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刘勰的“秦世不文”带偏了

2022-04-18 12:38延娟芹
博览群书 2022年4期
关键词:刻石吕氏春秋秦国

延娟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然后又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秦人尚武好战,秦始皇焚书坑儒,给后人留下了重武轻文、秦文学没有成就的印象。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云:“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更强化了后人的这一印象。

时至今日,学者们谈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域文学时,常常以楚文学与齐鲁文学为代表;在断代文学研究中,秦代文学也往往作为汉代文学的陪衬而被一笔带过。全面搜集研究所有秦文学史料,可以发现,秦人并非“不文”。秦文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有些文献还可以补充历史缺环,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价值。

秦国诗歌的成就

秦国诗歌以《诗经·秦风》和石鼓文为主,《秦风》十首,石鼓文是组诗,也是十首。这两组诗歌在内容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有关战争、田猎的诗歌占绝对多数。《秦风》中有四首诗歌涉及田猎、车马、兵器、战争等,即《驷驖》《车邻》《小戎》《无衣》。《驷驖》描写了秦公的一次田猎活动,内容与石鼓文类似。《小戎》则具体细致地描写了秦国军队壮观的阵容,精良的武器装备。《无衣》一首,一反古代战争诗多表现忧伤艰苦思念等情感,抒发的是秦人好战乐战、慷慨激昂的情绪。石鼓文完整记录了秦公的一次田猎活动,从猎前准备工作,到路上出行情况,再到具体田猎场面,以及最后的祭祀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交代,对田猎场面的描写,尤为细致。

秦人如此热衷于将战争、田猎、武器作为诗歌创作的题材,与秦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对此,班固就曾在《汉书·地理志》中论述:

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及《车辚》《驷驖》《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

秦人在封国前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生活于现在甘肃东南部一带,后来经过数次东迁,一直到达现在陕西关中一带。战国中后期,定都咸阳。这一带是善于骑射的戎狄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无论是封国前还是封国后,秦人为了生存与戎狄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恶劣的生存环境,培养了秦人刚健雄迈的性格特征,形成了他们尚武好战的风习,秦国诗歌多反映战争田猎,主要源于此。

与内容相适应,秦国诗歌在表现方式上多采用赋而少用比兴。有些诗歌几乎可以看作微型赋,如《秦风》中的《小戎》,石鼓文中的《车工》等。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曾指出:“(《小戎》)刻画典奥瑰丽已极,西京诸赋迥不能及。”确实看到了秦国诗歌的这一特点。

秦国诗歌在题材、表现方式上的这些特点,到了汉代有进一步发展。汉代的代表性体裁是汉大赋,汉大赋中,田猎类赋是最重要的一类,萧统在《文选》中专列田猎类,且分为上、中、下三小类,代表作品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长杨赋》等。在其他类别的大赋中,也有篇幅不少的田猎场面的描写,如枚乘的《七发》中用一大段文字描写车马之盛,一大段写田猎之兴,班固的《两都赋》在反映京都的繁盛时,也描写了京都的宫苑之盛,张衡的《二京赋》中写了帝王游观之乐。在这些大赋中,对田猎场面的描写更为具体详尽,更加铺排渲染,在文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秦国诗歌的文学史意义,秦国诗歌对田猎题材的着力描写,多用赋的手法,催生了汉代田猎类赋的出现以及蔚为大观,秦国诗歌的题材选择与表现倾向直接影响了汉大赋的总体面貌,这是秦国诗歌对汉代赋体文学的巨大影响。

秦散文的成就

相較于诗歌,秦散文数量更多,形式更丰富。除了单篇文章外,还出现了按照一定目的结集而成的专门性著作。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部杂家著作。这部著作文风平实畅达,朴实明快,是秦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吕氏春秋》中,百家争鸣时期的各学派思想共存,甚至有的学派的分支也进行了记载,为我们全面了解先秦诸子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宇宙、自然、社会、历史、教育、音律、医药、天文、农业等内容无所不包,有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时期的最高成就,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吕氏春秋》在选取先秦各学派思想和文化时,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取舍标准,即是否能够服务于政治。战国末期,诸子百家经过近两百年的争鸣辩驳,每一学派的优劣都得以显现,这时的诸子学派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吕氏春秋》的作者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自觉的态度有意识地打破学派成见,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选择与取舍,以较为客观的态度在理论上对先秦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整理,这一工作,在先秦属首次。

《吕氏春秋》在融合诸子百家思想基础上还有创新,它并没有打乱诸子各学派的体系,而是按照一定的编撰原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编排。《吕氏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有计划的、结构统一的著作,编撰者在编撰之前,已经有了明确的编撰目的和宗旨,对编撰方法、编选标准有明确的设想,标志着我国第一部“整书”正式出现。全书采用二级分目的结构形式,分为三大部分:纪、览、论。纪分十二纪,配合一年十二个月,每纪收五篇文章。览共八种,每览又包含八篇(《有始览》今仅存七篇)。论有六种,每论又包括六篇。这种二级分目的编撰形式是《吕氏春秋》的独创,如此整齐划一的结构在《吕氏春秋》之前从未出现过。

《吕氏春秋》不但是先秦思想文化的大总结,同时也开启了汉代文化,是先秦文化向汉代文化过渡的桥梁和纽带,西汉的几部重要著作,都从不同角度,受到《吕氏春秋》的影响。

《淮南子》是汉代学习借鉴《吕氏春秋》最突出的著作。这两部著作都是由核心人物组织多人完成,编撰目的相似,是目前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两部杂家著作。《淮南子》中的一些材料,直接来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为《淮南子》的编撰提供了最直接的范本。《吕氏春秋》还对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思想产生了影响,董仲舒的重要思想“天人感应论”在《吕氏春秋·应同》中已经出现。《吕氏春秋》的编撰方式对后代也有影响,司马迁编撰《史记》,采用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形式,每一种又包含若干篇,这种编撰思路就取法于《吕氏春秋》,尤其是十二篇本纪,直接来自《吕氏春秋》的十二纪。

为人熟知的《谏逐客书》是李斯最重要的散文,后代古文选本多选录,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秦始皇因这篇文章收回了逐客令。汉初贾谊、贾山、晁错等的政论文,气势磅礴,情感激切,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直接继承了李斯散文的风格。《贾谊》的《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政论文情理相生,说理透彻,多用排比、对偶,具有雄辩之气势和纵横驰骋之文风。贾山的《至言》辉煌博大,纯厚矫健,雄肆之气喷薄而出。晁错的《论贵粟疏》说理剀切透辟,论证逻辑严密。西汉初期散文大都与李斯的《谏逐客书》具有相近的文风。

李斯的七篇刻石文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刻石文是李斯跟随秦始皇巡游时为表功而作,内容都是对始皇帝的颂扬,类似后代颂赞体。七篇有相同的叙述模式和章法结构,是李斯精心构思之作。一般首述巡游时间地点,继而称颂秦始皇的伟大功绩,这是刻石文的主体,最后以群臣对始皇帝的敬仰、刻石以纪作结。从反映的思想看,大一统思想是主流。七篇刻石文都有固定的句数,或三十六句,或七十二句,都是六的倍数,与秦代崇尚黑、崇尚数字六有关。这组文章是法家要求一切以法为总则的思想在文学中的反映。从总体风格看,各篇同中又略有差异,或骏厉,或精硕,或颖锐。

李斯的刻石文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后代的纪功类碑铭文都祖述之。如西晋张载的《剑阁铭》,就有刻石文的痕迹,唐代元结的《大唐中兴颂》也采用三句一章的体制,显然继承刻石文而来。秦代以后,人们对于秦的暴政一致加以批判,而对刻石文却有不少正面评论,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铭箴》中称其“文泽”,“有疏通之美”,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得更加具体,他从文体源流的角度,认为刻石文“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李斯的刻石文在碑、铭、颂三种文体的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

秦出土文献中,也有一些文学性突出的篇章。如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有一篇《成相杂辞》。全辞由八节文字构成,每节都由三、三、七、四、七的句式组成(最后一节仅存三句,疑有残缺),内容主要讲官吏为官守则。这种结构被称作成相体。现存完整的成相体是荀子的《成相》,内容与秦简《为吏之道》相近,都与政治、为官有关。《汉书·艺文志》杂赋类著录有《成相杂辞》11篇,惜都已失传,但说明这种形式在汉代以前创作之盛。秦简《为吏之道》出土以前,学者们对荀子《成相》的来源做过不少探讨推测,但难有定论。《为吏之道》的面世,彻底解决了这一疑案。荀子曾在楚地做兰陵令,荀子的《成相》就是在学习模仿楚地艺术形式成相体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秦简《为吏之道》为我们梳理成相杂辞的流变提供了重要史料。

在睡虎地秦墓中还出土了两件木牍,这是秦国进攻楚国的一次战争中,名叫“黑夫”和“惊”的两个人写的两封家书。两封书信依次问到母亲、姑姊、亲戚、邻里,透着浓浓的真情,语言樸实无华,通俗易懂,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下层民众的书信,为我们研究后代通俗家书的源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甘肃放马滩秦简是继睡虎地秦简后有关秦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出土的一篇《墓主记》尤其引起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原简没有题目,《墓主记》是整理者所加。简文讲述了一个叫作丹的人死而复活的故事。丹死三年后复活,复活后,能听见鸡鸣狗叫声,能正常吃饭。但是,相貌却变得异常丑陋,喉部有疤,眉毛稀疏,皮肤发黑,四肢僵硬。丹还向人们讲述了他在阴间的所见所闻。整个故事情节简单,与后代志怪小说很相似,可以看作志怪小说的滥觞。《墓主记》比后来志怪小说的代表著作《搜神记》早了500多年,是我们追溯古代志怪小说早期形态的重要参考。

秦文学中的其他作品,如《尚书·秦誓》、铭文、《诅楚文》、诏令,以及近年面世的北大藏秦简中的《酒令》《教女》等,不但是我们研究秦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时也丰富了秦文学的内容,拓展了秦文学的表现范围。不再论述。

秦文学的地位

春秋时期的秦文学体现出较多的西周文学的特点,如《秦誓》与《尚书》中的其他篇章在总体风格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诗经·秦风》、石鼓文整齐的四言形式,与《诗经》中其他地域诗歌接近,这些都是秦文学受西周文学影响的结果。春秋时期的秦文学明显继承了西周文学特点。到了战国中晚期,随着秦国统一全国进程的加快,秦国版图逐渐东扩,其他诸侯国士人纷纷入秦,秦文学吸收了较多东方诸侯国文化,蕴含的西周文化特点逐渐减少,逐步呈现出融合其他诸侯国文化的趋势。《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明显具有多国文化的因素。到了秦代,秦文学则更多地表现出大一统王朝的气魄与声威。秦文学既是先秦地域文学的最后总结,又开启了汉代统一文学的进程,在先秦地域文学向汉代统一文学的转变过程中,秦文学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秦文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些规律与特点。西周时期,各诸侯国分封时间尚短,各地域文学特点并不突出。这时从周王朝到诸侯国,西周文化占据核心地位。因此,就文学讲,这一时期是西周文学一枝独秀,风格上表现出统一的态势。春秋到战国时期,各地域文学特点逐渐凸显。到了秦代,文学又走向统一。从西周到秦汉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由一枝独秀到各地域百花齐放,再到大一统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秦文学的作用尤为关键。秦文学由吸收西周文学的因素,到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再到吸取各地域文学要素,最终形成大一统的秦代文学,正是在一次次吸纳其他文学因素的基础上,秦文学丰富壮大了自身,同时也将全国各地域文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统一时期的秦代文学与同样具有统一特质的西周文学相比较,可以发现,秦代文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艺术技巧更为成熟。这时的统一文学,是各地域文学交汇碰撞后的有机统一,较之西周文学,有了质的变化。秦代统一文学,为汉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秦文学超出了一般地域文学的范围,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西周到汉代这一千年间,统一的西周文学发展到大一统的汉代文学,秦文学起了关键的传承作用;在春秋战国地域文学向汉代统一文学的发展中,秦文学的融合作用不容忽视。

余论

从秦襄公始封国,至秦王朝灭亡,秦人的立国史长达五百五十年,嬴秦民族的历史则更为久远。秦人早期偏居西陲,后来不断发展壮大,一步步向东迁徙,最后统一了全国。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秦人的作用为史家所重视,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诸侯国历史纳入世家,只有秦人的历史编入本纪。秦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作为珍贵遗产最终汇入华夏文明。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秦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前代文学的特质,另一方面担当了融合、统一的重任,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同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秦文学,我们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客观审视其成就与地位,不应以“不文”二字一笔抹杀。

(作者系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刻石吕氏春秋秦国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篆书的演变(二)
五张羊皮
吕氏春秋
瞒天过海
吕氏春秋
谈秦七刻石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鸡口牛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