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中应用功能训练的临床方法与效果分析

2022-04-21 10:28易春秀穆云蔚先秋露先棋刘丽
医学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易春秀 穆云蔚 先秋露 先棋 刘丽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功能训练方法,分析在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组实验数据来源于2021年一整年间截取的,从我院选取8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归入研究范围,分为观察组(43)和对照组(43),对两组康复效果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功能训练方法的有效实施,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训练

在现阶段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背景下,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脑卒中就是比较典型的疾病类型。通常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吞咽障碍就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不仅需要通过鼻饲进食,同时也会让患者出现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1-3]。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我院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例,分析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筛选的86例入组成员均属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43例为组间人数。两组一般资料,如表1中所示,(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全部都知情、同意、自愿参与。②临床资料具备完整性与真实性。③患者首次出现吞咽障碍。④生病体征平稳,病程在2个月以内。排除标准:①不同意加入研究。②无法正常沟通,包括认知障碍与精神类疾病。③中途退出研究患者。④无法全程配合研究。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⑥存在血液系统疾病。⑦临床资料有缺失情况。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坐立体位,并进行喂食,可以先从少量的松散食物开始,让患者进食过程中,保持反复吞咽的练习,在患者完成食物吞咽后,指导患者再次做空吞咽,促进吞咽功能改善。还可以让患者练习咬合与鼓腮,让面部肌肉可以在这种练习中得到充分锻炼,每天保持2次练习。

观察组:功能训练护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刺激训练:用冰棉签蘸水,对患者的舌根刺激,让患者做吞咽动作,锻炼发声,以及保正确的方式进行咳嗽,进行颈部肌力锻炼,反复进行咳嗽训练。②口腔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口腔器官运动操,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训练,可以通过辅助工具进行吞咽训练,训练的部位主要包括患者的舌部、下颌、软腭、唇部以及面部等,保持每组15分钟,每天进行两组训练,保持连续10天训练。③吞咽电刺激:使用中频电疗康复仪器,将电极放置在患者患侧肌肉两侧,然后调整电流频率,改善患者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通过刺激患者吞咽肌群,让吞咽肌力得到提升。④指导家属掌握吞咽训练的基本操作要领,在患者进行功能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协助患者,并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自信心,勇敢面对康复训练,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改善吞咽困难症状。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主要包括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以及误吸情况,根据临床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再进行比对。

②通过焦虑(SAS)与抑郁(SDS)量表,计算出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

③观察并对比两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对SAS评分、SDS评分以及SWAL-QOL评分等数值变量展示,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n(%)]对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展示,通过X2检验;0.05为中界点,P在中界点之下,代表数据差异明显,软件工具:SPSS26.0。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SWAL-QOL评分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见表4。

3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现阶段,脑卒中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患者在病症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因此,需要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调节患者心态,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据相关研究发现,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吞咽障碍,并且有利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减少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4-6]。因此,对患者开展功能训练显得非常重要。

有研究表明,通过调查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死因,发现肺炎占据很大比例。一般脑卒中患者年龄偏大,自身存在基礎疾病,如果长期卧床,就会让患者出现肺炎的几率提升[7-8]。因此,针对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来说,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显得非常重要,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功能训练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对患者进行更加专业而规范的吞咽功能训练,让功能训练的针对性更加有效的作用于患者,改善吞咽功能的同时,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在功能训练的作用下,能够将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改善,有利于预防与减少患者出现误吸等并发症。通过在患者进食时进行锻炼,能够改善患者食管内食物的压力,恢复患者吞咽功能,避免误吸到患者的器官中。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起到刺激作用,可以将肌肉力量的协同性进行增强,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观察组SWAL-QOL评分更高,表明功能训练可以发挥出良好作用,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冰刺激可以将患者口腔周围的肌肉兴奋性进行有效降低,让口腔局部的神经元敏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提升患者吞咽能力。观察组心理状态更好,说明功能训练有积极作用,通过改善患者心境,减少心理波动,让患者更好的配合训练,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消除,可以让患者保持自信,勇于面对康复,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帮助患者摆脱心理束缚,能够避免患者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增强康复意识,加速康复进程。负性情绪如果无法及时得到疏导,会逐步成为心理障碍,让患者出现心理失衡情况。家属在康复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支撑患者有效康复的重要力量。因此,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吞咽功能。有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吞咽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肺炎发生率,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9-10]。本次研究结果与其一致,通过功能训练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功能训练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尽快改善神经功能,尽早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将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情况有效改善,对患者康复进程起到显著的加速作用。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健婷,罗晓舟,崔韶阳,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2):830-833.

[2]夏凤,万琴.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8):2872-2875.

[3]魏丹,李伟明.分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04):639-640.

[4]董岩,谭丽双,刘峻.眼针联合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05):9-13.

[5]王星淳.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吞咽功能训练联合治疗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492-2494.

[6]赵锦颖,韩宇洲.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联合标准饮食护理在脑血管病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9,41(13):2066-2069.

[7]汪稳,奚文举,楼慧,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03):179-182.

[8]杜新新,王强,孟萍萍,等.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06):411-415.

[9]邓彬,陈艳,欧秀君,等.吞咽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康复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4):2219-2222.

[10]于帆,余波,陈文华,等.吞咽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伴随焦虑和抑郁的康复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04):609-612.5CB36E6D-AB56-4ED7-92E8-981CCAA46B3E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脑卒中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