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23 04:47张金龙张雪芹通信作者孙战风张静
医疗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眼震自发性前庭

张金龙,张雪芹(通信作者),孙战风,张静

1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恩施 445000);2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普外二科 (湖北恩施 445000)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临床心脑血管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1]。PCI 的临床症状有眩晕、短暂意识缺失、肢体瘫痪、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等,常见综合征有大脑后动脉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闭锁综合征等,若诊疗时不能尽快确定治疗方向,可造成脑干、枕叶梗死等严重后果;此外,PCI 具有症状重、发病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临床上很难了解其发病过程,因此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影响[2-3]。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临床上常采用脑血管造影、神经影像学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方法,但这些检查方式特异性较低且阳性患者较少,又因PCI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后循环供血范围广泛,导致PCI 诊断难度进一步加大[4]。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VNG)被广泛应用于前庭功能检查中,且检查效果较好。本研究主要探讨VNG 检查在PCI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PCI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35例自觉眼睛不适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8~75岁,平均(56.54±5.21)岁。试验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5岁,平均(56.32±5.5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善;观察组经临床诊断结合血管造影、头颅CT 等确诊为PCI。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处于外伤急性期。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VNG 检查:检查前48 h,受检者停止服用镇静、前庭抑制类药物;检查前10 min,受检者在暗室内进行适应,告知受检者刺激后产生恶心、晕眩为正常反应,安抚好受检者的情绪;检查时,采用VNG 仪(安徽鸿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VisualEyes)进行VNG 检查,受检者佩戴红外VNG眼罩,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异常率,扫视试验,光滑规则的方波为正常,欠冲、过冲为异常;平滑跟踪试验,Ⅰ、Ⅱ型曲线为正常,Ⅲ、Ⅳ型曲线为异常;视动性眼震试验,左右对称性眼震为正常,左右不对称眼震、视动性眼震减弱为异常[5];自发性与位置眼震试验,慢相角速度≤7°/s 为正常,慢相角速度>7°/s 为异常,其中位置性眼震异常中Nylen Ⅰ为眼震方向随头位改变而改变,Nylen Ⅱ为眼震方向不改变,即无论单一头位或多种头位出现眼震,其方向均不改变;Nylen Ⅲ型为眼震方向有时改变有时固定,或在同一头位不同时间眼震方向不同[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对照组VNG 检查的扫视试验中正常30例,异常5例(过冲5例);平滑跟踪试验中正常32例(Ⅰ型曲线21例,Ⅱ型曲线11例),异常3例(Ⅲ型曲线3例);视动性眼震试验中正常35例,无异常出现;自发性眼震试验中正常33例,异常2例;位置性眼震试验中正常32例,异常3例(Nylen Ⅰ型2例、Nylen Ⅱ型1 例)。

试验组VNG 检查的扫视试验中正常28例,异常32例(欠冲12例,过冲20例);平滑跟踪试验中正常40例(Ⅰ型曲线18例,Ⅱ型曲线22例),异常20例(Ⅲ型曲线11例,Ⅳ型曲线9例);视动性眼震试验中正常53例,异常7例(左右不对称眼震4例,视动性眼震减弱3例);自发性眼震试验中正常41例,异常19例;位置性眼震试验中正常35例,异常25例(Nylen Ⅰ型14例、Nylen Ⅱ型11例)。

试验组VNG 检查的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结果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异常率比较[例(%)]

3 讨论

PCI 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较复杂,且后循环血管生理变异大;同时,PCI 患者常见症状为头晕,而头晕的常见病因并不只是PCI。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此类疾病在临床的诊断难度较大[7-8]。VNG 检查通过获取眼球运动的影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根据眼球运动的轨迹得到水平、垂直、旋转三维运动的各种参数;该方法是区别前庭末梢性眩晕与PCI 眩晕的有效方法[9-10]。

总结PCI 患者VNG 检查特点,主要为以下3方面:(1)扫视试验中,异常表现为欠冲或过冲;(2)平滑跟踪试验中,异常多表现为Ⅲ型曲线;(3)较易出现视动性眼震紊乱,异常表现为左右不对称眼震、视动性眼震减弱。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VNG 检查的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结果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行VNG 检查可以及时有效发现PCI 引起的视动系统损害,与阳娜等[11]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根据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显示,枕颞外侧皮层、枕叶初级皮层、颞中回、额叶眼区、顶后皮层、岛叶、丘脑和基地均参与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因此试验结果可以反映中枢病变,如在平滑跟踪试验中,Ⅲ、Ⅳ型曲线为异常分别表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严重中枢病变等。自发性眼震主要分为生理和病理两种类型,是指在未受到任何刺激情况下出现眼震情况。根据研究发现,眼震方向可以反映病变的定位,其中水平性眼震说明周围前庭性病变;而垂直性或者水平旋转性眼震多为前庭中枢性病变。位置性眼震的特异性不明显,是指在特定头位上发生的眼震,出血、血管病变均会导致其发生;位置性眼震按Nyien 分型,中枢前庭病变主要为Ⅰ、Ⅲ型,常为脑干损伤或小脑损伤,而周围性前庭病变主要为Ⅱ型[12]。对于自发性眼震及位置性眼震,临床主要诊断标准为在明视或者暗室睁眼条件下,慢相角速度超过7°/s 即为病理性[1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自发性眼震19例,位置性眼震25例;对照组自发性眼震2例,位置性眼震3例;表明VNG 检查可反映PCI 患者眼震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VNG 检查在PCI 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眨眼、注意力不集中均为VNG 检查的干扰因素,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判断。

猜你喜欢
眼震自发性前庭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①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被忽视的“前庭觉”