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约翰逊

2022-04-18 19:11崔传刚
财经 2022年7期
关键词:富达三世约翰逊

崔传刚

投资人,2022年3月23日去世,享年91岁

亿万富豪爱德华·约翰逊三世(Edward Johnson III)近日于美国佛罗里达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作为富达投资的昔日掌门人,他毕生之中有两项最令人瞩目的成绩。第一是用近40年的时间,把一家当初仅管理着39亿美元资产的小公司变成了如今管理10余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巨鳄。第二,他改革了投资管理行业,通过大幅降低投资门槛,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个人投资者打开了参与华尔街游戏的大门。

1930年6月29日,爱德华·约翰逊三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米尔顿。米尔顿是位于波士顿郊区的一个富庶城镇,这里是英格兰上层清教徒最早的北美定居点之一,也是一个达官显要辈出之地。诗人艾略特、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美国铁路大亨福布斯等人,都是来自这一地区的代表人物。

约翰逊家族同样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波士顿,早在爱德华·约翰逊三世诞生之前,这个家族就已经在当地拥有了财富和声望。他的父亲约翰逊二世毕业于哈佛学院和哈佛法学院,后来在一家知名律所担任律师。约翰逊二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参与股票市场研究。正如他儿子后来所说,这位父亲一直被股票市场所吸引,而且对投资非常有天赋。

1943年,约翰逊二世接手当时规模只有300万美元的富达基金。富达基金创立于1929年大崩盘之后,是美国大萧条期间唯一在马萨诸塞州获准成立的基金。但正所谓生不逢时,在创立后的10年之中,这只基金的表现一直比较平庸。1946年,约翰逊二世又成立了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以负责富达基金投资顾问的业务。这家公司正是富达投资的前身。

约翰逊三世追随父亲脚步,先进入当地最为有名的私立中学米尔顿学院就读,之后也同样入读哈佛学院。不过据一些了解他的人说,这位年轻的约翰逊患有阅读困难症,因此在入读哈佛之前,他曾经在几所预备学校间辗转。1954年顺利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入伍两年,之后于1957年回到家族企业,成为了一名投资分析师。

约翰逊二世一直相信,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也是他对儿子的教诲。约翰逊三世刚踏入这个行业时,并不确信自己真的热爱投资。但父亲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崩盘中,目睹了一整代人的倾家荡产,而儿子也很早就从他这里学习到了对市场的敬畏。

约翰逊二世坚信投资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依靠的是个人直觉,所以即便科学技术再发展,理解市场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这种投资哲学使得富达投资在最早期就特别重视对基金的主动管理,更敢于大胆启用年轻优秀的基金经理。简而言之,在一个投资管理致力于保本的年代,富达的目标是赚钱。在约翰逊二世时代,富达最为有名的基金经理就是华人传奇投资者蔡至勇。20世纪50年代初,这位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年轻人被招至富达麾下,在之后10余年中,他凭借对成长股的激进投资变成了华尔街的风云人物。约翰逊三世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父亲的投资哲学,在他的时代,富达更进一步,培养出一位被全世界膜拜的基金經理,那就是于1977年至1990年期间管理麦哲伦基金的彼得·林奇。

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小约翰逊本人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基金管理者。在彼得·林奇到来之前,麦哲伦基金一度由他负责。这只基金在1963年至1971年之间年均跑赢标普500指数22个百分点,就连昔日的投资明星蔡至勇也一度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当然,父亲留给他的思想遗产中还有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投资不能秉持传统思维,而是时刻要做一个逆向而行者。约翰逊三世发现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投资,同时也适用于企业管理。在1972年成为富达公司的总裁后,他也旋即开启了一场经营上的逆向之旅。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黄金年代,富达投资也在老约翰逊的领导下快速成长。在这一阶段,富达开始在美国推出各种针对企业和个人的退休投资计划,并且于1969年成立富达国际,第一次将触角伸向了美国之外。

但等到1972年约翰逊三世接替父亲负责富达日常管理之时,整个金融市场的风向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外部战争和内部凯恩斯经济政策的逐步失效,整个西方世界逐渐陷入了通胀和经济停滞,60年代的黄金岁月迅速灰飞烟灭,美国股市进入了一场延续十余年的阶段性萧条。身处其中的富达当然难逃厄运,而其所青睐的主动管理型投资更是在这一时期备受打击。在70年代的头几年,富达管理的资产从最高时的55亿美元跌到只剩下了17亿美元,基金销售额更是一度缩水九成半。

约翰逊三世需要找到能够力挽狂澜的方法,而他的发现就是货币市场基金。这是一种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商业票据的共同基金,基金发行者通过把投资者的存款用于购买这些短缺投资品而赚取利息,相对股票而言,这种投资的波动和亏损风险都大幅降低。面向个人的货币市场基金最早于1971年诞生于美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监管放松,而因为通胀所导致的利率上升,也使得这种基金日益受到投资者青睐。

约翰逊三世深知货币基金是一门好生意,但如果是针对中小投资者,他就必须解决投资的流动性问题:除非这种新基金能和储蓄账户一般可以随时存进随时取出,否则其用户规模肯定无法实现预期,而如果规模上不去,富达要想从中盈利也就变得更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约翰逊三世在1974年推出了一种叫做富达日收益信托(FIDIT)的方案。这一产品是美国第一只真正具有“类现金”功能的货币市场基金,它实施T+0交易,收益日日结转,而且具有支付功能,并可利用其净值限额签发支票。说得更通俗点,除了收益比存款更高,它几乎就是一种银行存款。

富达日收益信托不是美国最早的货币市场基金,但它在推出的当年就占据了整个货币基金28%的份额。就像乔布斯没有发明手机但却颠覆了手机行业,约翰逊三世也不是货币基金的发明者,但他却成了货币基金市场的颠覆者。

商业上的后来者都需要依靠创新和颠覆,而且不能只是一种颠覆。例如,特斯拉不仅卖电动车,还在颠覆充电网络、自动驾驶等各个方面。因为如果只有一种颠覆,很快就会有模仿者跟上来。

约翰逊三世也清楚这一点。货币市场基金是一项好主意,但如果单靠这一招,富达也不可能建立持久优势。所以他又做出了另一项让传统行业者皱眉的举动,这就是對基金的营销渠道进行大幅改革。

传统的基金营销主要依靠各种经纪商,这种分销体系意味着要给这些机构一定的佣金分配,而众多的销售费用支出最终也只能由投资者来承担。在以往几十年中,这被认为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但约翰逊三世却相信,如果他们的基金业绩表现好,投资者自然会趋之若鹜,因此,富达在继续提升投资业绩的同时,完全可以绕过经纪商,直接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基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富达会节省一大笔销售佣金,投资者也会省下一笔不小的手续费用,他们的收益也因此能得到相对提升。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约翰逊不顾许多同事反对,开始实行这一“激进”举措。事实再次证明了他的远见,尽管仍然有很多保守的投资者继续选择通过经纪商购买基金,但那些敏感型投资者和敢于尝鲜者都成了富达的拥趸。富达再一次颠覆了美国人的投资方式。

约翰逊三世和父亲一样相信投资的艺术性,但同时他却也认定,未来的投资要更多依赖技术。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整个大环境不佳的时候,富达就提前加强公司的科技实力,运用最新的技术来改进投资者服务系统。这在当时给富达造成了不小的现金流压力,但是当80年代牛市重来,大批投资者开始涌入股市之时,富达却因为这些预先投入而占据先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开始主导美国经济,金融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去监管周期,加之退休金制度改革和各种税收优惠,投资进一步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事情,而富达和先锋、嘉信等公司一样,成为了这一大浪潮的最大受益者。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基金选择,面向员工的福利服务,折扣股票经纪,以及机构基金管理等,富达逐渐成长为华尔街的金融巨鳄。等到2014年约翰逊三世退休时,富达管理的资产已经达到了5.7万亿美元,相比于40年前,这个数字增长了超过1000倍。

时至今日,富达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11.8万亿美元,个人投资者客户超过4000万,这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公司仍然是私人控股,只是公司的掌舵者已变成了约翰逊三世的女儿阿比盖尔·约翰逊。

在新一辈的眼中,变老后的约翰逊三世已经跟不上时代,比如他仍然热衷于由基金经理管理的费用高昂的主动基金,但今日市场早已是被动基金的天下。2010年,以被动基金为主业的先锋集团超过了富达,终结了后者连续20余年作为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管理者的地位。阿比盖尔·约翰逊上任后旋即开启大刀阔斧的变革,在她的带领下,富达也于2018年推出了零交易费用的ETF基金,并且开始为金融机构提供加密货币管理服务。

“我的父亲以逆向投资而闻名,我认为这可能影响了我。”阿比盖尔曾如此公开承认父亲对她的影响。先人已逝,但逆向思维得以在新一代领导者身上延续,这也许正是富达能连续经营近80载的根源所在。

(作者为媒体从业者;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富达三世约翰逊
探究应用思维导图指导中学生高效写作文
富达:科学、温度与传承
约翰逊:全力“脱欧”的英国新首相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仙侠奇缘
三生三世(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题曲)
拜耳路富达:带领线虫防治进入新时代
寻找失主
英国理查三世国王的“复活”
《解人颐》与“李家”的三世书缘
寻找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