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收手机”引发的风波

2022-04-22 08:07薛玉凤陈雪华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制度班级家长

薛玉凤 陈雪华

今年9月份,在开学第一课及新生家长会上,我作为班主任重点强调了学校及班级规定:“上课及晚自习时间,学生手机需放入手机袋,不经允许不得取出手机,违规者由班主任代为保管手机1周。”这一规定得到家长和同学们的支持。开学两个月,我班的课堂纪律和学习劲头得到任课老师的好评。

但是,严格的管理也会引发突出矛盾——“收手机引起轩然大波”。

二、案例描述

11月11日晚自习时间我发现王甜(化名)玩手机,我俯下身询问她:“上自习玩手机违反了班级规定,你清楚吗?”王甜回答:“知道”,我继续说:“手机由我代为保管1周,你有异议吗?”“没有”她回答。然后王甜把手机关机并交给了我。

当天晚上9:34分,学生干部给我打电话说:“王甜晚自习结束后去了您办公室,一直未回宿舍,不知去向”我听到这一消息,心里一惊,头皮发麻,一身虚汗就出来了。这么晚了,学生能去哪里?王甜身上没有现金,手机在办公室里,一个女孩,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我赶忙和家长联系,家长说也没见到王甜。这时我心急如焚,立刻发动班级学生在宿舍周围寻找王甜,同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学生未回宿舍的情况,我又在学校附近和去宿舍的路上仔细寻找王甜,虽然气温在零度,但我浑身湿透,联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情,眼泪就掉下来,只有15分钟的路程,我找了1个多小时,学校高度重视,各位领导迅速赶往学生宿舍,询问情况,分头寻找王甜。作为一个新班主任,我从未遇到过这种突发事件,内心紧张、无助、内疚,我担心学生会出事,怀疑自己管理是否太过严苛,家长会不会埋怨我?学校会怎么处理我?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脑子里的一根弦绷得越来越紧,愈发焦虑不安……晚上11:40分,王甜母亲来电话告知孩子已经在家,我的心才猛然落地,整个人就像瘫了一样,一晚上没能入睡。

11月12日,王甜母亲送孩子到校,见到我后气势汹汹地说:“学校收孩子手机难道不应该照顾孩子情绪吗?”“钱都在手机里,吃饭怎么吃?”并提出让我把手机还给孩子,对孩子违反规定的事只字不提,我感到气愤且无措,双方僵持不下,我带领家长到学生科进行处理。

鉴于该生自入学以来情绪低落,认识问题有些偏激,家长有些急躁袒护孩子的心情比较强烈,需要冷处理,也许给家长和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解决问题会更理顺。学校决定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问题待处理。

三、问题解决

王甜回家期间,我将整件事情用SWOT分析法进行复盘。

冲突产生的原因是立场的不同,制度的执行力不强且制度未渗透到学生心中。当学生个人触及制度时,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王甜这一问题,我想:这场手机引发的风波会不会是一个潜在的教育机会?

改变认知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计划从王甜这里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制定了解决问题的“三步法”:

第一步,从王甜入手。我多次通过微信、电话与王甜交流,首先表示自己对王甜作为班级一分子的认可,然后从王甜较强的责任心入手,肯定王甜在早操比赛中维护班旗的表现,引导王甜认识到作为班级一员,需遵守班级的规定,为班级整体的向上向前贡献力量,最后我表达了对王甜的信任,相信她以后一定能按规定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

第二步,做王甜妈妈的工作,形成与家长的统一战线。我对王甜妈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家长谈论王甜未来的努力方向,畅想王甜考上大学的美好愿景,分析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后果,让家长从意识上认同学校规定,从方法上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和误导,从感情上加深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认同和理解。

第三步,与学校沟通,协商处理。按照学校规定,对王甜私自回家、夜不归宿的两个违规行为应当给予严肃处理,鉴于家长能及时转变态度,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该生日常表现良好,我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争取从轻处理,家长及王甜本人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既维护了学校制度,又起到了教育作用。

经过此事件的处理,王甜在班级能積极学习,再也没有出现玩手机的现象,另外,通过这场小风波,王甜和我的关系好像更近了一步,她在我的课上总是把身子挺得直直的,远远看见我,总会喊一声:“老师好”,我班的手机袋出现了“座无虚席”的情况。

四、问题分析

(一)现状分析

经过向老教师请教,与王甜及班级学生沟通,我了解到学生对“收手机”这一规定存在逆反心理在我校是普遍存在的,结合我班学生家庭情况,进一步分析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原因分析

2.关于家庭:家教不足。多数技工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他们有的早早被留守在家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甚至是孤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缺乏来自家庭温暖的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又会出于对孩子的歉疚,无条件溺爱孩子,形成恶性循环。

3.关于手机:过度依赖。智能手机里有紧张刺激的游戏,有轻松快乐的短视频,孩子们对手机有明显的依赖心理。

4.关于学生:叛逆心理。技校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到青年期的过渡时期,他们在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由于不全面客观而会出现偏激、片面、固执甚至极端化。

5.关于学校:制度严明。学校严格的管理有时会引起师生之间的冲突。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严明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将制度渗透到学生内心,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制度。

6.关于教师:教育责任。我们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每一位老师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既要不断纠正,又要有充分的耐心;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给学生自由空间。教师应履行好教育职责,诲人不倦,任重道远。

五、反思建议

本案例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教育管理案例。反思这一案例,我建议以PDCA闭环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

2.执行。循序渐进地执行学校制度及班级计划,让班干部发挥作用,注意给学生缓冲的时间,因材施教,将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检查。班主任定期检查班干部工作,指导班干部检查监督班级计划的执行情况,同时在班级中进行“四自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对落后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4.处理。充分发挥班级制度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冲突事件及时处理,违规问题严肃处理,思想问题缓冲处理,矛盾问题渗透处理,让学生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轻装上阵。

值得欣慰的是,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开始施行,在国家层面将家庭教育写入法律,使家庭教育专业化、系统化、社会化。如此,学生的家庭教育终于有“法”可循,未来的家校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也将更好地促进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做好社会接班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树鑫.中职生手机上网成瘾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东教育,2020(2):36.

[2]肖竺,梁艳.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12):172—173.

猜你喜欢
制度班级家长
班级“无课日”
家长错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某些单位的制度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