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为导向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分析

2022-04-19 13:14张霞
教育界·A 2022年2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五年制幼师

【摘要】众所周知,幼师大多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职业院校要想提高幼师在英语方面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需要深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应用为导向研究如何改革和创新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一方面能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更好地适应幼师岗位;另一方面,能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幼师;岗位需求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并且希望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教育,以便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转变了传统的以看护服务和托幼服务为主的教学模式,双语幼儿园应运而生,这对幼师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英语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不仅关系到幼师的英语能力,还会影响幼师所教的幼儿后续对英语的学习。然而,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导致教师的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师队伍,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幼师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将教学内容与幼师岗位需求相结合,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在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的同时,将学到的内容熟练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有幼师的英语口语流利、标准,才能为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方面的研究不计其数,但对以应用为导向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研究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五年制學前教育专业及其英语课程的特点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特点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四年制本科起点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制高中起点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制初中起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五年制初中起点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五年制初中起点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考完中考后直接进入学校学习,这些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1]。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的时间较长,但是学习的压力也相对较大,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三年制中专和大专课程的重点内容全部学完。以初中为起点的学生具有起点低、落点高的特点,与以高中为起点的学生相比,年龄更小,可塑性更强,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可以更快适应幼儿园的一线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比较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主要服务于幼师对幼儿开展的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既有所联系又存在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1.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联系

通用英语属于基础英语,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是通用英语的扩展和延伸,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先基础、后专业”的教学原则。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教师再将教学目标和幼师岗位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差异

通用英语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不同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在教学对象方面,前者的教学对象是各个专业的学生;而后者的教学对象是未来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生。在教学目标方面,前者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而后者的教学目标则是培养专业的幼师,学生不仅能掌握英语知识,而且能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教学技能并应用到对幼儿的教学中[2]。在教学内容方面,前者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听、说、读、写的相关技能为主,教学主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后者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幼儿教育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前者大多采用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后者是在通用英语的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教学能力等进行测试。在对教师的要求方面,从事通用英语教学的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并且全面了解幼儿英语的教学内容。

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上文提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考完中考后就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与以高中为起点的学生相比,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比较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名优秀的幼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等方面的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大多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而没有认识到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发音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较差,甚至不愿意用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另外,由于学前教育涉及许多特定的课堂用语和活动用语,因此如果学生对这些用语了解得不够充分,则无法将其合理应用到幼儿教育中。

(二)教材缺乏统一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需要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教师所选择的教材是否合适,会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现阶段,各所职业院校所采用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材不尽相同,一些学校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类专业共用一套教材,这些教材由于难度较大,并且缺乏针对性,所以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实用性不强,英语教师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职业院校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学校要求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三年制中专和大专课程的重点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对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前两年的专业学习中学校应适当增加英语基础类课程,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另外,对于所设置的课时,不少学校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都压缩了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3]。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关系到其未来所教的幼儿的英语学习,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等为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但结合教学现状来看,部分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不够了解学前教育的知识,并且缺乏学前教育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的学前教育不符,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内容大多以语法、阅读为主,而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始终存在发音不规范的情况。英语教师因为教学目标不明确,所以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教学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

四、以应用为导向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

(一)构建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英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前教育的要求优化和改革英语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更新设置课程的理念

(1)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为主。听、说、读、写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在设置课程时需要强化学生的听力、口语、语音、写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保证学生将所掌握的技能熟练应用到对幼儿的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4]。

(2)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专业的幼师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师的岗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明确内容的重点和要点,并将其体现在对课程的设置上。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水平、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體,因此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幼师岗位。

3.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是基础英语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第二是专业英语模块,教师可以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法、实用英语等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第三是选修英语模块,该模块的课程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英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5]。

(二)合理选择英语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的质量。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已经从以介绍语言结构为主转变为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使得那些以介绍语言结构为主的英语教材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教材体系需要从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对技能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并突出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教师需要结合幼师的岗位需求、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选择既包括基础知识又涵盖专业知识的教材。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开发特色校本教材。另外,学校为了保证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可以让学生一同参与到教材的编排过程中,如组织学生收集、整理相关材料,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加工[6]。这样既能提高教材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探索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由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幼师的岗位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教学法,并且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夯实英语基础。又如,近年来,绘本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融入绘本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绘本对幼儿开展教学。再如,教师可以采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校内实训主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校外实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幼师岗位[7]。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幼师的资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与通用英语课程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让学生掌握通用英语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水平。由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的可行性[J].科技信息,2010(15):211,239.

[2]汤静怡.试论改进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途径[J].卷宗,2014(05):190-191.

[3]杨潇.微视频在五年师范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87-89.

[4]范博文,王思元.提高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9(35):263,268.

[5]舒黔红.如何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6(10):42-43.

[6]张磊.探究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160.

[7]佟云.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2):118-119.

作者简介:张霞(1981—),女,江苏省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五年制幼师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