。为提升河道沿河环境,拆除了河道沿岸规划绿线范围内部分建筑,打造了4 个小型广场、两岸配套建设护栏、路灯等,丰富了市民休闲空间。

3.4 有序推进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按照《倒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项目2017 年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争取专项资金5 000 万元,采取系统修复措施,完成了八里镇、太平桥镇污水处理厂等区域的尾水人工湿地、氧化塘、生态浮岛等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总占地面积89 750 m2,处理污水70 000 m3/d,有效减少了污染入河负荷。

3.5 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

2020 年完成了城区和园区2 个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项目;日处理规模1.36 万t 的9 个乡镇污水处理设备投入运行,降低了出水污染物浓度。

3.6 有效加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红安县全面系统开展城乡垃圾治理,构建从城乡生活垃圾前端清扫保洁,中端收集转运、末端垃圾处置环卫作业体系,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促进全县城乡垃圾处理全达标。2018 年5 月周家凹生活垃圾处理厂启用;2018年6月引进无害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700 t,年处理25.6万t,该项目于2020年6月行式,使红安县城乡生活垃圾实现100%焚烧处理,2020 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减少了垃圾填埋场的污染隐患。

3.7 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控制

结合畜禽污染实际,红安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成立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场)成立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专班,推进全县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印发了《红安县畜禽养殖区域规划(2016—2020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定工作;编制实施了《红安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和《红安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方案(2018—2020 年)》等,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推行“一场一策”档案制度,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从源头减量、中途控制、末端利用三个方面,指导各养殖场(户)建设畜禽养殖粪污配套设施及综合利用。制定《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资金使用办法》,按照程序和流程拨付资金。到2020 年底,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46%,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3.8 持续强化环保执法监管能力

红安县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生态环保教育,严肃追究领导干部责任和监管责任,以高压态势保障生态环保工作并取得实效。2016 年3 月至2020 年9 月,县纪委监委加强案件查办,严肃追责问责,认真办理上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线索,从严查处生态环保领域腐败案件,从严查处生态环保工作履职不力的问题,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在生态环保领域立案101 人,党纪政务处分98 人,组织处理142 人;建立了行政处罚台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监管力度,同时重点对污水处理厂及畜禽养殖开展执法检查,2020 年开展执法专项检查190 余人次,有力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近三年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4 河道治理效果

红安县倒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干流水质明显好转,2021 年冯集国控断面稳定满足水质要求,周边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红安县红安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自撰联(行书)
红安脱贫摘帽喜赋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Synthesis of diamonds in Fe C systems using nitrogen and hydrogen co-doped impurities under HPHT∗
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
红安县狠抓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健康 快乐 自信——红安县高桥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