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效益

2022-04-20 19:32陈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直观信息技术

陈丽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应用信息技术辅助“空间与图形”教学,能更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和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改善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空间与图形;直观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离不开给学生提供大量可视化的学习素材和可供操作的现实材料,以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公式和推理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正好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鲜明的资源,由静到动,化繁为简,使无声变有声,降低学生观察、探索、感悟的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一点感悟。

一、应用信息技术,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能得到很好的呈现,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中,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圆(井盖、车轮、装饰图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唤起经验,辅之以问题“为什么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要用到圆?圆有什么特征?”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新课结束时又用多媒体的动画设计给学生展示了用长方形和等边三角形做汽车车轮,人的驾乘感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同圆中半径都相等这一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车轮,我们的马路又该怎样修?这样修与现在笔直、平整的马路相比有什么缺点?”从而拓展学生思维。

二、应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高年級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也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感性经验。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正好适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观察、比较,深化认识程度,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学生独立尝试切割、添补、平移、旋转等方法将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计算出面积后,让学生上台交流,这时老师运用多媒体的闪烁、变色、动画展示转化过程,辅助学生讲解,使学生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多样。最后课件出现对比图,引导在学生观察变与不变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实质就是将他们转化成规则图形,转化的方法不同,算法和算理也就不同。在多种转化方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变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先用微课播放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再让学生猜测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交流后再利用计算机动画将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垂直等分成16、32、64小块,然后分别又将这些小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让学生直观感知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再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转化后长方体的长、宽、高与转化前圆柱的底面周长和半径和高的关系,在变与不变中顺利的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获得成功。有了动态的转化过程,学生在回忆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呈现,让学生理解更好,掌握更牢。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我们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老师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也可利用远程教育等信息化资源,收集多样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开放性、实践性、多层次教学资源展示,巩固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出示一些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如视频展示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数学家的生平或故事等等。在学完《圆的周长》后,让学生回家上网收集资料。“圆周率π的历史”,使学生领略与π有关的方法、数值、公式、性质的历史内涵和现代价值,拓展学生视野。课后我还会录制一些拓展练习、易错点和单元知识整理的微课或音频上传到班级QQ群中,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理解情况自由选择观看和聆听次数,也便于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如个别学生始终理解不够,他就可以多次观看和理解,同时也便于家长辅导孩子。顺利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内教学延伸至课外教学,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方式,它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总之,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之福:信息技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优势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成果1科技视界,2013年06期。

[2]何瑞.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1):76.

[3]冯忠元.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8(14):136-137.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直观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